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我方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我方共有282項結果
國際總經

英特爾「捍人權」禁新疆貨 惹惱中國!《環時》前主編高呼:記下一筆,將來要報復回去

週三 (22 日) 英特爾宣布供應鏈禁用新疆的產品或服務,在中國引發「出征英特爾」的輿論風暴,《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以特約評論員投書中國各家媒體點評:要掏出小本本記下。

日期:2021-12-23

國際總經

民主峰會「綠綠的台灣地圖」嚇死美國 唐鳳視訊「被消失」?外交部曝實情

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上週代表台灣參加由美國總統拜登主持的「民主峰會」,不料當唐鳳簡報時,內容出現一張將台灣與中國標成不同顏色的地圖,引起美國驚慌,視訊畫面瞬間「被消息」只留下唐鳳的聲音;對此,美方事後解釋是螢幕共享畫面的技術問題、非故意,我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也表示,台美雙方已就該技術性問題充分溝通,雙方關係穩固友好。

日期:2021-12-13

國際總經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安倍一句話讓中國爆氣!謝長廷揭4年前往事:不意外

日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接受台灣國策研究院邀請發表視訊演說時,強調「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日美同盟有事」,消息曝光立刻引發中國外交部反彈、表達抗議。對此,駐日代表謝長廷親自揭露多年前也發生過的類似事件,直呼此次中國的反應完全不意外。

日期:2021-12-04

政治社會

區區280萬人口立陶宛 為何力抗北京壓力、歡迎台灣設代表處? 被蘇聯佔領50多年 「我們太了解何謂被壓迫、如何爭取自由!」

中國外交部今(21)日發表聲明,由於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讓我國設立全球第一個「台灣代表處」,而非「台北代表處」,形同台灣及立陶宛雙邊關係實質提升,中方決定將兩國外交關係從大使級降為代辦級,並表達強烈不滿及抗議。立陶宛是人口僅約280萬人的小國,1940年後就被蘇聯實質統治及軍事占領,直到1991年才恢復獨立,境內最後一批蘇聯軍隊到了1993年才撤走,等於立陶宛曾被蘇聯佔領超過50年,如今俄羅斯仍是立國的重大安全威脅。「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在18日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揭牌後,立國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立陶宛曾被蘇聯佔領過的歷史,讓該國對於全世界威權體制帶來的挑戰更敏感,包括中國在內。

日期:2021-11-21

國際總經

謝金河:有次問張忠謀 台積電最重要成功要素為何? 「他只吐了這一個字」

繼2002年1月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近20年來我國申請加入的最重要國際經貿組織。在可預期的中國反對聲音之外,目前對我國有利條件是,不僅日本等部分CPTPP會員國支持我方入會,整體國際大環境支持台灣的態度也愈來愈明顯。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在昨(31)日播出的《數字台灣》節目中表示,不論是台美經貿談判或我國與其他國家洽談雙邊貿易,成功並非一蹴可及,一定要有友善而信任的基礎,這從今年7月台灣及美國恢復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就可以看出。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則指出,台灣加入CPTPP是為了解決我國出口產品在他國遭遇的不公平貿易問題。至於CPTPP要求對大部分產品的進口關稅降至0%,對國內農業的可能衝擊,我方可以從加強對內政策溝通、推動農產品精緻化及品牌化,以及全面檢視我國對進口食品的檢疫檢驗標準做起。

日期:2021-11-01

政治社會

美國及英國航艦「路過」台灣 北京又玻璃心? 日媒中國通:與其擔心共軍犯台 台灣更要小心「這四件事」!

國防部昨晚公布,共軍飛機侵入我方防空識別區西南角高達52架次,其中光是殲16戰機就有34架次,創下軍方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昨(4)日有媒體報導,美國、英國及日本共四艘航空母艦或同型艦,上周末在沖繩西南海域舉行大規模聯合演習後,以英國航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打擊群為首的英國特遣艦隊,昨天經台灣東方的太平洋海域,再度穿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是共機侵擾我西南空域如此大陣仗的原因。熟悉中國政情的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認為,北京對台灣或許文攻武嚇不斷,但不見得會武力犯台,只是要小心中方可能搭配放假消息、挖走邦交國等灰色手段,加上武力威脅,持續對台灣施加壓力。也有外國學者認為,日本、英國及美國之所以在接近台灣的沖繩西南海域進行大規模海軍演習,本周又將有法國參議員組團來台,加上立陶宛為了台灣與北京槓上,都顯示出日本及西方國家對台灣的直接與間接支持。

日期:2021-10-05

焦點新聞

「被閃燈」是提醒還是挑釁? 煞車、雙黃、閃遠光燈...看懂老司機不能說的暗號!

開車的時候會有一個盲點,車與車之間駕駛是沒辦法溝通的,從而衍生出很多駕駛間獨特的溝通文化,他們可以利用喇叭或者燈號,彼此做一些簡單的溝通!

日期:2021-10-05

國際總經

日本新首相的台灣酒豪傳奇》24年前訪台為安倍擋酒 「從啤酒、紹興喝到茅台」! 岸田文雄會打開什麼台日新局?

日本執政的自由民主黨今(29)日選舉新任總裁(黨主席),由現年64歲的前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勝出,擊敗了在選前呼聲極高的河野太郎,這也意味日本新任首相就是岸田。岸田預定明天正式接替現任首相菅義偉,成為新任自民黨總裁,並於10月4日的日本國會臨時會,經過首相指名選舉,成為日本第100任內閣總理大臣(就是首相)。自民黨在日本國會的參眾兩院都掌握多數優勢,例如在眾議院462席就佔了近六成,因此不論誰在自民黨總裁選舉勝出,就篤定成為新任日本首相。隨著東亞情勢近年變化及日台關係日漸緊密,立場親台的岸田上任後,可望維持目前日本政府友台抗中的政策基調,特別是岸田本月初曾公開表示,台灣就是「亞洲民主國家對抗威權體制的前哨」。有趣的是,1990年代岸田還是一介年輕眾議員時,曾隨後來擔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訪台,在台北應酬場合面對我方立委的「乾杯攻勢」時,幫安倍等多位同團大老擋酒,而且是「從啤酒、紹興酒喝到茅台」,從此為他在日本政界搏得了「酒豪」外號。

日期:2021-09-29

國際總經

德國大選變天、德軍艦也來東亞! 為何北京緊張了? 台灣與歐洲最大國家會更麻吉? 他說「方向如此,但不是馬上變」

德國昨(26)日國會大選的結果出爐,連任三屆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黨,得票率以些微之差輸給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但雙方都沒有超過30%,意味下屆德國政府又將是個跨黨派聯合政府。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親中的基民黨下台,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有不小變化,因為這次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綠黨,以及第四位的自由民主黨,對中國立場均偏強硬,且可能扮演關鍵小黨的角色,黨魁甚至可望在新政府出任外交部長。鑒於近年來德國國內對中國態度開始轉變,歐盟又在中國與立陶宛的外交爭端中支持立國,這都可能促使德國新政府對台灣政策更友善,惟德國政界人士提醒,「這會是持續漸進的改變」,而非一夜之間大變。

日期:2021-09-27

國際總經

你怎能不愛立陶宛? 區區280萬人小國 為台灣頂住中國壓力 原來北京超care是擔心「這檔事」!

台灣與中國交手不只是在東亞,也在遙遠的歐洲,特別是今年超級挺台、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以區區近280萬人的小國,力抗14億人口的「大魔王」中國壓力,很難不令人注意及激賞。國人對立陶宛較熟悉的,或許是今年已經兩次捐助新冠疫苗給台灣,且本周宣布的第二次將捐助23萬多劑,幾乎是第一次捐助數量的十倍有餘!今年立陶宛有兩件事大大挑戰了中國,先是5月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已加入九年);接著是7月宣布雙方議定,我國將在立陶宛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立國也打算年底前在台北設立館處。由於這是少見由外國政府同意我方以「台灣」為名的駐外代表機構,而非「台北」,大大提升了實質官方交流程度,讓北京大怒,並於8月召回駐立國大使以表抗議。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北京之所以強硬反對立陶宛對「台灣代表處」開綠燈,甚至下重手報復立國,就是擔心此例一開,恐使其他東歐國家、甚至其他西方國家,都「循例」提升與台灣的實質外交關係,造成骨牌效應,導致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倒退。

日期: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