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經驗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投資經驗共有557項結果
ETF

達人存股1千張00878,年領168萬股息,42歲提早退休:存股2年心得「5大優勢,該賺的不漏勾」

小股東孫太持有00878兩年,年度心得小整理

日期:2023-11-09

政治社會

地方創生論壇/每個團隊都有動人故事…龔明鑫:多虧有這些「在地DNA」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它

由中華開發資本舉辦的2023地方創生論壇在周三(11/8)登場,主題為「企業助攻地方 打造創生永續經濟」。國發會2019年啟動地方創生行動方案,鼓勵青年返鄉,2021年再推出「2.0方案」,從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編列5年60億預算,加大推動力道,也希望帶動企業加入。

日期:2023-11-09

全球股市

進場就跌...為什麼散戶總是買在最高點?達人以石油股為例:韭菜坐等豐厚報酬時,大戶往往已在數鈔票

這個故事剛好說明了股市上反覆發生的一件事,就是大眾投資者總是在股市最高點時才進入股市,等著報紙和電視上所說的豐厚回報,而專業投資者此刻卻已經在數帳戶裡賺到的錢,並開始尋找不為人知的下個投資項目了.....

日期:2023-11-03

台股

台泥、兆豐金、台塑化...500萬歐印10檔「大到不能倒」,能贏過0050?這1檔存股10年「躺著退休」

如果現在有個500萬,買這些大到不能倒的企業,投資績效好不好?還是買0050比較快?來,都不用猜,直接幫大家回測就能見真章...

日期:2023-10-30

台股

兆豐金增資3.5億股「這波股價估跌到●元」!股海老牛:從國泰金、玉山金增資學到4經驗,便宜價曝光

兆豐金10月24日出現重大消息。去年兆豐內部增資救產險,睽違了8年,今年宣布要3.5億股現金增資,也就是說要靠50萬股東來救了。

日期:2023-10-25

理財

「只要不賠錢賺多賺少都行」的投資標的,卻跟他想的完全背道而馳!投資理財小白要學的第1件事

定期定額金額或者比例因人而異,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每月投入的費用通常不要超過月可支配收入的25%。對於很多新人來講,投資理財常常是懵懵懂懂中開始,莫名其妙地結束。說懵懂,是因為很多新人初入投資市場的時候都不太懂,總是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比如聽了銀行理財經理或者身邊某個過來人的建議,然後就做了決定。說莫名其妙,是因為大部分新手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比如一陣大跌馬上自亂方寸,或者短期收益不盡如人意就立即想逃離……不管是哪種反應,其實都是情緒化投資的表現。對於新人來講,情緒化投資絕對是理財最忌諱的,對賣出是如此,對買入更是如此。

日期:2023-10-25

理財

升息循環已近尾聲? 固定收益市場前景樂觀

隨著升息循環可能已經接近尾聲, 具有30年債券投資經驗、M&G英卓投資管理固定收益首席投資經理Richard Woolnough建議投資人,應針對管理良好且靈活的債券投資組合,重新評估其存續期部位。

日期:2023-10-20

ETF

台灣每4人就有1人投資ETF!外商投信搶食台股ETF大餅,臺指公司是背後重要推手

ETF成為台灣投資人新寵,自2018年ETF資產規模正式超越共同基金後,仍持續水漲船高。如今台灣ETF資產規模已來到3.2兆元、受益人破550萬人,也就是平均每4人就有1人投資ETF。

日期:2023-10-02

全球股市

嘴裡說薪水少沒錢投資,卻開豪車拿名牌包...韓國股神:別為了看起來像有錢人,而遠離成為有錢人

大部分含著「土湯匙」出生的人都覺得自己很難成為有錢人,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我看過身邊好多含著土湯匙出身的人變成有錢人,反而沒看過一輩子含著金湯匙的人。含金湯匙出身的人習慣花錢、不懂省錢,因此若不是超級大富豪,錢花著花著變得很落魄的情形很多。到頭來,出身是否有錢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具備讓自己變有錢的習慣。

日期:2023-09-26

理財

在廣達工作為何他100元就賣股?施昇輝:憑感覺、聽內線會死很慘!「這4檔」免靠勇氣大膽買

面對詭譎的股市,有些投資小白選擇放棄,有些卻又躍躍欲試。前者深怕賠錢。後者急著想賺錢,但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

日期: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