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水力發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水力發電共有127項結果
政治社會

核二2號機3月停機除役,台灣恐缺電?王美花這麼說…薪資漲幅跟不上物價,「盼特別條例能通過」

核二2號機將在3月停機除役,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日前質疑,台灣4、5月恐面臨缺電。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五(2/17)表示,去年就已做好電力調度,包括調度相關機組與水力發電,所以不會有缺電問題。

日期:2023-02-17

科技

撐過太陽能產業最悲壯5年... 友達晶材如何從年虧百億賠錢貨,14年翻身集團小金雞?

2015年到2020年,堪稱是台灣太陽能產業最悲壯的5年,當時,無論上中下游,都有業者出狀況;像位於上游的福聚、寶德、綠能,一家接一家宣布倒閉,而中游電池廠、曾是台股股王的益通,也在2019年關門大吉。

日期:2023-02-15

科技

「別讓ESG目標淪為口號!」和碩童子賢:對綠能抱7分希望3分悲觀,「它」才是終極解方

根據《財訊》報導,全球正迎向綠能轉型的浪頭上,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若不能將核能列為綠能,綠能永遠只是輔助角色,ESG的目標也都將淪為口號。

日期:2023-02-12

政治社會

美媒專訪馬英九談九二共識、核能問題、台灣前途:不會變香港翻版「因為我們擁有民主」

今周刊編按: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接受美國網路傳媒《哈芬登郵報》(Huffpost)專訪,除了台灣核電問題,也提到目前兩岸日益緊張的關係,以及為什麼他認為台灣不應該與香港相提並論。馬英九表示,2015年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他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都同意,應該透過和平方式解決分歧,而九二共識是將雙方聯繫在一起的關鍵,儘管兩岸對「一個中國」有各自的表述,但至少九二共識的存在,讓雙方有了和平相處的理由。而香港歷經港版國安法上路,致使外界質疑香港「一國兩制」已名存實亡,甚至喊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但他卻不認為台灣會成為香港翻版。馬英九強調,香港在1997年之前是英國殖民地,這與台灣當前處境不同,而台灣擁有民主、自由與法治,特別是「民主」,這是香港在回歸中國前所沒有的。在核能問題方面,他則指出反核已淪為政黨意識形態,執政黨為反對而反對,卻沒體認到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上有所侷限,而停止使用核電更可能造成慘痛經濟損失。馬英九指出,核能已被國際認為是綠色能源,台灣應該使用可再生能源來替代煤炭或天然氣,而非取代核電。

日期:2023-02-05

科技

臺南善用優勢積極蛻變 邁向淨零碳排也賣向全世界

發展再生能源已經成為臺灣落實「二〇五〇淨零排放」主要路徑,不過太陽光電總容量想從二〇五〇年的二〇GW,增加到二〇五〇年的四〇~八〇GW,仰賴公私協力跨域合作才容易成功,如同每年日照總數近二五〇〇小時、有「陽光首都」稱號的臺南,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除了善用在地天然優勢,吸引綠能科技產業選擇臺南作為垂直應用驗證場域,還整合資源推出聯審制度與多項優惠措施,成功攜手業者將臺南打造為光電備案容量全國第一的「光電之都」。

日期:2022-09-26

政治社會

甘蔗田蛻變科學城 建立智慧電網示範架構 尋台灣能源解方 台南當領頭羊

看完日本淡路島的故事,鏡頭來到台灣光電第一大城台南,《今周刊》專訪台南市長黃偉哲,了解台南的光電布局及沙崙科學城的綠能未來。

日期:2022-09-07

台股

鮑爾8分鐘談話,台股重挫跌破萬五!法人:操弄預期是聯準會的手法,這類股將不受影響

本篇文章重點:觀盤重點1.選票——美國期中選舉登場,難以助陣股市上漲。觀盤重點2.鈔票——全球央行年會演說,兩面手法操弄通膨預期。觀盤重點3.股票——乾旱席捲美歐中國,農糧概念股具備長線支撐。

日期:2022-08-29

國際總經

中共打來,台積電要不要撤?美中對抗「後冷戰」:身處暴風眼的台灣,其實處處充滿機會

今年6至8月的北半球酷暑現象,不僅造成歐洲河運受阻、牛奶減產、電價上漲,甚至可能帶來巨大、不可逆轉的生態浩劫。

日期:2022-08-24

科技

農業資材再利用 濁水溪揚塵防制更有效

作為國內最長的河流,濁水溪無論在文化、氣候、農業發展等各層面,都為台灣中、南部帶來深遠的影響;然而正如其名,濁水溪除了夾帶大量泥沙而長年呈現混濁現象,其河岸的裸露地也長年導致嚴重的揚塵問題。位於濁水溪流域,同時也是國內葡萄主產地的彰化縣,2020年起嘗試將縣內大量的廢棄葡萄藤枝,運用於濁水溪河畔的揚塵防制工作,如今已得到了初步的雙贏成效。

日期:2022-08-12

政治社會

天然氣、核能獲貼「綠色標籤」 列入永續經濟成員 核能變綠電有玄機?專家解密背後涵義

今周刊編按: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日面對立委質詢時表示「核電是綠電」,但要考慮核廢料處理等問題,行政院今(11/1)澄清,核能發電是否被視為綠電,歐盟在認定上有嚴格前提,須先滿足核廢料處置相關規範,然而國內核廢料處理仍未有妥善的終極處置辦法,尚難以將核能認定為永續能源。早在去年八月,《今周刊》在歐盟將核電納入「永續分類」的「綠色投資項目」核能列入歐盟永續經濟分類時,就做過分析報導。核能確實列入歐盟永續經濟分類,但條件嚴苛;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亦指出,再生能源中並不包含核能發電,台灣仍應務實發展再生能源,才是實際之策。

日期: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