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投案共有146項結果
政治社會

連續出現中國偷渡客台灣應強化海巡能力

今年4 月底和5 月初時,分別有兩位中國偷渡客搭乘橡皮艇非法進入台灣境內,而兩起偷渡案中,偷渡客皆躲過國軍偵測,成功潛入台灣海域。新聞報導描述,中國偷渡客皆經過金門、台灣海峽,直到底達台中港後才被發現。至於偷渡原因,兩位偷渡客的說詞都不合理。目前檢方持續調查偷渡意圖,然而最有可能的動機,就是替北京當局持續搜尋台灣海巡的弱點。

日期:2021-06-21

政治社會

全國三級警戒 移民署受理失聯移工自行到案不中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延長全國三級警戒至110年6月28日,移民署持續受理失聯移工及逾期居停留外來人口自行到案業務,不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而中斷。

日期:2021-06-15

政治社會

「一開始就說謊,人民就不再信任你」 松山之亂暴露了警界什麼扭曲生態?

自家派出所被人闖入破壞,理應維護治安的警方,第1時間的反應竟是試圖隱匿真相,這起荒腔走板的「松山之亂」,點出警界目前亟需擺脫的沉痾陋習。

日期:2021-05-12

政治社會

車諾比35周年》核災影響深遠.... 環保聯盟再籲「廢核」:以人民力量為核四送終

今(26)日是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發生重大事故35周年的日子。環盟創會會長施信民教授,他曾於1996年(車諾比核電事故後)與時任立法委員的陳其邁、市議員廖彬良、張武修教授等,到現場勘查此一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災變。施信民表示,此事故起因於人為操作不當,導致反應爐爆炸起火,釋放出大量輻射物質,前蘇聯政府緊急疏散方圓30公里內13萬5千人,但污染範圍更廣,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等國高度污染地區總面積,高達台灣面積四倍以上,約900萬人受到影響,超過四十萬的民眾被迫離開家園,連北歐、南歐都受到輻射污染。

日期:2021-04-26

政治社會

蔡英文拍板4大公投「不提對案」!今召集府院黨高層、將傾全力溝通化解疑慮

今年是「公投年」,預估包括「反萊豬」、「重啟核四」、「護藻礁」及「公投綁大選」等4項公投案,將於8月28日投票。民進黨原訂4月11日啟動「台灣政進步」政策說明會,因太魯閣號事故造成嚴重傷亡宣布暫緩舉辦後,總統蔡英文今天周日(4/11)上午在官邸召集府院黨高層討論後,達成「行政院及立法院黨團皆不提對案」的共識。

日期:2021-04-11

國際總經

拜登打反中牌 要撒三兆美元拚基礎建設

繼1.9兆美元紓困案通過後,美國總統拜登再力推3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法案,目標是引領美國產業升級,可能是台灣廠商再一次轉大人的歷史機運。(本篇原文發布於3/24。美國總統拜登已於3/31宣布規模2.25 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

日期:2021-03-24

國際總經

311福島事故10周年》核四捲土重來? 台灣若發生核災,4成民眾認為會比日本更嚴重

2011年3月11日,強震引發的海嘯,讓福島第一核電廠停擺失控,險些釀成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核災;日本首相甚至擔心科幻小說中的「日本沉沒」,即將成為現實。最壞的劇本雖未發生,但足以讓人反思使用核電的風險與代價,台灣社會也因此出現前所未有的反核意志。10年後的今天,「非核家園」這項曾具高度共識的價值,卻屢屢受到挑戰;重啟核四,再次成為公投選項。究竟是外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還是我們忘記了當年的教訓?

日期:2021-03-10

國際總經

健忘的代價

發生在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轉眼10年了。本期封面故事,我們採訪了當年肩負因應災變重責的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他口中,這是一場「日本差一點全面戰敗」的戰爭;若論「核災帶給世人的教訓」,當年身為指揮官的他,理應是地表上最有發言權的人之一。

日期:2021-03-10

政治社會

藻礁、綠能轉型只能二選一?支持藻礁公投 = 支持國民黨重啟核四?中油三接案爭議一文看懂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興建計畫,由於恐破壞桃園大潭藻礁的生態環境,環保團體發動「真愛藻礁公投連署」,近期意外獲得在野黨響應,挑動府院黨敏感神經。這項公投連署同時牽涉能源轉型、以及將在8月登場的「核四重啟公投」,使這個長達20多年的的環境案,成為藍綠對決的新戰場。藻礁公投到底吵什麼?本文整理關鍵問題,帶讀者理解這個複雜的爭議。

日期:2021-02-26

政治社會

台灣成打黑工天堂… 無法遣送回國的失聯移工,為何到處趴趴走身價反漲?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部分國家航班停飛、減班,國內逾期居留外籍移工無法遣送離境,擠爆移民署各地收容中心,在政府收容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讓有台籍保證人暫離收容所的「收容替代」措施成為配套;然而,在移工滯台吃住成問題的前提下,不少人離開收容所後,只能轉入黑市打工賺取生活費,有人選擇成為代替家屬在醫院陪伴長者的看護,有人搖身一變成為台灣採茶人、養豬農,甚至是盜賣千年檜木賺取暴利的山老鼠…

日期: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