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本名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本名共有460項結果
傳產

43年前曾在澳門搶劫運鈔車、冷血狙擊運鈔員?龍邦吃泰山背後影武者朱國榮,如何渡台翻身殯葬大亨

再過一個多月,2023年第一場上市公司經營權決戰戲碼料將上演,泰山公司日前發布重大訊息,定於3月16日舉行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監事,總計龍邦目前掌握高達52.49%泰山股權,泰山公司派可掌握持股約15~20%,以目前股權結構來看,今年3月的決戰,泰山經營權有可能正式變天。

日期:2023-02-08

傳產

43年前曾在澳門搶劫運鈔車、冷血狙擊運鈔員?龍邦吃泰山背後影武者朱國榮,如何渡台翻身殯葬大亨

編按: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涉嫌利用人頭帳戶炒作龍邦股票,又涉台壽保交易案內線交易,被高等法院判刑8年及16年,2案均上訴,法院也裁定必須按時到派出所報到,不過卻傳出朱國榮已逃亡,自9/8起就沒到派出所報到,高院9/14庭訊後已經開出拘票,並訂9/21再開庭審理,若朱國榮持續未現身,則會面臨被發布通緝,5億元的交保金也會被沒收。消息傳出有朱國榮的親信友人表示:「朱總裁不會回台灣了」(原文刊載於2023/2/8,更新時間為2023/9/15)

日期:2023-02-08

政治社會

「楊應超教你買股」是抬轎列車!本尊入群抓鬼...真假楊應超神鬼交鋒:真正賺錢都嘛低調賺

「跟著第一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飆台股」?如果你獲邀加入以楊應超為名的LINE群組,千萬別暗爽,因為百分百上了詐騙集團的「抬轎列車」。有人打著楊應超照片與名號的偽帳號,到楊應超真正的官粉上留言與框粉,讓楊應超本人痛罵太囂張,還自己跳下去應戰展開「神鬼交鋒」。

日期:2023-02-02

台股

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金融股定期定額如何贏面最大?鄭廳宜以5家公股行庫示範:存股操作實戰

在前作《養一檔會掙錢的股票》中,我曾探討存金融股的投資人,何時必須結束定期定額的存股?我給投資人的答案是,當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站穩3%時,金融股定期定額存股的投資人可將所有股票賣掉,變為現金。

日期:2023-01-17

台股

殖利率5%的金融股怎麼買?以元大金(2885)為例算給你看!鄭廳宜:金融股適合存股族的4個理由

金融股股價震盪小,不會造成投資人心情起伏不定,不用天天盯盤,符合定存股條件:❶ 公司不會倒閉。❷ 每年穩定配發現金股利。❸ 現金殖利率穩定且容易填息。❹ 利率高於銀行定存或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

日期:2023-01-05

美食旅遊

夜星.竹林.香料茶席 冬日慢旅

在冷冷的天候裡外出旅行,探索適合自己的冬遊祕境,山裡獨存的綠意遍布竹林,帶有禪意,遠望天際,靜賞閃亮的天狼星,泡泡溫泉、體驗一場暖和的客製香料茶席,歲月靜好,萬籟俱寂,暫歇片刻,感受冬日獨有的氣息。

日期:2022-12-28

國際總經

只有薪水留不住野心?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棄900萬年薪離職創業...知情人士爆料2原因不做了

曾以「天才少年」身分加入中國華為、年薪高達201萬人民幣(近890萬台幣)的稚暉君被爆料已離職,他本人也在微博表示,自己已從華為離職,「接下來會開啟一段新的事業,去做更有挑戰的事情。」「稚暉君為何離職」在陸網成為熱搜話題,有網友表示「只有薪水是留不住天才野心的」。華為在今年4月提出「天才少年」計劃,發布未來3年,將進一步與教育研究機構合作,培養超過300萬名新型運算人才。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華為共招聘了2.6萬名應屆畢業生,其中包括300多名被華為定義為「天才少年」的新進人員。

日期:2022-12-28

台股

升降息循環中,金融股怎麼操作最有利?國票金(2889)、華票(2820)為例,鄭廳宜教你升息安穩賺

金融業在降息環境下,獲利將大幅壓縮,但票券業逆勢上漲,簡單說,票券業將隨著降息獲利將會增加。

日期:2022-12-22

國際總經

準確預言今年市況「像目睹墜機」…《大賣空》本尊最新推文「5大明燈」!2023年經濟預警必追

2022年是大部分金融資產慘賠的一年,面對2023年仍然充滿變數的一年,不只市井小民,專業投資人也感到茫然,「問道於推特(twitter)」,成為指點迷津的最便捷方式。

日期:2022-12-21

理財

靠股市賺幾千萬,39歲公務員辭16年鐵飯碗,沒想1次融資重押財富一夕蒸發:永遠不要和趨勢作對

2006年之前,在股票市場中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我,一度累積了數千萬的資產,因此自我感覺良好,把自己當成股神。認為賺錢簡單的同時,想說何妨任性一次,於是在39歲時,毅然決然辭去人人稱羨的工作─16年的華南銀行鐵飯碗。踏上從學生時代就有的夢想之路─到日本念博士,希望將來轉換跑道到大學教書。如同日本人的俗諺:「人生有三道,上坡道、下坡道,還有沒想『到』」。在日本求學期間,我經歷了人生中致命的重擊……

日期: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