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比較安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比較安全共有191項結果
健康

萬華人要採檢陰性才能上班! 醫「憂心」:群聚採檢不是安全做法

國內群聚感染大爆發,台灣2天本土案例累積達386例。對此,醫師林靜儀表示,自己搭乘高鐵聽到一個乘客講電話說「因為我住萬華附近,公司說篩檢陰性才能上班」她表示聽了有點憂心,因為「陰性報告不是護身符!」

日期:2021-05-17

健康

每10人就有1人確診...如果我被感染了不自知,打疫苗會不會出問題?感染科醫師這樣說

台灣很顯然邁入社區感染,昨(15)日新增了181例本土案例,接下來的兩週將是重要關鍵,如果你在公費公告順序下,請盡快接種疫苗。每個人請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1.5公尺、減少外出、聚餐、旅遊等,如此我們就能將疫情嚴重程度從已經的3級降到2級,甚至1級!

日期:2021-05-16

國際總經

「死亡很靠近」印度疫情失控延燒 「每天看新聞就像看訃聞」台僑爆逃命潮

更新時間:2021/5/8 17:00印度疫情不斷升溫,我外交部昨(7)日已安排41位國人搭乘日航班機,今(8)日中午已返抵國門,另外,我駐印代表處2確診外交官也於稍早16:40左右,搭乘醫療專機抵台,隨後直接送往醫院隔離治療。印度確診、死亡病例再創新高,台僑人心惶惶。印度富來明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劉奇峯昨天接受本報越洋採訪表示,疫情急遽升溫,「看社群就像在看訃聞,每一天都感覺死亡就在身邊」,印度台僑最近出現逃命潮,就怕印度政府五月中旬一旦宣布全境封鎖,想回家也回不了。

日期:2021-05-08

政治社會

層層轉包、劣幣逐良幣 解剖便宜行事的營造文化

花蓮義祥工業社負責人李義祥成為太魯閣事故眾矢之的,實際追查本案從招標到施工過程,監造與主管機關也難辭其咎,背後所凸顯的是工程界的借牌文化、管理徒具形式的兩大陋習。

日期:2021-04-07

台股

分散投資是錯的!他用3萬本金在10年滾出3000萬:本金沒10萬,你唯一能做的是All in

作者遠藤洋1987年生於埼玉縣,6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目前是投資家、自由工作者,主導投資社群群組ixi。遠藤就讀東京理科大學的一個暑假,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於是將當家教打工存下來的錢當作本金,在完全沒有知識的狀態下開始投資。結果親身體驗到「與其投資知名企業的股票,不如投資小型股」,「與其分散投資,不如集中投資」,其實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報酬。大學畢業後,雖進入有前景的創投企業工作,但仍然決定用投資所得的資金為資本,在26歲時獨立創業。服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自創「1年內股價會漲3倍以上」的完全打擊公式,集中投資於小型股的風格,一年最大獲利達到600%以上,1支個股的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達成了「即使只投資一支個股,也能獲取破億」的報酬。曾有聽到傳聞的資產家找上他,委託他「交付10億日圓代為資產運用」,但是他婉拒一切外部資產運用,只使用自有資金操作。以此投資經驗為基礎,目前為止指導過經營者、上市企業董事、醫生、律師、商務人士等超過一千兩百位以上的散戶投資人,許多人因而成為「成功的投資者」。他認為本金10萬以下的小資,不要學人家分散風險和買基金,那是本金百萬以上才需要的。他33歲財富自由,現在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人生自由最大化。

日期:2021-03-02

政治社會

孕婦隔離一半羊水破了,產後確診染疫…接生醫發燒家都不敢回:醫院遠比你們想的更危險

對照最近的新聞,只能說,只有臨床才會挺臨床的人。就是因為身邊有很多情義相挺的一線臨床人員互相支持打氣,我們才走得下去....。

日期:2021-01-18

政治社會

買有機米、產銷履歷真的比較健康?嬰幼兒每日吃20克白飯恐致鎘超標!到底怎麼吃才安全

市售嬰幼兒米餅鎘含量超標,再掀食安疑慮!不少家長擔心外食、加工品不健康,選擇買市售米回家自行烹煮。由於目前市售米鎘含量標準為0.4ppm,嬰幼兒食用標準僅0.04ppm,恐讓嬰幼兒長期超量攝取鎘。農委會、環保署與衛福部今(17)日聯合召開記者會,面對媒體提問,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先是強調,0.04ppm是對廠商的規範標準,家庭自製的不在管制範圍內,並數度保證,訂定標準已參考所有年齡層的食用量,「嬰幼兒吃0.4ppm白米熬的粥沒有問題」。薛瑞元表示,依照WHO標準,每人每日每公斤鎘容許耐受量1微克,而依我國規定白米的鎘限量標準為0.4ppm,「以10公斤的幼兒來算,一天要吃2.5公斤的米才會超量」。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會後澄清,WHO針對鎘提出暫定每月容許耐受量,每月每公斤體重是25微克,以稻米0.4ppm計,10公斤的幼兒每個月吃625克的米以上、一天約21克的生米以上就會超標。

日期:2020-12-17

焦點新聞

隔夜菜好毒! 譚敦慈:外出吃飯,這「三種食物」真的不要再打包了

藝人黃錦雯(錦雯)媽媽曾因為吃了「隔夜菜」中毒住院,差點引發敗血症!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說,只要飯菜量配制的剛好,可以完全避免「剩菜剩飯」問題,倘若外出吃飯,不得已要打包食材,她也提醒有「幾項東西」真的不要再打包了。

日期:2020-10-20

台股

比起存股,更適合做價差!中華電信(2412)多少錢值得進場?艾蜜莉:我心中的便宜價是...

既然不適合存股,但中華電屬於體質屬健全的好公司,現在價位是否能買進作價差呢?(原文發布於9/20)

日期:2020-09-28

健康

零食、蛋糕、手搖飲...中年後大腦更怕「糖」太多!神經科醫師:多吃●●替身體找回腦癒力

大腦決定健康,因此平時就要趨吉避凶。維持健康大腦最有效的作法就是吃好油,油脂攝取的質與量直接影響大腦的運作,並且要供應足夠的氧氣與葡萄糖。千萬不要做大腦不喜歡的事,要切實避開傷腦的食物過敏原、環境荷爾蒙,以及遠離3C產品及人造電磁波等恐怖影響。總之,能為大腦做的養生好事很多,這些同時也是現代人必做的健康生活守則:多運動不可少、減少生活壓力、低碳水高油脂飲食、生酮飲食,尤其大推間歇性斷食。

日期: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