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收入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收入共有9480項結果
職場

雙贏的邀請

當我們提出相對好一點的薪資條件時,表示好市多只剩下一條路── 我們一定要開創比別人更高的業績,讓賣場有更高的營收,這樣才能把成本打平。

日期:2024-05-29

教育

誰說少子化就招不到學生?臺中科大新生註冊率95%,五專百分百大滿貫…校長親解百年名校額滿關鍵

臺中科技大學的五專部,至今仍是全國學生人數最多的公立學校,憑藉在業界豐沛的校友資源,以及優異的辦學品質,讓這所擁有105年歷史的名校,無懼少子化衝擊,招生創紀錄。

日期:2024-05-29

保險

壽險業公平待客第一名 三商美邦人壽比消費者更在意誠信 貼緊高齡退休保障需求 規劃客製化商品

你的壽險公司有公平對待你嗎?才剛過完30歲生日的三商美邦人壽,獲得首屆《今周刊》「公平待客原則」網路調查第一名、手機調查第二名,受到消費者肯定。

日期:2024-05-29

科技

晶圓代工廠營收比一比!中芯「坐二望一」僅次台積電,為何聯電、世界先進沒在怕?財報暗藏玄機

中芯今年第一季營收成為全球純晶圓廠第2名,但淨利率竟只剩下3%,台廠如聯電毛利率仍有3成。中芯的中國營收節節攀升,台廠有機會迎來轉單。

日期:2024-05-28

保險

壽險業爆解約潮,2個月淨流出千億!現金調度有壓力?需賣股套現?解約的錢都奔往這2種商品

美國不降息、新台幣兌美元貶值,讓壽險亦止不住解約金流出。據保發中心統計,4月壽險給付金額2,395億元,當月總保費1,861億元,等於保費面呈淨流出近534億元,連同3月的570億元,兩個月壽險保費面淨流出高達1,104億元,前四月則是累計淨流出1,064億元,都是同期歷史新高。

日期:2024-05-28

生活消費

端午敬老金、慰問金》14縣市發錢了!這縣市給最多「每人領1萬元」,發放時間、對象、金額一次看

6月10日(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即將來臨,各縣市也推出發放敬老金的計畫,金額從300元至10000元不等,《今周刊》整理出全台各縣市端午節敬老金、慰問金資訊,包含發放對象、禮金金額、入帳時間、資格規定等,符合資格的民眾千萬別錯過了!

日期:2024-05-28

理財

媽媽買的保險幾乎壓垮全家...認清當護理師無法財富自由,她辭掉醫學中心鐵飯碗,27歲年賺200萬

如果你剛畢業,即將邁入社會成為新鮮人,這本書或許可以快速讓你變成理財小資;如果你自認為是理財小白,這本書可能也會幫你找到如何成為理財小資的答案;如果你毫無頭緒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走,書中會提供立刻可以執行的理財心法和工具。我並非少年股神,也不是優秀的企業家,只是一名普通的護理師。在畢業不到三年後的24 歲,我是如何成功存下人生的第一桶金100 萬元呢?

日期:2024-05-27

ETF

免看聯準會臉色苦等降息 台積電持有前10大債券都是它!「這種債券ETF」表現強勢,投資人直呼:係金ㄟ

美國經濟數據反覆,帶動債券殖利率上下起伏,債券ETF價格持續在低檔盤旋,投資人的心情也是上沖下洗。但觀察近半年(截至4月底)以來債券ETF報酬率,表現前15強中竟然有9檔都是金融債ETF,佔比高達6成,另有電信債與公司債各3檔。

日期:2024-05-27

ETF

00929、0050...只存10年就退休!45歲夫妻想月領息15萬...達人教「以息養股」離職前快速累積財富

編按:「財富自由」是許多人渴望卻總覺得遙不可及的夢想,事實上具有安全感的富足生活,並不是資產的帳面數字要累積到千萬元,而是我們能否創造長期而穩定的持續性現金流收入!理財達人郭俊宏剛畢業時進入科技業,開始過著薪水不高卻爆肝的生活,從而萌生提早退休的念頭。當時的公司為上市櫃公司,他認購了10張股票,半年內股價從15元一路飆漲到71元,讓他覺得原來錢這麼好賺,在那個台股大多頭的年代,不論台股還是海外股票基金都是「賺多賠少」。可惜,2000年遭遇網路泡沫,在台股受傷後,他才老老實實從記帳節流開始,重新儲備資金,做好投資理財規畫,甚至學出心得,還考上CFP(國際金融理財規畫師)的證照。郭俊宏研發出一套「以息養股月月配、放大投資報酬率」的ETF投資心法,10年內達成月領10萬元配息的目標,累積千萬財富、實現財富自由,不但每月能產出持續性現金流收入,每年還能參與股市的市值成長,50歲不再為錢工作、提早退休。

日期:2024-05-27

理財

兒女留學燒4千萬,還能財富自由?侯昌明投資心法「AI股一定有賺頭」:不會再給遺產,錢留夫妻老後花

侯昌明跟老婆曾雅蘭育有1子1女,他女兒「侯塞蕾」先前完成義大利的大一學分後,今年準備前往美國紐約FIT攻讀服裝設計。就讀高中的兒子Ken明年也將出國念書,粗估2個孩子大學4年的支出要燒3000萬台幣以上,若物價、房價持續上漲,總金額可能突破4000萬,讓侯昌明不禁感嘆:「真的要再努力賺錢。」

日期: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