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畫的一幅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肖像畫,在市場消失逾50年後,最近現身蘇富比倫敦拍賣,估價達3,500萬英鎊(13億台幣)。培根最為台灣人所熟悉的事蹟就是一幅《三聯作》,被國巨創辦人陳泰銘於2003年在紐約蘇富比以380萬美元(約1.1億台幣)買進,當時刷新培根的拍賣紀錄。而在11年過後,也就是2014年的倫敦蘇富比夜拍,《三聯作》以8085萬美元(約24億台幣)賣出,陳泰銘大賺22億多台幣,震撼業界。
日期:2022-06-24
長線投資達人王順興,善於從冷門股發掘績優股與轉機股。他對大環境與台股的看法相對樂觀。趁著疫情在家,更是積極研究財報與參加線上法說,尋找下一波的成長股。
日期:2022-06-08
6月股東會旺季,下週台積電、華碩、宏碁、大立光、國巨等電子和品牌指標性大廠,以及台塑和南亞等塑膠大廠股東會陸續登場,市場關注下半年電腦和手機景氣展望、全球供應鏈布局、中國疫情進展、俄烏戰事、升息通膨等變數影響。
日期:2022-06-04
6月正式步入台股除權息行情旺季,根據統計,現金殖利率逾10%的股票高達20檔,陽明以15.81%傲視群雄。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上市櫃公司今年將發出2.34兆元現金股利,台股現金殖利率達4.12%,優於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水準,長線資金如銀行、壽險、退休基金等已著手進場卡位。
日期:2022-06-03
鴻海(2317)與國巨(2327)於今(20)日下午同步宣布,將共同增資雙方的合資企業國創半導體 (XSemi Corporation) 總計31億台幣,鴻海將持有國創增資後 51%股份,國巨及其關聯企業則持有49%股權。不僅如此,國創半導體也宣布以28.868億台幣,參與國內MOSFET功率元件大廠富鼎先進(8261)私募案,將取得富鼎3.5萬張私募發行的新股,並預計在增資完成後,國創將持有富鼎30.08%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國巨及鴻海希望藉此掌握及開發更多功率元件產品,未來進一步擴大車用市場,開發更大的電動車商機。
日期:2022-05-20
美國雜誌《富比士》(Forbes)最新公布2022年全球富豪榜,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成為全球首富,以2190億美元身價擠下蟬聯4年榜首的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而台灣首富是神秘「鞋王」張聰淵,身價高達117億美元,其次是旺旺集團創辦人蔡衍明,身價78億,第3名長春集團聯合創始人林書鴻,身價72億美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69億美元、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59億美元,分居4、5名。
日期:2022-04-06
國巨純熟地併購、庫藏股、增資、減資,高超財技讓人目眩神迷;然而,散戶投資人最終到底能得到什麼?
日期:2022-03-31
長榮減資引起市場雜音,歸根究柢,大家擔心的是貨櫃航運股是否能繼續一帆風順。減資其實是中性的,終究要回歸到企業競爭力與產業前景,若前途無量,怎樣都會受到青睞。
日期:2022-03-30
鏡電視周五(3/25)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董監事,順利選出新任鄭優、黃俊彥、陳宏守、郭蕙蘭與廖芳潔等5位董事,以此次得票數最高的郭蕙蘭董事擔任召集人,將儘速依法召開董事會推舉新任董事長,中華電信前董事長鄭優可出任。
日期:2022-03-25
國巨 (2327) 週四(3/17)召開董事會,決議再次辦理現金減資,幅度20%,退還股東每股現金2元,這也是國巨第5度瘦身。過去國巨4度減資,股本變小、加上當時基本面好轉,讓國巨股價大翻身,是台股少數減資成功的公司,分析師認為,國巨此次減資,應該也是想複製先前成功經驗。不過週五(3/18)投資人對國巨決議現金減資,似乎未給予正面回應,國巨開盤股價重挫,跌幅超過5%,10點半左右股價來到422元,下跌23元。
日期: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