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改革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改革的共有719項結果
國際總經

矽谷銀行、瑞士信貸接連「爆雷」 雷曼危機會否重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柏南克親述如何避免下一場金融大火重現?

對我們而言,2008 年的金融危機依然宛如昨日鮮明,許多美國人的生活與生計都受到相關事件的嚴重影響和傷害。

日期:2023-04-25

傳產

台灣街上每3輛車就有1輛是和泰賣的!當年曾被勁敵輾壓,如何蛻變穩坐21年國內汽車銷售冠軍?

44歲那年蘇純興接下和泰總經理,13年過去,集團不僅營收翻倍,市值更是暴衝10倍。這段黃金成長期的成功背後,他歸功於50周年的一次重摔⋯⋯。

日期:2023-04-19

傳產

台灣街上每3輛車就有1輛是和泰賣的!當年曾被勁敵輾壓,如何蛻變穩坐21年國內汽車銷售冠軍?

從最早的台泥到現在的台積電,集團企業一直是台灣資本市場的主角。檢視台灣集團企業10年間的成長動能,看懂贏家運籌,也釐清趨勢所向。

日期:2023-04-19

政治社會

是否感覺遭國民黨「仙人跳」?郭台銘笑說:我民調一直在上升…選郭侯配或侯郭配?2句話透玄機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4/5結束訪美行程回台後,立刻宣布會全力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喊話「台灣需要一個很棒的CEO」,隨後他訪日4天,陸續和經團連副會長久保田政一,自民黨前幹事長、眾議員甘利明及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會面。郭台銘在結束訪日行程,於周二(4/18)上午10點舉行「科技經濟政治日本開拓之旅」成果報告會,他在記者會一開始,先率眾唱國歌,並宣讀國父遺囑。在媒體提問時間中,郭台銘被問到是否有感覺被國民黨仙人跳?他說自己不會覺得被國民黨仙人跳,因為彼此都有暢通的管道,「而且民調我也一直攀高往上走,我也相信主席朱立倫是最想讓國民黨贏的人」。「我對兩件事情很有信心,2024在野大聯盟贏得大選充滿信心,也對朱立倫找出最強候選人也充滿信心,因此郭侯配、侯郭配這些問題都能夠被解決」。

日期:2023-04-18

科技

一封信拆成6家子公司!中國兩會閉幕後,阿里巴巴為何面臨不得不分拆的命運?

就在3月29日即將召開面向投資人的「阿里巴巴集團新組織及管治架構電話會議」之前,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公司網站對全體員工發布了一封信——「Alibaba Reorganizes To Unlock Value《唯有自我變革,才能開創未來》」,張勇正式宣布阿里巴巴即將啟動新一輪公司治理改革。

日期:2023-04-03

政治社會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承擔國際減碳責任、打造節電新文化!台北市8面向打造0-100歲宜居城市

迎戰零碳時代,ESG永續台灣第三屆國際高峰會今(21)日登場,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宣示台北市與國際同步追求淨零排放。去年6月,台北市領先全國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率先將淨零排入法,未來將從除碳、創綠、節電、綠運、減廢、增匯、調適與永續8大面向展開,攜手市民善盡公民義務,勇於承擔國際減碳責任,將台北市打造成0~100歲宜居低碳城市,開啟與地球共好新篇章。

日期:2023-03-21

政治社會

高利吸金後,40萬中國儲戶「578億存款」卡1年不給領…白紙、白髮革命後又現「氣球示威」

美國矽谷銀行(SVB)破產,總統拜登在第3天即出面喊話,讓儲戶能領回自己的資金,反觀中國小型農村銀行在去年4月停止提款,資金被凍結的民眾心有不甘掀起「氣球示威」,近日放飛大型氣球,要求政府出面解決。

日期:2023-03-19

政治社會

國民黨選策會名單惹議!鍾沛君「開第一槍」辭文傳會副主委…侯友宜:人民不會接受黑金

國民黨日前公布中央選戰策略會報成員名單,由於成員包含曾涉台南市議員及議長選舉雙重賄選案的李全教,以及曾涉炒股案的立委傅崐萁等人,引發黨內不滿,台北市議員鍾沛君開出第一槍,宣布即日起辭去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職務。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在臉書發文,「拒絕黑金在任何政黨出現,人民不會接受黑金以任何形式再現!」

日期:2023-03-16

政治社會

「未來5年中國經濟恐逐漸崩解」 為何世銀前中國局長觀察:房產、貿易及出口都推不動經濟?

隨著兩會到來,習近平的人事安排與機構改革,反映了他將黨體系與政府體系合併的野心;「共同富裕」概念的延續,也意味著他不想複製美國的發展路徑。問題在於:他的作法會不會成功?

日期:2023-03-08

政治社會

昔日中共高層圈內人獨家專訪》「他已沒有任何掣肘」習近平「權力元年」啟動,兩會後台海走勢解析

3月4日與5日,俗稱「兩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先後於北京召開。這兩場為期約一周、攸關未來5年中國整體發展路徑的會議,不僅是「習帝國」開局之年的最關鍵議事,也是外界觀察未來一年中國經濟、政治與外交政策的一扇指標窗口。這兩場會議究竟說了什麼?兩會之後的中國,又存在哪些「危機」與「轉機」?

日期: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