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業務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業務員共有1161項結果
房地產

一度快被總部放棄 商仲女王如何救起台灣CBRE 從虧損到獲利創新高 朱幸兒5年逆襲路

在業績掛帥的外商公司,世邦魏理仕台灣去年營收與獲利再度創新高,過去五年,董事總經理朱幸兒是如何在疫情艱困環境下克服驚濤駭浪、再寫傳奇?

日期:2023-01-04

房地產

最愛散步撿水泥塊化驗,海砂屋也能鍍金 「台北都更大王」經營學:貪一點就是貧「絕無檯面下的事」

從營造起家的洪正雄,1990年代被倒債4000多萬元,一度差點倒閉,靠著都更轉型站穩市場,翻新出全台最貴海砂屋,成為都更大王。

日期:2022-12-28

房地產

「我打算老後以房養老,當成我們夫妻倆的退休金」年輕拚買房就能安穩老後?退休規劃要懂的事

個性溫柔的 W,跟我一樣是房仲,因此他的收入很不穩定,前幾年結了婚,為了滿足太太「有房才有安全感」的願望,所以在2020 年勉強硬買了一間房,但W後來卻跟我說,沒想到買了這間房才是惡夢的開始。

日期:2022-12-28

保險

壽險Q3現金水位大減6000多億…為何左手收保費、右手投資股債卻「逆中介」?他點出3原因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保險業面臨保費收入暴跌和理賠解約潮,壽險第3季現金水位更驟減6000餘億。業者嘴上不說,但保險局已嚴密監控各家現金流問題,嚴防流動性風險。「先前業界在吵重分類,我就反對,不管從理論還是企業競爭都不合理,怎麼可以遇到問題就改變產業規則?但既然過了,業界淨值也大幅拉回,那麼接下來就要擔心流動性問題。」一位資深保險業高層觀察,重分類後,壽險業不能再為了賺取資本利得而進進出出,現金流量勢必大幅減少,今年已發生保費收入驟減、理賠解約大增,若明年經濟持續衰退,資金環境持續緊縮,接下來,壽險的挑戰將在於「流動性風險」。

日期:2022-12-21

政治社會

Omicron不是新冠!中國疫情炸鍋,防疫險理賠海嘯來襲,保險公司耍賴不賠,還有業務員直接失聯

中國防疫政策轉與病毒共存後,染疫人數急速增加,防疫險理賠海嘯來襲,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有保險業者擔心慘賠,紛紛緊急下架防疫險,民眾也投訴,業者拒賠無症狀感染者,甚至以「Omicron不是新冠」為由拒賠,還有保險業務員直接搞失聯。

日期:2022-12-16

房地產

「我們這房不能斷子絕孫,借還是不借給句痛快!」堂弟為結婚買房湊不夠320萬頭期款,我該借嗎?

當面對資訊爆炸,各種消息滿天飛,尤其身為投資者的你,在面對財經新聞時究竟該如何解讀?但隨著每天接收到各種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的財經資訊,若只是單純的看過就忘、讀過而不懂,就可能賺錢不成反陷危機!因此,快速且精準的掌握到財經新聞中消息面的賺錢門道,不只可以躲掉金融危機、避免損失,還能取得最佳投資機會、領先他人。作者教你用案例一起看懂財經新聞...

日期:2022-12-16

保險

保險業不只工作賺錢!助人滿足感遠超過事業成就感 他們為何用力推動「善循環」?

在保險業服務的意義不只是工作賺錢,最大的價值來自於協助他人免於陷入因病而貧、因病而倒的窘境,更有許多保險從業人員,從日常工作中,發現自己揹負這項重大社會責任的使命感,轉而投入社會關懷及公益活動而樂此不疲,因為對他們而言,助人得到的滿足感更遠超過事業上的成就。

日期:2022-12-14

保險

「使命感」是保險業的留才關鍵!業務員不只學銷售還要學做人 連結人生價值才會長久

任何一位優秀的保險業務員,身上必然擁有服務熱忱及帶給民眾保障、實現社會責任的使命感存在,而從事保險業務工作,不只是「利人」,更在服務的過程中得以「利己」並實現心中理想,因此保險不只談銷售,在組織經營與領導上,如何以自身理念與不同世代的夥伴溝通,且對於剛入行業務工作的新人,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與教育訓練,將會是保險業「留才」的關鍵。

日期:2022-12-14

保險

「在雨天為你撐傘…」痛失女兒、丈夫的他們 業務員如何發揮己任「用愛陪伴」?

身為保險從業人員,最大的責任就是發揮「雨天撐傘」的理念,為所有民眾規劃最適合自己的人身保障,在適當的時機發揮保險應有的功能,讓民眾在頓失經濟依靠時,給予完善的支持後盾。

日期:2022-12-14

保險

上任1個月就碰上壽險業最劇烈風暴,不到40歲的尹崇堯如何扛起南山5兆帝國?

升息、疫情、通貨膨脹、庫存壓力,利空因素紛沓,2022年肯定是全球產業都辛苦的一年。但無論大環境如何險惡,有人在這一年勇敢挑起重擔,面對艱鉅的挑戰;有人在這年扭轉劣勢,打出勝利隊形;也有人跨海而去,率領「台灣隊」打進「世界盃」。愈艱困的環境,會開出最美的花。2022是最壞的一年,也是最綻放的一年,且看誰領風騷!

日期: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