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民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民代共有333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不甩朱立倫來電長談3小時!羅智強堅辭國民黨職參選桃園市長:說我脫黨參選「是傷害黨團結」

台北市議員羅智強週三(4/6)凌晨宣布將辭去黨職,參選桃園市長,他發出4點最新聲明說,自己會參與國民黨桃園市長提名機制、也會尊重最後提名結果,上午10點他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參選桃園市長。羅智強說,雖然他和主席朱立倫通過電話後感覺蠻無奈,但現在心情已經平復,相信朱主席跟他希望桃園市贏的決心都一樣,他願意遵照黨的提名機制為國民黨打贏選戰,因為贏是唯一選項。

日期:2022-04-06

政治社會

他一路辦阿扁女婿、孫道存、胡洪九,從檢察官跳升金管會高官,卻又為何跑去當菜鳥律師?

前金管會副主委許永欽,選擇在律政職涯的最後10年,為自己補上最後一塊拼圖—執業當律師。因辦過多起大案而聲名鵲起的他,如何在財經法界再下一城,外界都很期待。

日期:2022-03-19

話題人物

台灣成為國家第一步:「不讓歷史被遺忘」 熱血加拿大阿伯花半輩子守護台灣古蹟

「台灣要成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國家的歷史,如果沒有這些歷史,你為什麼要保護台灣呢?」曾在戒嚴時期因為「說太多」被趕出台灣,遊歷了亞洲十年後,還是回到了最想念的台灣,也種下他想守護台灣的決心!那就是花上半輩子,拯救台灣的古蹟!他直言:「保存古蹟,是因為我想為台灣的未來努力。」

日期:2022-03-17

政治社會

研究生深蹲十年 讓濁水溪沿鄉再度「回春」

十二年前,原居北部的巫宛萍初次造訪彰化縣溪州鄉,腳踩在這片近七十六平方公里,和熱鬧、繁華一點都沾不上邊的土地上,她的心裡沒有太多想法。「滿無聊的。」和這個偏鄉初見面時的感受,巫宛萍仍印象深刻。

日期:2022-03-16

政治社會

就是要「統」...中國政委將提制定「祖國統一法」:必將也必然統一,時與勢都在我們一邊!

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中國內部開始出現呼籲制定「祖國統一法」的聲音。今年兩會登場前,中國政協常委張連起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會以法律手段推動祖國統一,不管是和平統一還是非和平統一,條件漸趨成熟,因此他將就制定「祖國統一法」的相關問題送出提案。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及「九二共識」,以及「反台獨」。陸委會回應,任何政策論述理論設計、單方法制與統戰操作,都將應對失據、枉然徒勞。

日期:2022-03-06

政治社會

「三立海董」林崑海病逝!吳子嘉憶:在綠營裡,他可以說沒有敵人,只有朋友

「在綠營裡,林崑海可以說沒有敵人,只有朋友,不僅擅長調和鼎鼐,更懂得結交朋友,替他建立起深厚的政商人脈。」三立電視董事長林崑海昨(14)晚間10點因病拔管離世,近十年來與林崑海互動密切的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用這句話,貼切形容外人口中這位在台灣擁有綿密政商實力的「海董」。

日期:2022-02-15

政治社會

三立林崑海病逝/野雞車「豬哥亮歌廳秀」讓他變影視大老,再靠土地重劃「身家一翻十倍」

民進黨重要派系「湧言會」精神領袖林崑海(海董)罹癌病逝,享壽70歲,傳奇人生謝幕。林崑海人生際遇充滿故事性,從計程車司機、經營錄影帶事業,一手打造擁地產、掌媒體、控政界的海派帝國,身家數百億,堪稱政商媒三棲的南霸天。林一手扶植的民進黨派系「海派」實力強勁,橫跨政媒也引發雜音,近年轉型為「湧言會」,力圖正名擺脫海董色彩。沒有林崑海的湧言會,權力分工、路線風格、核心理念是否產生質變,備受矚目。

日期:2022-02-15

政治社會

國民黨缺席修憲公聽會 民間團體批一黨卡89萬青年公民權

今(13)日上午,立法院召開「立法院修憲委員會公聽會」,邀請學者、民間團體,針對18歲公民權修憲案提出建議,提案修憲立委也出席發表意見,只有國民黨黨團委員全體缺席。

日期:2022-01-13

焦點新聞

蓄長髮、畫屍妝…林昶佐7年前以樂團主唱之姿、打敗國民黨軍系老將,寫素人參政傳奇

「終結惡意罷免,台灣團結一致,台灣才能安定!」1月8日周六,在無黨籍立委林昶佐在台北市龍山寺前舉辦的「終結惡戰、團結之夜」選前之夜,總統蔡英文和副總統賴清德親自到場力挺,壓軸的蔡英文聲嘶力竭呼籲「台灣人疼惜好人才,沒有分黨派」,眼見民進黨幾乎傾全黨之力捍衛林昶佐,可見選舉情勢的緊張詭譎。

日期:2022-01-09

政治社會

「民意被國家機器吞噬!」罷免投票淪各黨政治攻防、練兵前哨戰 台灣仇恨動員頻仍誰得利?

台北市第五選區立委林昶佐罷免案今晚結果出爐!依照最後統計數字,罷免同意票計5萬4813票、不同意罷免票4萬3340票、差距11473票。同意票未跨過法定25 %罷免門檻、即5萬8756票,罷免案未通過,林昶佐將繼續留任立法院。隨著罷免案與同樣今日上場的台中第二選區補選落幕,雙雙挫敗的藍營直指「民意遭國家機器吞噬」,強調選舉均是執政黨以執政優勢、鋪天蓋地助選的結果。然而,短短一年多,台灣就舉行了4次罷免投票案,不論被罷免的民意代表所屬政黨,選前各黨陣營均難以避免要號招鐵粉支持,使得選情越發白熱化。我們該問的問題是:為何台灣罷免動員頻仍?而人民在行使《憲法》保障罷免權同時,為何最終難以避免成為政黨仇恨動員的工具?

日期: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