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觀念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投資觀念共有199項結果
金融

荒謬行政指導 才是結構債風暴引信

今年一月,一份監察院的調查報告,確定了九年前金管會處理結構債問題的方式是個錯誤:「未發布可供業者遵循之法令……,悖離投資人應自行承擔風險之常理……」當年的荒謬指導,也是如今元大創辦人馬志玲夫婦被判刑定讞的起點。

日期:2014-07-10

台股

抓兩指標狠賺波段 40K男躋身年收百萬族

沒本錢、沒人脈,甚至連家人「精神上的支持」,都沒有!三十四歲的低薪族,如何只靠著一個點子,從網路上打造一支自己專屬的股票研究團隊,開創出年收入百萬元人生?

日期:2014-06-26

台股

跟我這樣算股價

要挑到飆股不容易,能抱牢飆股更是難上加難。36歲的平面設計師陳喬泓,在創業困局下,意外在股市投資戰場上殺出一條血路,從多次關鍵戰役中,締造了高達100%至500%不等的獲利戰果,他憑的是什麼?

日期:2014-05-14

理財

一份微不足道的紀律 晉級有錢勝利組

翻開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不難發現總有些熟悉的名字,像是「華倫巴菲特」「喬治索羅斯」「李嘉誠」等人,連續10年都在排行榜上,儘管景氣波動,總資產數字難免變動,但是這幾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財富來源不靠繼承家業,也不是因為短暫經濟潮流而暴富的創業新貴,這幾位年齡超過80歲的資深富豪們,他們經常被問及如何擁有財富,不難發現他們鮮少談論賺錢技術,而是樂意分享受用一輩子的「習慣」。

日期:2014-05-10

台股

典範移轉

舊系統並沒有被推翻,只是被修正而已。投資市場的典範移轉,不是拋棄舊投資觀念,而是要擴張領域。

日期:2014-03-06

金融

金管會管太多 壞了「自負盈虧」規矩

金管會無論是「意圖影響」,或是直接「限期出清」,都是插手投信公司的營運;長期下來,更讓投資人習慣於「不必自負盈虧責任」的心態,對台灣投資市場的長期發展,並不是好事。

日期:2013-08-01

理財

菜鳥記者轉念深耕財經基金獲利四五%

從職場的挫敗與沮喪陰霾走出,三十三歲的林志昊因為「一念之差」,改變了原本負面思考的工作與對知識追求的態度,不但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上門,投資上更斬獲豐富。

日期:2013-07-15

全球股市

你的資產組合需要一次總體檢

進入新世紀,股票的漲幅遠遠落後於其他投資標的,也許可以考慮低基期的市場,或是景氣回春的新消費需求,過去追求熱門市場或標的的資產配置,是該做一次全面性大調整了!

日期:2013-07-12

理財

生活處處是教材 讓孩子學做金錢的主人

一份全台媽媽理財觀念線上大調查的結果顯示,近五成媽媽擔心孩子無法經濟獨立,而在理財教育上遭遇最大的困難是缺乏素材。其實理財教育的素材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把握每一次的機會教育,就能輕鬆幫助孩子建立理財和價值觀。

日期:2013-05-23

勞保勞退

破解「勞保基金不買冷門股」的盲點

勞保局總經理羅五湖一句「勞保基金不買冷門股」,引發爭議;《今周刊》邀請長期投資專家,從股票「投資」、而非「交易」的觀點著手,分析政府基金應該有的投資之道,以確保人民的血汗錢。

日期: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