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新安東京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新安東京共有69項結果
國際總經

企業財報背後的股價真相

進入上市櫃公司公告年報與第一季財報的季節,是投資人檢視企業營收表現的最佳時刻;獲政策加持的軍工、資安、綠能產業是今年亮點,受疫情重創的餐飲、飯店、航空也紛紛翻身。

日期:2023-04-12

保險

防疫險害慘!新安東京減資99.99%,股本剩3000元…金管會要求7家產壽險限期改善,4家應立即增資

今周刊編按:保險業去年(2022)深受防疫險理賠所苦,整體已賠付超過2649億,財務狀況也跟著拉警報,據了解,保單全數在今年2月中到期的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董事會已通過第3度減資99.99%、132.99億元,減資後資本額僅剩3000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已積極規劃增資,3度減資正是為了第4度增資預作準備。此外,富邦金(2881)旗下富邦產險累虧也達到資本額一半,日前(4/7)公告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160億元;和泰產險也將「先減資、再增資」,擬現增45億元,為去年以來第3度增資。(原文刊載於2023/4/7,更新時間為2023/4/9)

日期:2023-04-09

金融

從矽谷銀行到瑞信...台灣金融業去年也狂風暴雨!2因素成重傷害,謝金河:踩到地雷粉身碎骨

百密不容一疏!金融業荊棘滿佈三月過去了,在這個月內,先是美國矽谷銀行破產,也造成第一共和銀行等地區性銀行的骨牌效應。接下來是瑞士信貸破產風暴,一家百餘年的大型資產管理銀行瞬間冰消瓦解,這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事。

日期:2023-03-31

金融

存股族快看!玉山金股利縮水,國泰金、富邦金拚「穩定配息●元以上」…這9檔有望「維持高配息」

2022年金融股遭連環負面衝擊,就算賺錢,今年也要以充實資本與營運資金為優先,現金股利發放肯定縮水,熱愛現金配息的存股族該何去何從?

日期:2023-03-15

政治社會

富邦產、中信產...紛紛增資,防疫險理賠上看3千億元!前衛生署署長:新冠肺炎給保險業者們的反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月20日起室內免戴口罩,民眾生活將逐步恢復常態。但對國內產險業者來說,這場防疫險惡夢仍未完全結束。業者估計,防疫保單預計到6月才會完全退場。

日期:2023-02-17

全台防疫報導

室內口罩令下午宣布解禁?陳建仁上任首日視察指揮中心!未來可望輕症免通報、不強制「5+n」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1/30拋出防疫5大調整重點,最優先為口罩、邊境政策,接著為確診者隔離政策、確診者通報定義、傳染病降類,目前都已進行實質討論,相關細節會再公告。外界關注室內口罩令何時鬆綁解禁?據了解,行政院長陳建仁週二(1/31)上午正式完成交接,將前往指揮中心視察,推測有很大機會將公布口罩鬆綁相關事宜,週一王必勝也指出,第二階段鬆綁目前仍在討論,詳細的實施日程、內容本週就會公布。

日期:2023-01-30

保險

金管會2023年開春第一罰!新安東京、國泰、富邦等6大產險防疫保單疏失,各家開罰180萬

金管會2023年開春以來第一罰!通過對6家產險公司包括新安東京產物、國泰世紀產物、中信產物、富邦產物、兆豐產物以及和泰產物,違反保險法相關規定處分案。

日期:2023-01-17

保險

產險業者 疫下溫暖付出 卻是「搏命演出」 防疫保單

「在疫情最危險的時候,我們(富邦產險販售的防疫保單)的確發揮了防疫險的功勞,讓國家社會民眾可以健康走下去。但我也要向我的父親蔡萬才道歉,因為我們沒有做好他生前一再提點的『風險管理』,在應變不及下,遭到社會很多責難。」

日期:2022-12-14

保險

防疫險理賠飆破1288億...取消居隔是好消息?產險業者點1關鍵憂「部分解脫」:負擔仍重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4日宣布國內確診同住家人全面改為「0+7」,陰性不用隔離,即居家隔離將走入歷史,產險業者表示,新政策有助紓緩理賠壓力,但只有「部分解脫」,因為確診者的定額給付還是要理賠,而且確診率還在飆高中。我國產險業、金控業2022年幾乎被防疫險理賠黑洞拖垮。據金管會統計至2022年10月17日止,防疫雙險合計已理賠1288.04億元,其中,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達486.9萬件、保費收入僅45.31億元,而理賠件數258.13萬件、理賠金額已破千億大關,達1,007.92億元,今年以來防疫險累計理賠金額已逾所收保費收入22倍。而承保防疫險的前6大產險公司也合計增資707億元。

日期:2022-10-25

保險

甲、乙、丙式車險會賠泡水車?加保它可賠數十萬,「這災情不賠」保了也沒用

颱風「尼莎」威力驚人,雨勢滂沱、豪雨狂炸,包括百齡橋下、秀朗橋河堤等停車場瞬間汪洋一片,停放車輛一夕間變泡水車,面對「貴參參」修車費用,不少車主為此煩惱不已,不過,如果保了甲、乙、丙式等車險的人,是否可以獲得理賠呢?

日期: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