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校正回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校正回歸共有64項結果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17期|新廠折舊「校正回歸」後,太醫獲利成長可期

「校正回歸」近來成為熱門新詞。其實中小型企業砸大錢蓋新廠,因為折舊攤提大增,往往拖累獲利。待新廠效益顯現,獲利腳步再逐漸跟上來。這段青黃不接的時期,往往就是撿便宜貨的大好機會,堪稱是「校正回歸」在投資上的應用。

日期:2021-05-24

全台防疫報導

改裝一層病房花1億元… 醫療量能好吃緊 柯P籲中央:「至少讓病人有地方去」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雙北專責病床、病房已明顯不足,近期還傳有患者因醫院病床不足無法收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開因應措施,要求各地醫學中心降載,並空出醫院10分之一病床作為專責病床。台北市長柯文哲今下午於防疫記者會上表示,台大、榮總與三軍總醫院目前已積極改裝病房,中央規定確診者要一人一室,現狀醫療量能不足,呼籲中央應該修改相關規定,至少先讓病人有地方去。

日期:2021-05-24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590》染疫死亡再多6人、校正回歸256例 陳時中:考慮延長三級警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334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56例,總計590例。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

日期:2021-05-24

政治社會

如何評估防疫成效?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從疫情「校正回歸」談起

最近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嚴重擴散,股市也因而大跌。行政院長蘇貞昌早在5/11就提醒官員及國人要收心,並宣布全台進入防疫警戒二級。其後疫情持續加劇,人心惶惶,5/19配就調整全國防疫警戒均為三級。這些警戒升級降級的決策是因應疫情(感染確診人數)的增減而定,那感染人數又是如何得到的呢?每天我們盯著銀幕,等著公佈的疫情資料能代表疫情嗎?如果資料和流行實況有漏差,政策的決定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日期:2021-05-24

焦點新聞

「校正回歸這詞我第一次聽到!」5/28三級警戒解除? 柯文哲:不太可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287例新冠本土病例,另有17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台北市77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台北市長柯文哲23日下午召開防疫記者會!坦言5月28日不太可能解除疫情三級警戒。

日期:2021-05-23

焦點新聞

新北再增215例確診! 侯友宜:做好延長三級警戒準備 且醫護染疫給10萬慰助金

全國今(23)日新增287例COVID-19本土案例,及170例校正回歸案例,其中新北市有142例本土案例及校正回歸73例,共215例,顯見新北市疫情始終嚴峻,未見疫情退燒跡象。新北市長侯友宜對此表示,目前看來疫情並沒有樂觀條件,仍持續以滾動式的方式觀察,未來三級警戒是否延長,視疫情狀況決定,而新北市會隨時做好延長的準備。

日期:2021-05-23

全台防疫報導

今日本土確診增287例、校正回歸170例! 另有6例死亡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287例新冠本土病例,另有17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案1912、案2384、案2483、案2986、案3304、案3417)。

日期:2021-05-23

健康

「校正回歸」400例本土案例其實算是小事? 醫:檢驗量能不足!才是核心問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2)日公布今日國內新增321例本土;另外有40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對此,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認為,「校正回歸」的400例本土其實算是小事情,嚴重的是,這段的時間差,若沒有人去通知這些確診者進行隔離,恐會引發更大的防疫破口。

日期:2021-05-23

全台防疫報導

校正回歸非台灣特有! 德國、加拿大都有先例 原因這兩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2)日校正前一週的病例數字引發質疑。事實上,這類例子在國際間所在多有,只要確診病例一多或需要整合,或因提報程序繁複,為求真實反映疫情,往往就會調整數據或改變統計方式。

日期:2021-05-23

全台防疫報導

「校正回歸」一詞社群網路瘋傳!假訊息偵辦? 指揮中心回應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2)日公布今日國內新增321例本土;另外有40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外界對此產生疑慮,認為會不會因為通報上的延遲,導致的時間差,讓患者不知道自己確診而到處亂跑,會造成防疫上的破口;指揮中心於今(23)日早上的記者會上,就相關問題說明清楚。

日期: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