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戰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戰場共有1909項結果
政治社會

國防部連發2國家級警報!中國衛星飛越南部上空...阿共飛彈打過來,只有3分鐘自救!警報響起後你該做的第1件事

20240109今周刊編按:週二(1/9)下午國防部突然發布國家級警報,內容為「中國已於15:04發射衛星,已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若發現不明物體,通報警消人員處理」,並附上英文版,([Air raid Alert] Missile flyover Taiwan airspace,be aware.)中國央視新聞發布消息指:「北京時間2024年1月9日15時0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06次飛行。」如果阿共飛彈真的打來時,平民如何自救?空襲警報響起後48小時,是平民傷亡數字最高的時期之一,實際上,只要擁有基礎自救觀念和撤離技巧,就能提高存活率!本書作者邱世卿曾擔任空軍志航基地補給官、彈藥官,空軍司令部少校資訊參謀官退伍,特別針對台灣可能爆發的戰爭場景,結合地理環境特性,為平民打造詳盡的避難和撤離知識。

日期:2024-01-09

政治社會

若開戰台灣防空洞在哪?快查「你家附近避難處」 軍事專家:戰爭中想活下來「7要素5條件」不能忘

兩岸情勢緊張,倘若不幸爆發戰爭,台灣現在還有防空洞嗎?人口擁擠的直轄市還躲得了嗎?前空軍軍官、軍事評論家邱世卿曾在「戰爭生存手冊中」透露,萬一爆發戰爭,想要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存機率,有7點事項一定要注意。

日期:2024-01-09

政治社會

《在路上》為何讓小英在海邊下車?導演親解背後意義有多大:一切問題,台灣人都看在眼底

今周刊編按:民進黨日前釋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與總統蔡英文親自出演的5分鐘短片「在路上」,不少人討論,為什麼把小英總統放在台二線海邊下車?執導的羅景壬在臉書上以「為什麼把總統留在海邊」發文,詳述自己的想法,以下為臉書全文。

日期:2024-01-08

科技

中國新能源車嚴重「內卷」,比亞迪賣贏特斯拉後、瞄準歐洲、東南亞攻擊!殺戮戰場誰能全身而退?

2023年對中國新能源車產業是關鍵一年,整體汽車出口數在新能源車的帶動下,首度超車日本,比亞迪更是擠下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車龍頭。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準備邁開大步,加速向歐洲、東南亞市場擴張,將撼動全球汽車產業的版圖。目前,唯獨美國靠著嚴格的補貼審查政策,讓中國車吃閉門羹,專家點出,未來全球電動車市場準備變成紅海了。

日期:2024-01-05

政治社會

73歲趙少康最後一刻上場,當起救火隊!他要如何擦亮國民黨招牌,為政黨輪替送上關鍵助攻?

總統大選1月13日登場,藍、綠、白陣營三足鼎立,不只主帥間攻防火花四射,副手陣容同樣吸睛。副總統是備位元首,不具政治實權,被定位為「沒聲音的副手」。不過,這次三位候選人登板後話題不斷,關注度不輸主帥,不但被評為史上最「搶鏡」副手組合,搭檔後也牽動各黨選情。選戰倒數時刻,本刊專訪三位候選人,看國內外歷練豐富的「外交戰貓」、闊別30年重返政壇的昔日「政治金童」,以及由商轉政一鳴驚人的「新光公主」,如何在參選路上用各自的理念、經歷和施政願景,爭取民心。(訪談順序以姓氏筆畫排序。)

日期:2024-01-03

理財

2024年投資關鍵:貨幣政策遇轉折、景氣行情見轉機

股債各有題材,惟須留意中國疲軟與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

日期:2024-01-02

科技

金融業法規鬆綁後力拚生成式AI 合規與AI治理成致勝關鍵

金管會今年8月針對金融三業資料上雲法規進行大鬆綁,因應生成式人工智慧(AI)應用興起,金管會今年10月公告金融業運用 AI 之 6 項核心原則,「金融業運用AI指引」草案也在12月底甫發布,顯見生成式AI將雲端應用及合規帶入全新的里程。AI治理策略及法規遵循也將與時俱進,「金融業客戶在應用AI升級客戶服務、提升員工效率時,『合規』是最常提及且優先考量的關鍵課題;」台灣微軟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總經理李倩分享:「微軟提供一整套完整合規協助,要成為金融業者上雲與AI轉型的堅實後盾。微軟領先業界提出客戶著作權承諾,為客戶使用和散布付費企業版生成式AI的輸出內容所衍生的特定智慧財產權爭議,在與客戶分擔責任的前提下,在第一線與客戶共同應對,協助客戶安心上雲及AI轉型。」

日期:2023-12-29

台股

台股封關全年大漲近27%、股民平均賺百萬!外資買逾2700億勝2019年,盤點10檔「心頭好」

今周刊編按:台股周五(12/29)為2023年封關日,指數由黑翻紅,一度衝上17945 點,終場上漲 20.44 點,收在17930.81點,為今年最高點、也是21個月來新高。封關市值衝上56.8兆元,刷新台股在2021年創下的最高市值56兆元紀錄,相較起台股2022年封關時的市值為44.27兆元,大幅增長約12.56兆元,以證交所公布統計到今年11月底開戶人數資料計算,台股1248萬投資人,平均每位投資人大賺百萬元。台股重量級權值股台積電(2330)封關收在593元,今年上漲144.5元,漲幅約32%,市值來到15.37兆元,今年來增加約3.7兆元。外資周五繼續買超121.6億元,連4天買超高達863億元,自營商賣超38.9億元則是連續賣超逾1個月、投信買超29.26億元,3大法人合計買超111.88億元。台股最後2個月搭著外資認錯行情,指數上漲近2000點,累計全年大漲逾3800點,漲幅約26.8%,居歷年漲幅第15大, 外資今年來買超金額超過2700億元,已搶先2019年買超紀錄,終結連3年賣超態勢。

日期:2023-12-29

國際總經

木材、汽油、雞蛋⋯「谷歌趨勢」揭通膨浪潮 蛋蛋危機席捲全美 攻占二○二三熱搜詞

從谷歌趨勢「為什麼XX這麼貴?」關鍵字排行榜,能看出美國通貨膨脹的幾波重大趨勢;二○二三年價格暴漲的「雞蛋」攻占美國五十州冠軍關鍵字,成為三億多美國人民最關心的議題。

日期:2023-12-27

國際總經

用高科技養豬,中國卻成殺戮戰場!從市場老大殺到二、三線企業,謝金河:不知台灣的「他」有無影響

養豬養成殺戮戰場過去我們形容中國市場很大,經常會說:任何數字乘以14億,就會變很大!反之,任何數字除以14億,也會變很小!照理說,在14億人的市場做生意,那個餅應該很大才對。例如,中國一年生產7億隻豬,一年生產10億噸粗鋼⋯⋯

日期: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