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民主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民主的共有533項結果
政治社會

郭台銘發聲了!昨晚已面賀侯市長被徵召:「我將信守承諾盡最大努力支持他」

國民黨將在週三下午2點宣佈新北市長侯友宜為總統候選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臉書發聲,表示自己昨日晚間面賀侯市長被徵召。他說:恭喜侯友宜市長獲得徵召提名,代表國民黨挑戰2024總統大位, 侯市長是國民黨內最穩固的民意礎石,由他承擔更大的責任,是理所當然,也是國民黨內最好的人選。以下為郭台銘臉書全文:

日期:2023-05-17

政治社會

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連8年看各種提案,蔡英文珍惜溝通機會!不後悔當總統:這是條不歸路

《今周刊》第八屆「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蔡英文總統與300多位學子對談水資源、資安、雙語教育、國際觀等四大議題。蔡總統已連續八年面對高中生們各種提案,發現每年學生提出的見解都和時下議題高度相關,對於學生今年提出累進調漲水費的建議,她表示「可以考慮」;至於語言學習,則是勉勵學子「不要怕講錯,講錯也沒關係,聽得懂就好」。

日期:2023-05-13

政治社會

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學生直球對決「妳後悔當總統嗎」?蔡英文:當年在野黨立委一句話讓我很衝擊

《今周刊》第八年舉辦「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本屆盛況空前,一共有47所學校、合計300多位學生參加。論壇的高潮之一,就是現場QA環節,與會學子爭先恐後地舉手爭取提問,期待與蔡總統「直球對決」。

日期:2023-05-13

政治社會

郭台銘喊「高雄半屏山設核電廠、不要議會監督」挨轟,深夜發文道歉:沒有掌握好表達方式

表態爭取國民黨2024總統大選提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周一(5/1)前往高雄與企業界人士交流,在演講時指出,希望把政府當企業經營一樣,「不要議會監督,我們自己監督」,以及要在半屏山設置小型核能發電站,引起熱議。對此,郭台銘於深夜緊急發文道歉,強調議會監督是民主機制,也是民主的基本底線,當然不容破壞;至於設置核能站的討論,引發民眾的擔憂,未來我們會提出完整的能源政策規劃來向大家說明。

日期:2023-05-02

政治社會

送槍的當下,她告別自己的至親!「刺蔣案」53週年,解密關鍵女性黃晴美…陳耀昌:歷史的實質上是成功

今周刊編按:1970年4月24日,發生震驚台灣社會的「刺蔣案」,作為當年關鍵策劃者與行動中唯一的女性黃晴美,在台灣民主人權運動史上,始終沒有太多的研究與書寫。如今《槍與玫瑰》問世,讓讀者從不同視角理解424刺蔣行動。對此,醫師作家陳耀昌在臉書PO文表示,台灣的「民主寧靜革命」,廣義而言,蔣經國有他的地位。而424的英雄們,雖然現場行動沒有成功,但歷史的實質上則是成功了。這些犧牲自己,成全台灣的英雄們,黃文雄、鄭自財、黃晴美則因而夫妻分離,兄妹長隔,浪居天涯,繫命監牢,然後在恢復自由之後,又回到台灣,投身台灣的民主改革,人權運動。至於吳清桂女士則以特殊的身份,特殊的角度,為過去被忽視的黃晴美女士,寫了這本《槍與玫瑰》,給予歷史的再定位:她是歷史事件的參與者,而不只是家屬。

日期:2023-04-24

政治社會

民進黨台中第6選區立委初選,市議員江肇國勝出!屏東縣第1選區現任立委鍾佳濱拿下

民進黨立委初選持續進行中,週五(4/21)公布台中市第6選區(中、西、東、南區)結果,在激烈的三腳督戰局中,兩位市議員江肇國、黃守達,與前市議員何敏誠之子何昆霖拚戰,最後由江肇國以51.99%出線。另外,屏東縣第一選區則由現任立委鍾佳濱以54.34%支持度勝出,勝過陳明達的20.4%支持度。

日期:2023-04-21

政治社會

台灣成中國網攻試驗場,也會用來對付美國!美參議員提法案、授權國防部長與台灣作網路安全培訓演習

美國聯邦參眾議員周四(4/20)同步在參眾兩院提出「台灣網路安全韌性法案」,將要求美國國防部擴大與台灣的網路安全合作,以協助台灣因應來自中國的網路威脅。

日期:2023-04-21

國際總經

紐約時報》為何台灣能製造最先進晶片,中國辦不到?「世界是平的」作者親訪竹科,挖出台積電成功秘密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21

政治社會

若中共打來,台灣撐得住嗎?學者:二戰時英國被德國轟炸9個月都能奇蹟獲勝「台灣也有強大屏障」

針對美國獨立革命成功,台灣的朋友問了我另一個問題:「當時的反獨勢力有多大?主要討論的是什麼?有哪些代表人物?」

日期:2023-04-20

政治社會

公督盟每年經費需800萬,存款只剩60萬…「感恩餐會」募款進行中:年底選舉需要我們監督立委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以監督國會、提出評鑑報告,淘汰不適任的立委,改善國會生態為目標,但近3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正面臨到經費拮据的情況。

日期: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