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村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村民共有193項結果
國際總經

當隔離變成被監禁、自主通報卻被匿名罵「武漢狗」 數百萬武漢人經歷了什麼?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0-02-05

美食旅遊

一頁提案要討2.5億元!延宕9年,澎湖「世界最高」媽祖像究竟在爭什麼?

「大倉的事,預算給我,我就會去展開工作,至於一些行政程序,議長來說要怎麼做,就是逾越權限,議長只是監督權,行政權是我。」2019年12月26日,澎湖縣長賴峰偉召集局處長舉行談話會時,表達將強勢執行「大倉媽祖文化園區」工程。但這段對話遭外流,經《澎湖時報》披露,引發議會反彈,隔天休會前保留預算未予通過,讓這項歷經三任縣長的工程案,持續懸而未決。

日期:2020-01-17

傳產

台泥統一兩強聯手 搶食蘇花改商機

「台泥不懂消費者,所以就想找了解消費者的廠商,第一個就想到統一。」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坦言。

日期:2020-01-09

職場

規模衝量能、補助款到位 長照市場健全化的管理危機

在台灣成為超高齡化社會的前夕,政策補助、單位人力都飛也似地成長,然而,「完善照顧個案需求」的目標似乎相對慢些,衝刺之餘,官、民如何發展出長照的深度?

日期:2019-12-11

幸福熟齡

想哭就哭出來吧!人活在世上,誰不曾難過?「四個原則」安慰受傷的人,尤其在生離死別

我一直都說:「沒血沒淚的,不能來安寧病房工作或當志工。」所以我對兩群公立醫院的護理人員說:「如果護理教育訓練讓你們只剩下專業,讓你們變成沒血沒淚,我勸你們還是趕快別當護士好了,因為那已經不是人了。」

日期:2019-11-29

政治社會

屏東樂智園區 全台首創照護新模式

「智慧科技+貼心設計,讓長者開心趴趴go !」超高齡時代來臨,高齡與失智症的照護是未來必須面對的課題,如何減緩老化,保持身心健康將是關鍵,特別是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接受生活刺激,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正在展開一項大膽的試驗計畫,讓失智長輩可以在村落裡自在走動,不怕擔心走失,到底是如何做到呢?

日期:2019-11-29

美食旅遊

原住民創生 琉戀三地門

號稱「國境之南」的屏東是個具有全台灣多元原住民文化的地方,可惜大部分的國人計畫到訪屏東的時候,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去墾丁海邊從事水上活動。位於全台灣最南端的國立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尤努斯企業中心積極思考,計畫讓三地門這個文化美麗濃厚的鄉鎮在地居民或返鄉青年能夠保存及傳承這些美麗的傳統文化,並成為國人從事文化性國民旅遊時的首要考量。

日期:2019-11-28

國際總經

紐約時報精選》反送中在香港大學校園中燒出「陸港矛盾」 在港陸生為何感到疏離與分歧?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19-11-18

美食旅遊

一株咖啡樹,改變了他與國姓鄉

那一夜,天搖地動,震醒了全台的人,震碎了全台的心。南投國姓鄉住民用咖啡重建產業,展現震不倒的毅力,人數稀少的客家莊台中石岡,在災後世代接力、重建家園,而台中東勢十萬房屋毀損,有人仍遲遲等不到「回家」的那一天。

日期:2019-09-18

情感關係

祈福行旅 —四國 車遍路

就像漂泊詩人種田山頭火的名句「人生即遍路」一樣,每一個行走遍路的人,都有著不同的人生故事;可能是面對生死的悲歡離合,可能是想找回迷路的自我,每一個故事都令人動容。

日期: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