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權益保障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權益保障共有106項結果
政治社會

尾牙旺季別僥倖,法務部祭5招全面圍堵酒駕!黃暐瀚7旬母親遭撞死「酒駕一次後悔一世」

農曆春節快到了,尾牙飲酒餐敘多,法務部今(13)日舉行「酒駕很危險、全民拒酒駕」年度倡議記者會,說明從執行裁罰、戒除酒癮、重懲犯行、嚴審假釋等5大面向,防堵酒駕成果。媒體人黃暐瀚在母親1年多前遭酒駕犯撞死後,也首度以受害人家屬身分現身,向大眾呼籲喝酒千萬不要開車。為了貫徹政府嚴懲酒駕、強力執法政策,法務部從5大面向多管齊下,首先是「強力執行裁罰」,針對滯欠酒駕罰鍰者,積極調查財產,迅速查封、扣押,自2021年11月到今年1月初,有效執行金額達3億2247萬元。

日期:2023-01-13

政治社會

朝野有共識 首次修憲複決卻未能過關 18歲公民權不能止步 再戰仍有兩條路

我國首次修憲複決案,在有效同意票僅二九%之下,宣告失敗,反映公民審議機制不健全、修憲門檻過高的問題。十八歲公民權的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日期:2022-11-30

政治社會

過度聚焦機構改革 忽略被國際專家點名的老問題 《身權法》修法 身障團體為何擔心做半套?

《身權法》修法程序即將啟動,在草案三讀之前,依然還有「補救」機會。包括立法委員、行政機關,都應正視身障團體的真正需求,將其納入法規。

日期:2022-11-23

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專區

玉山銀用心守護顧客資產 贏得顧客高度信賴

2022年,在全球經濟充滿挑戰的投資環境下,玉山以專業團隊提供顧客真正所需的資產配置方案,並透過科技創新快速回應市場變化,展現玉山財富管理的核心價值,再次贏得顧客高度認同與信賴。

日期:2022-09-08

勞保勞退

當公教、私校退撫都開放退休金自選投資機制 政府不應忽視勞工想要勞退自選的權益

對於日前台灣勞工陣線、全國產業總工會、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等勞團聯合召開記者會反對開放勞退自選,呼籲勞動部秉持穩健、保守立場。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王儷玲理事長也公開呼籲勞動部,不應忽視大多數勞工的需求與權益,應積極評估開放勞動自選,並具體提出以下理由:

日期:2022-06-17

焦點新聞

防疫保單之亂/輕症居家照護「用藥才理賠」、數位證明壽險公會喊OK、產險公會「建議」業者可受理

防疫險之亂未完待續,近日紛擾許久的防疫理賠相關問題爭議多時,特別是民眾是否可持數位健康證明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最為關鍵。週二(5/10)上午壽險公會率先發出聲明指出,為避免民眾蜂擁至醫院申請診斷書,同意以衛福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隨後下午產險公會也召開臨時理事會討論,不過,在會後發布的新聞稿,未如壽險公會做出統一接受數位證明的決議,而是「建議」所屬會員公司,在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此聲明也代表是否接受數位證明作為理賠文件,將交由各產險公司決定。

日期:2022-05-10

保險

我確診了但證明、居隔單還拿不到,防疫保單理賠會沒了?產險公會:「這時間內」申請都OK

隨著COVID-19疫情在台灣持續升溫,連日確診數急速攀升,週三(5/4)來到2.8萬例,在這一波疫情開始之初,有不少民眾選擇購買防疫險商品來保障自身安全。但由於防疫險申請理賠時,需要有地方政府衛生單位開立的確診證明或居家隔離通知單,面臨激增的案例數,所需證明的作業期間加長,也讓不少民眾擔心是否因申請理賠證明時間過久,而造成無法理賠的情況。對此產險公會明確指出,被保險人對於保險契約的請求權,有2年時效,因此民眾無須擔心。

日期:2022-05-04

政治社會

防疫保單續保、理賠之亂,金管會表態了:防疫險不再擴大解釋

編按:本土疫情快速加溫,讓產險公司早前販售的熱銷商品—防疫保單,恐變成拖垮財務的商品。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週一(5/2)表示,防疫保單理賠數字不斷增加,的確對產險公司造成壓力,未來防疫險相關理賠條件標準,不再擴大解釋。而除了以股東增資為首要方式,金管會必要時將准許產險公司動用「重大事故準備金」161億元及「危險變動準備金」320億元,沖抵鉅額防疫保單損失,就是至少有481億元緊急救命金!黃天牧說目前還不到「危機」這,因為產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都是好幾百以上相對充足,但現在疫情及承保風險態樣,跟2年前疫情初期不一樣,理賠數字不斷增加,確實讓產險公司財務上有壓力,還要密切觀察。

日期:2022-05-02

政治社會

「6點準時下班接小孩,被說太閒..」 台灣人不生原因沒時間顧 上班族家庭事業兩頭燒怎麼解?

台灣的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人口至今年11月為止仍持續負成長!低生育、少子化,在國家層次是很嚴重的問題,政府近年祭出各項「催生」措施,但生育率仍持續下滑。到底要不要生小孩?每個家庭都有考量,包括房價與養育成本等經濟問題、誰要帶小孩及育兒時間分配等,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在台灣雙薪家庭已是主流,多數育兒或有生育計畫家庭的家長身兼照顧者與工作者,但目前制度真能有效回應這群廣大家長的需求嗎?事實上,職場友善與時間彈性分配,讓準爸媽、爸媽「有選擇」共同承擔經濟與教養責任,讓家庭能正常運作是重要關鍵。

日期:2021-12-27

職場

血汗超商、玩命快遞背後的勞權問題—企業ESG下的人權省思

世界人權宣言定義(第二十三條):勞動是一種人權。這波疫情,肩負公共衛生任務的超商店員,因勸導顧客戴口罩遭攻擊甚至致死;送餐員為了搶快,交通意外事故頻傳,這一類非典型的就業人口,處處可見青少年員工,所衍生的職災勞工問題,也是企業永續社會責任下的人權議題。

日期: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