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林濁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林濁水共有62項結果
國際總經

「我一生都在竭盡心力,讓烏克蘭人發笑」…澤倫斯基用演說扭轉俄烏戰:不讓烏克蘭人再哭泣

俄烏戰爭自今年2月開打迄今逾7個月,烏克蘭近日展開反擊,奪回大片失土,扭轉戰局,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功不可沒。國際關係及地緣政治專家尹麗喬表示,澤倫斯基在戰爭中的表現有許多地方值得台灣學習,包括加強軟實力、加入全球安全架構等。

日期:2022-09-16

政治社會

蔡英文參訪美光台中A3廠區,肯定引進最新DRAM技術…盼企業、政府共創良好半導體環境

編按:總統蔡英文赴美光台中A3廠區參訪,視察美光最先進的晶圓製造廠,也肯定美光引進最新DRAM技術落腳以及對台長期耕耘的貢獻。期待美光攜手打造良好的半導體發展環境,留下最優秀的人才。

日期:2022-07-08

政治社會

陳柏惟今退出台灣基進!用球賽回顧生涯「那場1023傷太重」…來看當年罷免「反民主怪象」多嚴重

編按:前立委陳柏惟週四(6/30)在臉書宣布,即日起退出台灣基進!陳柏惟在臉書寫道:那美好的一仗已經打過,謝謝台灣基進,「經說明後,我們雙方互相化解了所有誤會」。陳柏惟以球賽來說比喻,自己這幾年能成為潛力新秀,是因為待在主場台灣名為基進的球隊中,「2018年打了漂亮的敗仗、2020年奇蹟般地打倒邪惡帝國、2021年1023(罷免)再次對決險敗,都是球隊勝利,而我剛好在球場上有所表現,讓老球迷新球迷對我們有所期待」。「然而1023的比賽上受了傷,這個傷非常嚴重,傷過的人也不多,有人到現在還在休養、有人想重回場上結果再次受傷,總教練知道,這個傷很嚴重,再亂動可能會報廢,吩咐我冷靜沉澱,而他要盡速恢復戰鬥狀況,尋找人才、培養新秀、測試陣容、調度比賽,終日為球隊奔波」。陳柏惟說,這過程中有人離隊、有隊員吵架、讓其他球隊看笑話、也有一日球迷評論的煞有其事,「我的忿忿不平、自作主張對球隊造成了傷害。我們明明都想為球隊努力,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我終於了解到原來沒有對錯,只有權責比重,草創球隊或許總仔有的時候會下來打,但不該用成績評論他,總教練背負著球隊的勝利,要做出有利全體的決策,而賽季結束後沒有掌聲還只有責任。」陳柏惟最後提到,7月他會去美國演講,分享拼戰經驗,「個人的事情,都只是小事,我們都只是台灣政治歷史上的小雨滴。願涓滴成洪流,終能成為巨大的力量。本文章事前已告知黨中央並收到,陳柏惟即日起退黨」。對於陳柏惟退黨後,是否會轉向加入民進黨?陳柏惟說目前並未思考加入民進黨,暫時不會想這件事,而風傳媒報導則是指他的下一步,可能是擔任代表民進黨出征台中市長、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的競選發言人。(原文刊載於2021/10/27,更新時間為2022/6/30)

日期:2022-06-30

政治社會

「4個同意已經鐵定成為4個不同意!」 林濁水:投票率低不是壞事...此次公投是政黨的仇恨

今天是四大公投投票日,根據民進黨內統計投票率,截至中午12點半為止,全台灣各縣市投票率都不過3成。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於臉書表示,「投票率低不是壞事!」他認為此次公投是政黨間的仇恨性投票。

日期:2021-12-18

公投專區

侯友宜千字文談公投「要大家做自己」,背後含深意?政壇大咖們這樣看

新北市長侯友宜13日晚間在臉書發表千字文《我對公投的看法》,表明公投是人民自主意志的展現,他感嘆寫下,尊重多數民意選擇的公投,曾幾何時變成了填鴨式圈叉題,本該是一個一個議題就事論事,演變成對人不對事,非友即敵的搞得像選舉一樣,相信人民都厭煩了,都累了。

日期:2021-12-15

政治社會

政務成績亮眼,黨務灰頭土臉…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 該如何爭取6成「非中國人」民意認同?

睽違近6年,朱立倫再次入主國民黨中央。高舉戰鬥藍旗號、擁抱「九二共識」的他,能否有效整合黨內路線之爭,再進一步對外尋求社會認同?

日期:2021-09-29

焦點新聞

宣布台獨現在不適當!邱義仁:別說中國會打我們,美國根本就不贊成

美國喬治城大學去年舉行線上研討會,邀請美中台討論美國對台政策,當時談到台獨,國安會前秘書長、現任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在會中表示,「台灣務實的政治人物不會這麼做,除非瘋了。哪怕如前總統陳水扁最後也會踩煞車。」

日期:2021-07-04

焦點新聞

半世紀最慘旱災的教訓!若颱風不來該怎麼辦?水利署「射4箭」設法為台灣留住更多水

「這是56年大旱。」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院長虞國興憂心忡忡地說,連續半個多世紀,颱風年年造訪台灣,但它只是一年不來,旱魃為虐,水情立刻窘迫起來。

日期:2021-06-16

政治社會

水資源危機》半世紀最慘旱災 凸顯扭曲用水結構 揭開台灣留不住水真相 水利署怎麼救?

「這是五十六年大旱。」台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院長虞國興憂心忡忡地說,連續半個多世紀,颱風年年造訪台灣,但它只是一年不來,旱魃為虐,水情立刻窘迫起來。

日期:2021-06-16

政治社會

朝野支持18歲公民權 開放「不在籍投票」恐卡關修憲工程

立法院將於新會期啟動修憲工程,目前朝野立委共計提出41項修憲提案,其中有15案與18歲公民權相關,算是目前最有共識的修憲方向。行政院長游錫堃日前(17日)公開表示:「18歲公民權通過就有60分。」有國民黨立委提議,應該同步開放不在籍投票,游錫堃則回應:「任何人任何黨的提案,他都尊重。」對此,民進黨持反對意見,批評此舉有意讓修憲「卡關」,並且付出極高選務代價。

日期: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