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極大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極大的共有979項結果
科技

台積電1.4奈米廠落腳中科二期!盧秀燕親曝「已落袋」:應是2奈米以下「最新技術留台中」

台中市議會今市政總質詢,市議員賴順仁質詢台積電台中二廠進度,市長盧秀燕指出,中科二期幾乎所有用地都是給台積電台中二廠使用,經濟部正在跑程序,據側面了解,「應是2奈米以下製程」,會將最新技術放在台中。

日期:2023-12-12

全球股市

「通膨、升息、戰爭」,今年全球股市飽受驚嚇,中港股市一片慘淡,美股度過美好一年,這國也大放異彩!

美國股市在2023年大幅上漲,少數科技公司推動了股市漲幅不斷增加,其中以科技股為核心的那斯達克100指數迄今漲幅達到35%左右,標準普爾500指數(SPX)上漲約7.5%,羅素3000指數(RUA)今年迄今則上漲了3%。

日期:2023-12-11

政治社會

總統大選登記最後一天才知道應考生是誰!呂秋遠:本來就不可能,還要演這麼久爛戲,真的很難看

週五(11/24)傍晚,總統大選就登記截止,11/23目前只有一組候選人確定要選,也就是賴清德與蕭美琴,其他各組都還不能確定完整的候選人。也就是說,就像是一場考試,都已經要進場,但卻還不知道要由誰進場,這真是從1996年第一次舉辦總統大選以來,從來沒有出現的情況。(原文發布於週四(11/23)19:40)

日期:2023-11-24

政治社會

世代共同打擊假訊息!用對方法,長輩也能加入闢謠打怪行列

誰在傳假訊息?「我家親戚群組又在 LINE 傳假訊息了!」這是常在年輕族群中聽到的抱怨,彷彿隨意散播謠言是長輩特有的行為,當你願意了解長輩的數位社交生活,將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民族學研究所李梅君助研究員,在研究 Cofacts 事實查核協作計畫時發現,臺灣民眾對公共議題的關注存在世代衝突,該衝突延伸至日常相處上,卻在事實查核的協作過程中看到正向溝通的曙光。究竟臺灣長輩發展出什麼樣的數位社交生活?如何應用第三方資訊與長輩溝通,甚至邀請長輩加入闢謠打怪行列?

日期:2023-11-14

科技

眾多優質企業超前部署 偕同黑科技再生新水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若氣候變遷持續惡化,預估到2030年全球將可能面臨40%淡水供應短缺,20億~30億人每年至少有1個月會面臨缺水困境。大家深知水資源是生命安全、糧食安全及經濟發展的命脈,在水資源上超前部署至關重要。 近期媒體報導橘子集團採用黑科技為員工的創造幸福感的火花,是因看見榮甸國際領先各界,獨家引進世界領導品牌「Watergen 高科技大氣飲水萃取裝置」,此品牌是大氣飲用水設備(AWG)的全球發明代表先驅者,被以色列國家譽為顛覆世界的以色列的七大發明之一,已廣泛運用在全球90多個國家的政府、軍事、及醫療體系當中。

日期:2023-10-27

台股

別讓電腦圖騙了你!用「這一招」避開看盤軟體的陷阱 讓科技真正幫你笑傲台股

在電腦與手機尚未普及的年代,想要知道股票的漲跌報價,不是透過聽廣播、等晚報、看新聞,不然就要去「擠號子」,資訊取得不僅不便利,也常因為時間上的落差,而無法對走勢變化立即作出反應。資訊取得雖然不便,但為了賺錢,有心人想盡辦法突破限制,因而造就了諸如「聽股價推知次日漲跌」、「記錄股價找出買賣點位」、「手繪K線圖預判後續走勢」……等各種現在聽起來很奇妙的分析決策方法。

日期:2023-10-25

房地產

醞釀好戲

北市最後一塊完整重劃區、北市最後處女地、北市最後一塊寶地⋯⋯,一連串訴求珍貴稀缺的形容,說的都是台北市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大約是從去年開始,隨著集團企業宣布進駐、預售建案陸續傳出高價成交,這三個字的討論熱度快速升溫,開頭提到的幾句描述,也就成了北士科的吸睛標籤。

日期:2023-10-25

聰明理財

為什麼長期投資的人都容易賠在阿呆谷?因為他忽略了這個關鍵因素

長期投資是實現財務自由目標的可靠途徑之一,然而,許多人卻常常陷入投資的阿呆谷,難以享受到複利增值的好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未能用適當的方式來投資,並且未能將「閒錢」這個概念妥善運用。一旦急需用錢而且錢必須從投資市場抽錢出來,往往就成為帳上曾經賺錢最後卻賠錢收場的失敗經驗!

日期:2023-10-18

理財

軍公教夫妻送孩子出國留學,10年耗盡2千萬「退休金被吸乾」:重金栽培子女,不一定能回本

編按:本文作者金美敬(김미경)被譽為「夢想導師」,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MKTV訂閱人數170萬。到45歲為止,她也不過是個無名講師。每天都在寒酸的人生成績單和不確定的未來前動搖。正因如此,她比任何人都還了解現今30到40多歲的人所經歷的憂鬱與不安,並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40歲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40歲起的人生課》是她親身體驗後,早一步領悟的40歲功課,也是百歲時代的新人生註解。

日期: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