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楊應超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楊應超共有158項結果
科技

鴻海小金雞煉金術失靈 楊應超:「欽佩郭董、擔心鴻海」

鴻海分拆公司煉金術失效,公司股價一年來已走跌近3成,觀察其子公司也從「小金雞」變成「拖油瓶」,像是FII與鵬鼎也分別有6成與5成的跌幅,《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觀察分析,去年這一年讓最多投資人套牢的就是鴻海。對於鴻海股價後市,最懂鴻海的分析師,也就是異康集團及青興資本首席顧問楊應超直言:「我很欽佩郭董,我很擔心鴻海。」

日期:2018-11-15

台股

楊應超看2019年 投資建議「保守、保守、再保守」

國泰證券與《今周刊》在今天共同主辦的《2019世界趨勢前瞻會》中,請到《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國泰期貨證期顧問處副總錢冠州與異康集團暨青興資本首席顧問楊應超展望2019年投資市場表現,其中楊應超以「保守、保守、再保守」說明2019年應有的投資原則。

日期:2018-11-15

科技

減資題材失靈 鴻海股價扶不起的兩大祕密

「人老珠黃難上妝」,這是工業富聯(FII)今年6月掛牌前,中國某家本土法人在報告上的毒舌評價,當時很多人樂觀估計蜜月期至少有7根漲停板,但撰寫報告的分析師則力排眾議,逆勢看淡。如今FII不但破發(跌破發行價13.77元),而且最低來到11.66元人民幣,成為中國網友調侃的股票之一。回頭看看現在的母公司鴻海,面對不斷破底的股價和乏味的基本面,似乎也有點「人老珠黃難上妝」的味道。

日期:2018-10-26

科技

台積電贏家通吃 還有對手嗎?

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暫停開發七奈米技術,於此同時,美商超微(AMD)也宣布所有七奈米產品包含伺服器處理器與繪圖晶片,都交由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代工。這不僅代表著台積電已獲得重大勝利,隨著格芯、聯電陸續退出高階市場,晶圓代工的競賽,還有誰能威脅台積電?

日期:2018-08-30

科技

最懂鴻海的分析師楊應超:成長不足是鴻海最大的困境

編按:雖然已離開外資圈,但依然持續關注台灣高科技產業動向的楊應超,與本刊讀者分享他對鴻海集團轉型的最新觀察心得,並對鴻海投資人提出建議。以下是我們採訪楊應超的摘要,以第一人稱呈現。

日期:2018-08-22

科技

鴻海怎麼了?

大客戶蘋果市值創新高破一兆美元,鴻海市值一年多來蒸發7000億元,半年報的公布,「三率三降」讓鴻海股東心慌慌,但是,財報沒能講明的是郭台銘燒錢拚轉型的企圖心,一場台灣電子代工業挑戰成長極限的戰役,刻正悄悄展開。

日期:2018-08-22

科技

黯淡的一季之後

半年報公布,第二季毛利率改寫股票上市以來單季新低,這是我們本期決定深度探討鴻海的原因。

日期:2018-08-22

科技

市值蒸發7000億、員工縮編30萬人… 鴻海帝國怎麼了?

大客戶蘋果市值創新高破一兆美元,鴻海市值一年多來蒸發7000億元,半年報的公布,「三率三降」讓鴻海股東心慌慌,但是,財報沒能講明的是郭台銘燒錢拚轉型的企圖心,一場台灣電子代工業挑戰成長極限的戰役,刻正悄悄展開。

日期:2018-08-22

科技

鴻海減資 楊應超透視郭董布局思維

鴻海宣布現金減資兩成,每股退還股東現金2元;異康集團暨青興資本首席顧問楊應超解析,郭董這項決策透露鴻海所處內外在環境的改變,過去鴻海靠著本業(硬體代工)高成長賺錢,如今轉為資本市場操作、對外貿易條件談判、繼續降低成本,為公司股東持續創造價值。

日期:2018-05-18

科技

透視企業減資的內涵 ——作為重返榮耀的必要手段

企業減資,如同個人減重一樣,從之前的國巨、穩懋,到今年鴻海宣布減資,皆盼透過「瘦身」恢復活力之後,再度發揮基本成長力,達到營運最佳狀態。

日期: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