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春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春節共有1413項結果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日相岸田將親訪台積電熊本廠 日半導體能東山再起?

據《共同社》披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最快會在4月6日參訪台積電熊本廠,岸田此行在以經濟安全保障的觀點,展現日本官方支持半體體供應鏈的立場。日方以此做為重振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宣傳。

日期:2024-03-31

理財

「我爸曾1年輸掉1間千萬板橋房!」田僑仔落魄啟示:投資理財這事,其實很多家庭比你想得更艱辛

投資理財這事,常被人簡化為「股票投資」或是「選股策略」。隨著年歲增長,加上接觸的讀者也越來越多,會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很多人是很無奈的。

日期:2024-03-26

金融

今周重磅 》永豐金、開發金股利比去年多?法說揭曉!基隆公益機車45歲也能申請,將掀搶登記潮?

2023年永豐金獲利創高、開發金財報亮眼,本周2家公司就要舉辦法說會,投資人格外關注其股利發放政策。基隆青年公益電動機車上路半年以來,僅百人申請登記,市府決定放寬標準,從20歲到45歲均能申請,公益也從「強制變鼓勵」。3/29就要開放登記,是否會爆發民眾搶登記潮。光陽樂看至少能拿到2000輛訂單。1、金融業獲利亮眼,永豐金、開發金股利政策受矚目2、景氣燈號發布,能迎接第2顆綠燈嗎?3、基隆公益電動機車標準放寬,29日爆搶登記潮嗎?

日期:2024-03-25

政治社會

朝野破冰!蔡英文、柯文哲大啖牛肉麵、送小草…何時換「英倫會」上場?國民黨回應了

總統蔡英文週四(3/14)在總統府內與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進行會談,雙方就4大重要議題進行意見交流。蔡英文與柯文哲會談,雙方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及台灣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陪同,歷時約2小時,除進行會談外,亦在總統府內邊享用牛肉麵邊對談,過程氣氛融洽。綠白破冰、那何時換「英倫會」上場?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回應,台灣大步向前是大家的期盼,對於會面事宜,將持續討論適當互動機會。

日期:2024-03-15

產業

上市櫃 前2月營收達成率2/3 低於預期

台股2萬點,投資人該如何操作。#光通訊 #聚陽 #高力 #長榮航

日期:2024-03-13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453期︱存股池年度檢討系列14-帝寶、長榮、大成、捷流閥業

我們來對帝寶(6605)、長榮(2603)、大成(1210)與捷流閥業(4580)進行年度檢討。這四家公司皆是納入存股池約1年或不到1年的股票,納入後投資績效表現相當亮眼。

日期:2024-03-06

政治社會

共鳴和餘韻

2020年夏天,前總統李登輝去世,記者拜訪了他過去的文膽李靜宜。李靜宜不只是政治幕僚,還是翻譯名家,2017年創辦東美文化。當時在她辦公室的一隅,靜靜擺著中國作家金宇澄的著作。金宇澄的作品早已是華文經典,我們開口詢問未來有否機會約訪金宇澄。李靜宜答應幫忙。

日期:2024-03-06

國際總經

保險資金被要求救市、要賣股票就被監管拔線 … 政治持續影響股市,中國退休金制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場中美多家基金公司、行業公會參與的座談會,中國參加者最關心的退休金制度發展機會。美國的行業老司機分享經驗。

日期:2024-03-05

政治社會

桃機剩北跑道釀班機大亂!交通部認出包「會面對、檢討改善」:整修規模超越過去,沒意識交通量

桃園國際機場南跑道年度歲修,僅仰賴北跑道起降,多架班機起降延誤改時,嚴重衝擊機場秩序;桃機、交通部坦言衝擊超乎預期,宣布提前今午夜12時恢復雙跑道。交通部次長林國顯表示,本次歲修工程較以往規模大,且相關單位未能意識交通量,會正面面對問題,將要求檢討改善,

日期:2024-03-04

話題人物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日期: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