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智慧工廠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智慧工廠共有151項結果
科技

黃仁勳口中的AI工廠是什麼?日月光已導入!引進美超微水冷散熱AI伺服器,如何讓工廠更擁「五感」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全台掀起AI旋風,只是他口中最常提到的不是AI PC,而是將更多篇幅,擺在要價數百億的AI伺服器與「AI工廠」。未來每一座工廠都需要具有五感,並裝上「大腦」,不僅提升效率、更節省能耗。美超微、日月光半導體、中華系統整合攜手在高雄打造全台首座水冷散熱技術的資料中心,透過人工智慧優化研發與生產流程,還能提供更好減碳成果。日月光表示,採用水冷技術伺服器,預計可節省20%以上的能耗。

日期:2024-06-06

科技

鴻海攜手輝達在高雄建先進算力中心!以超級晶片GB200伺服器為核心 總共64櫃、要用4608顆輝達GPU

鴻海集團(2317)於周二(4日)在Computex 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宣布,將攜手輝達(Nvidia)以超級晶片GB200伺服器為核心,在高雄建置先進算力中心,驅動集團三大平台(智慧製造、智慧EV、智慧城市)。鴻海身為輝達在AI伺服器的最大供應商,也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雙方將持續深化在AI、電動車、智慧工廠、機器人、智慧城市等多領域合作。

日期:2024-06-04

科技

今周重磅》台積電法說嚇趴全市場,換看聯電、聯發科怎麼說… AI、伺服器助攻,外銷訂單Q2可望好轉

台積電(2330)上周法說會釋出半導體、晶圓代工、車用領域利空消息,導致台股上周五(4/19)創史無前例的最大跌點。本周,聯電(2303)、聯發科(2454)法說會登場,能否捎來正面消息,受投資人關注。外銷訂單2月因年節因素呈年減,不過經濟部預估,受惠AI、伺服器等應用,3月外銷訂單可望轉正,並逐月好轉,Q2也有機會翻紅。1、聯發科、連電法說會登場,聚焦半導體、智慧型手機市況2、外銷訂單料3月翻紅,可望逐月好轉3、AI盛會花博登場,高通、AWS領銜上陣

日期:2024-04-22

科技

矽谷直擊一場輝達開發者大會,揭AI未來3大亮點 黃仁勳的新霸圖

(今周刊1423)說起輝達,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GPU、飆漲的股價、還是生成式AI背後最重要的軍火庫?黃仁勳的野心,其實,比你想的多更多。《今周刊》遠赴矽谷直擊,帶讀者一窺黃仁勳的AI新霸圖。

日期:2024-03-27

科技

黃仁勳讓鴻海獲利飆16年新高!去年EPS衝10.25元、要發史上最高股利5.4元 因AI伺服器業績爆量

原來鴻海(2317)股價本周大噴發,就是因為「AI軍火商」輝達(Nvidia)及執行長黃仁勳!與輝達在AI伺服器業務的合作,讓鴻海默默耕耘多年的伺服器相關技術受到青睞,激勵鴻海2023年每股純益(EPS)站上10.25元,創下2008年以來、近16年新高。鴻海董事會周四(14日)也拍板,今年將配發每股5.4元現金股利,是連續五年現金配息率超過五成,也創下1991年股票上市掛牌以來的最高水準!不僅如此,鴻海集團也將2024年展望由「中性」調高為「顯著成長」,尤其AI伺服器以及零件的強勁成長,將是2024年最大亮點。

日期:2024-03-14

科技

新創擁獨門壓縮術 從輝達H100缺貨挖商機 大減成本75% 滿拓攻生成式AI訓練

滿拓科技獨家壓縮技術,搭上群聯的SSD解決方案,竟然打造出比輝達H100建置成本便宜七五%的生成式AI訓練機,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日期:2024-03-06

科技

工研院AI、機器人現身CES  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4)於美西時間12日閉展,在經濟部、文化部支持下,工研院今年展出十項引人注目的創新技術,包括AI人工智慧、機器人、數位健康、運動科技等,吸引美聯社(AP)、USA Today、英國BBC、日本電視台(Nippon TV)等全球知名媒體的關注報導,其中「RoboTwin:元宇宙智慧工廠模擬平台」以生成式AI的模擬技術最引人矚目,被視為能改變未來產線作業的領先方案。

日期:2024-01-15

科技

CES秀台灣實力 工研院攜手大廠搶攻3D娛樂、運動科技商機

經濟部助攻虛實整合科技進軍國際 工研院攜手聯嘉光電、光陣三維、威剛科技 搶攻3D娛樂、運動科技商機。

日期:2024-01-10

科技

從輝達挖角人才搶「邊緣AI」大餅!英業達(2356)打入IC設計廠化身矽智財概念股,為何外資仍看淡?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邊緣AI運算競爭日趨白熱化,吸引愈來愈多IC 設計業者投入開發AI晶片,英業達未來的升級轉型之路,仍將面臨考驗。

日期:2023-12-29

台股

當年併西門子一年就虧270億...佳世達從代工走向高附加價值,靠「一平台、兩條腿、三產業」逆勢翻身

佳世達從當年虧損累累到絕境下逆勢復活,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2006年明基電通歷經併購西門子失敗,隨後改名佳世達後,一步一腳印地從原本的代工產業低毛利時代走向高附加價值,並在台灣經濟脫穎而出。佳世達集團當年面臨併購西門子手機事業虧損,以及當時母公司佳世達代工代工獲利率不高等狀況,在2014年由董事長陳其宏接棒後,公司提出要在三屆董事會、9年的時間內,亦即到2022年高附加價值事業的營收占比過半。因此,佳世達發展出「兩條腿」策略,除集團「有機」成長,也配合「無機」併購式成長,鎖定高附加價值的醫療、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以及網通三領域,藉快速併購三產業隱形冠軍,加上大艦隊一整格平台的資源管理策略,最後達成目標。

日期: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