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技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技師共有345項結果
傳產

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面板雙虎各自秀肌肉,攜旗下小金雞搶食智慧醫療大餅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30)日登場,友達、群創等面板大廠攜旗下小金雞與合作夥伴,紛紛端出最新醫療產品,涵蓋3D手術影像、中醫、牙科設備與解決方案,進攻醫療科技市場。

日期:2023-11-30

科技

實績篇》葉片生產速度勝歐廠、樹脂材料打入風機三巨頭 台廠練功六年 風電國產化戰績盤點

台灣在二○一八年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最初面臨外商質疑、國內推動緩慢兩壓力。經過近六年時間,部分台廠零組件成功進軍海外,證明自身有實力打進國際市場。

日期:2023-11-08

傳產

打造金屬門窗與帷幕高值化聚落 金屬中心助台廠數位轉型接軌國際

這些年房地產市場蓬勃,建築物帶動鋁門窗與帷幕牆產業需求激增,粗估每年光門窗與帷幕牆產值就達千億元。隨著節能環保與訴求功能性建材日新月異,帷幕牆大樓被視為城市現代化與富裕化指標,帷幕大樓拔地而起,背後卻攸關產業轉型與質變。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鏈結高雄市鋁門窗經營協會,在高雄萬大、大發與和發工業區打造高值化產業聚落,與第三方公正單位攜手合作,建立帷幕專屬測試驗證服務中心,提升南台灣產業檢測量能,透過產業加值數位轉型接軌國際,有如走入台版金屬門窗與帷幕產業的梵蒂岡。

日期:2023-11-07

職場

鐵飯碗不要了!新北公務員5年682人離職...為何這局處人數最多?在職員工曝原因「不意外」

過去,被視為「鐵飯碗」的公務員,由於朝九晚五、工時穩定是不少民眾就業的選項之一,但其實公務員並非外界想像沒有壓力,近年來公務員的離職率也高於以往。

日期:2023-10-18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

臺灣製造的社會住宅,打造與鄰里共好的開放空間,選用友善環境的建築材料,從設計到施工比一般建案更講究

社會住宅的建造過程需要一群專家的協力合作才能完成,在取得土地後,不僅在規劃設計上打造與周遭鄰里共好的空間設計,在施工過程也要嚴格監管以提升品質與安全,與一般的建案相比,社會住宅的建造其實還要更講究,為的是提供民眾一個安心、舒適的生活環境。

日期:2023-09-28

政治社會

腳步聲、關門聲...樓上鄰居真的太吵?土木技師2點分析:聲音未必來自正上方!買房4要訣,可避免噪音

高雄一對夫妻與住在樓下的鄰居吳姓男子因噪音問題發生糾紛,沒想到遭吳男登門砍死,2個年幼孩童目睹過程,事件令社會譁然,不過吳男的犯案動機究竟為何仍有待釐清;對此,針對大樓噪音問題,房產專家也提出看法,為買房時擔心有噪音問題的民眾提供4種避免的方法。至於房屋樓板傳出撞擊聲,土木技師認為有些情況是「水錘效應」造成的,也因為聲音會回彈、反射,不見得就是樓上造成的聲響,究竟「水錘效應」是什麼?

日期:2023-09-17

房地產

買房房貸借了30年,還幾年後再一次性還清划算?胡偉良:決定「房貸還款年限」你要考慮的事

無論什麼時候提前還款給銀行,銀行收取的利息都是一樣的利率,利息則會跟著你的本金變化而改變,還沒有償還的本金部分都必須按月支付利息。

日期:2023-09-13

政治社會

「基泰大直」鄰宅重災戶怎安置?北市提供3方案「1坪租金補助1600元」…連續壁下包廠商是這家

基泰建設建案「基泰大直」施工缺失導致周邊民宅傾斜塌陷,經技師公會檢測結構無安全疑慮,市府已於昨晚開放住戶返家,市府都發局長王玉芬今(11)日表示,目前已規劃3個安置方案,將於本周三召開說明會,提供受災戶自由選擇;另外她也公布「基泰大直」連續壁下包廠商是「齊崴營造」,未來若有工地涉及嚴重公安或鄰損事故,也會公布廠商名單讓大家避開「雷區」。

日期:2023-09-11

房地產

你家地基穩嗎?輸入門牌就能查!「高風險區」三重、新莊、北市這幾區上榜…全台地質最好縣市曝光

台北市中山區「基泰大直」建案因施工不良,導致連續壁斷裂,造成附近民宅坍塌,基泰建設(前)董事長陳世銘也稱是「40多年從沒發生這麼重大工安事件。」而這一坍塌也讓民眾開始注意起地質鬆軟、土壤液化的問題,若住家周邊有建案施工,會不會影響自家的地基?對此,從監測資料中可以看到,全台有多處地區是土壤液化潛勢區,其中以北部、西半部最為明顯。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住在高危險區,只要「輸入門牌」就能快速查到。

日期:2023-09-11

教育

這批技工月薪80萬、1年領走近千萬!世紀鋼董座急培養本土人才:工廠很安全爸媽別擔心

在少子化衝擊下,學生越來越少,學校面臨招不到學生的困境。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今年接手桃園老牌高職成功工商,更名為「世紀綠能工商」。他回想接手學校時面臨不少困難,首先周遭的人都阻撓,連太太都問他:「人家喝牛奶去養牛,你不是,連整間農場都買下,你缺人,建教合作就好。」法務部前部長施茂林告訴他,學校退場機制很多,而且很多接手的經營者都賠錢。但他強調:「我不是為了賺錢,是要栽培中南部北上讀書的學生,讓他們有一技之長,並栽培桃園地區的人。」

日期: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