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打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打架共有260項結果
教育

最受老師寵愛的女孩,竟是最深受害者...台中資優班性侵案同學告白:我被狼師操弄的國中3年

編按:作者Sheng曾就讀台中市某知名國中資優班,此事件中的A小姐是作者的同班同學,黃老師就是他的國中導師。20多年後秘密揭曉,讓他恍然大悟,國中3年種種難以理解又光怪陸離的現象終於有了解釋。「每當聊起國中往事,我們的話題永遠包含黃老師對A的偏心,然而我們都錯了。A不是最受寵的人,而是最嚴重的受害者。」

日期:2022-08-29

政治社會

前衛生署長涂醒哲:新冠病毒像面照妖鏡,映出政治霸凌防疫的4失敗

新冠病毒是本世紀最嚴重的新興傳染病,自從2019年底由中國武漢出現,很快地散播到全世界。至今已經造成5.45億人感染,殺死633萬人,數目已經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傷亡。而因為疫情快速暴發,導致醫療體系崩潰,造成即使沒有被感染,但卻因其他疾病照顧不週的所謂「超額死亡」更多,感染痊癒後不少人也還留下所謂長期後遺症。

日期:2022-06-30

話題人物

盧廣仲:我的祕技是付諸行動 特異功能就會在需要時發揮

2022/6/27編按:第33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本週六(7/2)舉行,史上最年輕三金(金曲、金鐘、金馬)得主盧廣仲,二度挑戰歌王寶座!他時隔5年推出《勵志論》入圍4項大獎,包括最佳華語男歌手獎、最佳編曲人獎、最佳作曲人獎以及最佳MV獎。他說,《勵志論》做了很多挑戰,因此他每項獎項都想拿、這也是對團隊的肯定!談到盧廣仲,這位給人感覺質樸、沒有半點明星架子的歌手,他的創作、他的人生觀,與他從小在台南鄉下和公嬤叔伯、數代之間的互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原文刊載於2018/2/12,更新時間為2022/6/27)

日期:2022-06-27

焦點新聞

疫情衝擊自家生意,他卻化身「蜘蛛人」 送出5千個便當給醫院和弱勢家庭:醫護在救人,為何把他們當病毒?

時間是2021年5月,一名父親騎機車,載著年約8、9歲的女兒,來到萬華區武昌街某間居酒屋門口。小女孩下車後,怯生生地走進店內,對老闆說,「我想拿待用餐」。幾分鐘後,店主提著現做便當、一些營養品、酒精和口罩,陪著小女孩,一起走回她父親的停車處,經短暫閒聊得知,這名父親原本在工地工作,卻因肩膀受傷,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上班,讓他們一家4口(夫妻倆和女兒、兒子),連吃飯都成問題,不得已,才決定來拿待用餐。

日期:2022-06-23

教育

會考搞砸,媽媽哭得像是我被車撞死...一個資優生的告白:沒考上建中的人生毀了嗎?

獻給所有拚命努力、卻還是忍不住落下眼淚的考生們。考完後,這個夏天也快結束了。好好的享受暑假吧!真的,辛苦了。這篇投稿的讀者叫做牛頓,是明星高中的學生。「牛頓」是他國中時幫自己取的綽號,因為牛頓曾說:「如果我能看得更遠, 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唯一要求我別改這個。他希望看到的補習班同學們能知道他真的走出來了。(原文刊載於2020/7/29,更新時間為2022/6/22)

日期:2022-06-22

情感關係

《女力重生》女人的情緒成熟如水

俗話說:「女人是用水做的。」這句話不假,女人的個性較柔和、處事圓融,不像男人,遇到事情就想用蠻力解決。

日期:2022-06-22

職場

同學刺龍刺鳳、弟弟借高利貸…不甘人生這樣過 他如何從「扁鑽小子」一路爬到47歲科技大廠的總座?

「人因夢想而偉大,請問你是否認同這句話?」2022年初,《今周刊》與市調機構波仕特公司合作進行「國人夢想行動力調查」,在疫情反覆磨人的環境底下,仍有高達9成以上的受訪者選擇「認同」。

日期:2022-01-26

職場

同學刺龍刺鳳、弟弟借高利貸…不甘人生這樣過 他如何從「扁鑽小子」一路爬到47歲科技大廠總座?

每個人都會做夢,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實現夢想。《今周刊》民意調查,近兩成受訪者坦言已「無夢」。夢想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東西嗎?現實磨人,但13位堅持並且實現夢想的追夢者,仍分享他們圓夢的訣竅,勇敢地向前行。

日期:2022-01-26

情感關係

李安、魏德聖都找他!清過下水道、三餐吃白吐司...小小油漆工苦熬20年奪金馬:領獎那天我才像個人

明星耀眼、導演神氣,但每部電影背後,都有更多專業技術人員,一起打造這個夢。「質感師」陳新發苦熬一身本領,為電影中所有細節,塗抹上了「時間」。

日期:2021-12-01

政治社會

球棒實名制、店員備辣椒水…治安亮紅燈靠「見警率」解決? 補漏洞的不該只有基層

短短半年期間,全台各地連續發生數起超商店員因勸導顧客戴口罩遭刺死、挖眼或毆傷等暴力事件,社會治安問題引輿論撻伐。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召開治安會報,徐國勇針對大夜班職員人身安全提「辣椒水防身」、配套提升「見警率」,民意炸鍋。「見警率」雖在警察勤務策略運用絕非幹話或口號,實證上有利犯罪預防效果、增加人民的安全感,是能降低犯罪率的治標方法之一;然而,綜觀近期治安事件,暴力犯案者共通點為:疑似合併精神疾病,性格特質與精神狀態皆有至醫療機構就醫的紀錄。這凸顯社會安全網對於精神病患犯罪行為無法發揮預警功能,填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不該只有基層員警動起來。

日期: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