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日本經濟新聞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日本經濟新聞共有186項結果
生活消費

國人遊日本必帶伴手》「合利他命」與武田藥品bye bye! 為何新公司海外第一仗就是台灣?

台灣人超喜歡買各式日本藥品、保健食品及營養品,其中一款熱賣多年的就是武田藥品公司的合利他命(アリナミン),疫情前國人去日本遊玩,總會帶幾瓶回來當伴手或自用。由於合利他命在台灣銷路太好,之前武田藥品甚至找來台灣藝人代言,推出在國內的電視廣告。但隨著合利他命所屬的武田消費者保健部門,2020年賣給美國最大私募基金業者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後,去年4月該事業體正式與武田藥品分家,並更名為日本「合利他命製藥」。不僅如此,日本合利他命製藥的第一家海外子公司,也就是台灣合利他命藥品公司,也在這個月成立。「富爸爸」從武田藥品換成美系私募基金的日本合利他命製藥,把台灣視為拓展亞洲市場的第一個戰場,希望透過合利他命在本地的高知名度,把台灣市場做大做強,未來強化既有的韓國及泰國市場之外,更有意進軍其他的東南亞國家。

日期:2022-04-15

科技

傳台積電對手CEO親自上門 說「拜託給我們先進製程產能!」 魏哲家對敵手盤算這麼說

美國半導體業龍頭英特爾,到底是台積電的客戶,還是敵人?這兩大全球半導體巨頭的角力及合作,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及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今天剛好給了兩個不同的視角,頗堪玩味。

日期:2022-04-14

科技

當年郭董追四年娶到日本百年企業 如今鴻海要以速度取勝 從日廠手上吃下電動車新市場?

2016年4月,時任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歷經四年追求後,終於在大阪與日本夏普簽署投資協議,正式入主這家日本百年家電大廠,是當時台灣金額最大外國企業併購案,也是極少數日本大企業被台資入主的案例。2019年6月,郭台銘交棒給劉揚偉,隔年劉就提出鴻海的3+3中期成長策略,其中之一就是要運用鴻海操作嫻熟的消費電子代工模式及全球供應鏈管理經驗,集重兵發展電動車。時間轉到2022年2月,鴻海與泰國國家能源集團PTT的合資企業Horizon Plus成立,其位於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電動車(EV)工廠預計今年中開始建廠、2024年投產,準備從東南亞最大汽車市場的泰國做起,未來行銷整個東南亞。從郭董交棒給劉董到現在,才過了不到三年。這或許意味,鴻海將再度發揮速度優勢,打敗決策速度牛步的現有日本車廠,在電動車的全球大浪潮下,先一步攻下東南亞的全新EV市場。

日期:2022-04-11

科技

「台積電、聯電叫高層主管跳上飛機 把歐美日設備商全部掃一遍!」 為何晶圓雙雄超頭大? 都是為了這檔事

從台積電、聯電到南韓三星電子,全球主要晶圓代工業者正陷入愈來愈嚴重的產線擴張兩難,因為隨著產能不斷建立,對重要生產設備的需求直線上升,但設備平均交期從疫情前的平均10~12個月,如今拉長到18個月,甚至有特定設備要等到20個月以上。這可把各家半導體大廠給急壞了,因為若生產設備交期延宕,意味產線試產及量產的時程全都得往後延,屆時連晶圓代工大廠的客戶也會跟著頭大。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alsinger)預定今(7)日傍晚飛抵台北松山機場,外傳他二度訪台是為了與台積電洽談下更大的代工訂單,這顯示在當前全球半導體榮景下,各家代工大廠都有大麻煩等著解決。

日期:2022-04-07

國際總經

外資去年賣超台積電2274億元 但3月就有2700億元逃出中國! 與烏克蘭相比 為何老外更擔心台海出事?

地緣政治變數對包括台商在內的跨國公司,營運壓力似乎愈來愈大。隨著歐洲及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一再升級,愈來愈多跨國企業宣布暫停或中止俄國業務,或直接撤出。但各家企業憂心的是,下個地緣政治危機引爆的經營危機,會不會是中國對台動武?外商說要撤出俄羅斯相對容易,但撤出中國市場難度高出太多,因為太多企業仰賴中國市場,中國與全球經濟的連結度也遠高於俄羅斯。各家企業高層最擔心的是,若北京出兵台灣,使中國有如目前俄羅斯一樣,成為歐美經濟制裁或禁運對象,要「走出中國」談何容易?從當前金融市場資金走向,以及美國半導體業龍頭英特爾上周在國會聽證會的遭遇來看,若烏克蘭危機引發的「經濟選邊站」台海上演的可能性,已經成為無法想像的噩夢。

日期:2022-03-29

科技

「你們為何不從中國走人?」 英特爾CEO去華府爭取1.5兆台幣高額補貼 意外被參議員「刺了一刀」

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23日疾呼,美國不能任由傳家寶劍的半導體產業領導大權落入他國手中,更不能坐視製造重心仍在地緣政治不穩定的亞洲。基辛格認為,如今美國只佔全球半導體製造比重的12%,不僅必須「死守」10%的底線,更應該大幅拉升,恢復半導體產業在美國的榮光。就這點來說,英特爾責無旁貸,更要做大半導體在美國市場的大餅。他強調,美國國會參議院去年編列了規模520億美元(近1兆5000億元台幣)的晶片法案(CHIPS Act),正是英特爾在美國本土重大投資需要的及時雨。但英特爾在中國市場的龐大利益,意外成為昨天參議院聽證會上插曲。有參議員質疑,既然與中國做生意有風險,為何英特爾還留在中國。

日期:2022-03-24

政治社會

俄國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手法 這次又用來對付烏克蘭! 為何日本去年就警告台灣要小心?

立場親台的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去年10月在一場美日安全主題的研討會上不點名地警告,從中國近年對台灣文攻武嚇來看,很可能會是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相同手法的翻版,也就是戰爭不見得從出現軍事行動才開始,反倒可能從訊息戰及心理戰開始。無巧不巧,俄羅斯這次入侵烏克蘭的前期及初期,就是重新使出這一套招數,以假消息製造烏克蘭內部的社會分裂,以創造後續軍事介入的條件。這不是日本第一次警告,中國可能以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模式」對付台灣,顯示日本政府及民間,對台海局勢及台灣安全的關切度居高不下。

日期:2022-03-03

台股

日本人怎麼看台積電強大的秘密? 「半夜call人兩小時內要到」 防止洩密中國還有這一招!

台積電去年11月證實將赴日本九州設廠前,日本產業界及新聞界對於台積電的興趣已經很高,11月宣布後關切熱度更是有增無減,幾乎每天在不同日本媒體都看到對台積電的相關報導。日本主要報紙之一的朝日新聞,就以「台灣半導體業強盛的秘密」為題,深入探討本地半導體產業的許多面向,並且把台積電(2330)要求供應商,深夜產線有狀況時「兩小時就要回應」放入標題,頗為引人側目。報導中指出,台積不僅建廠時要營造商嚴格遵守工期、晶圓廠產線設備有狀況時要供應商工程師隨傳隨到,連供應商的防災設備都是高標準要求,以免發生狀況時影響交貨。台積電防止營業秘密外洩到中國也有一套,因為技術開發是由數十組工程師共同進行,還必須相關供應商密切合作,即使陸廠挖走部分工程師,想把台積電的know-how都學起來也是難如登天。

日期:2022-01-21

國際總經

汽車、半導體帶動,企業淨利大躍進!日本市值前段班洗牌 索尼衝上第三名

根據《財訊》報導,在汽車與半導體產業帶動下,日本2021上半年度許多企業業績表現亮眼,連帶激勵股價走高。疫情後市值名列前茅的企業,也和印象中的傳統大企業有所不同。

日期:2021-12-03

國際總經

日軍偷襲珍珠港80周年》為何今天中國行徑 與當年日本驚人相似? 北京「這兩點」令外界憂心不已

下周二(12月7日)將是日本偷襲夏威夷珍珠港的80周年,這場戰役使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形成以日本、德國及義大利的軸心國,對抗以美國、英國、中國為主同盟國的局面,並使當時的日本帝國在三年八個月後覆亡、國土一片廢墟,超過200萬日本軍民死亡。80年後的今天,亞洲再次出現大國對抗,這次是中國與美國的較量,從貿易、科技、軍事、政治制度到意識形態都有。無巧不巧,外交界人士、歷史學家及新聞界發現,由習近平主導的中國,如今在國際舞台上的諸多作為,與80年前的大日本帝國,在不少地方驚人地相似,不僅讓人想到,難道歷史在東亞重演?觀察家指出,21世紀的中國,至少有兩個狀況令人擔憂,一個是儼然與全世界為敵及「戰狼外交」做法;一個是內部決策體系僵化,這兩點多少都可以在80年前的日本作為上看到。

日期: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