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洪申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洪申翰共有67項結果
政治社會

「限溫令」沒要開罰、業者先做再說!圓山飯店用這模式年省600萬,學者開節能三帖藥

世界地球日前夕,新版「冷氣適溫運動2623」(限溫令)議題在媒體上吵得沸沸揚揚,指未來經輔導後沒改善,最高可開罰10萬元,引發議論。不過經濟部、能源局隨即多次澄清,強調新制上路是以輔導優先,目前並無罰則,後續會視試辦方案而定,並無正式納管時間表。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提出3點建議,首先是「上行下效」,例如此措施在馬英九擔任總統時就已實施,且在總統府內要求氣溫超過28℃才譨開空調。第二,提供經濟誘因,例如要有合理的能源價格,不應過度壓抑電價;第三僅道德勸說而缺乏強制力或罰則,節能政策效力恐有限。梁啟源直言,若政府因擔心會有民怨而不敢落實政策,就無法解決問題,「什麼政策都會有代價」,政策只考慮不得罪人,將難以落實並達成政策目標,一如交通規則若沒有罰鍰等,用路人就不容易願意主動守規則。

日期:2023-04-21

焦點新聞

斥資9000億,台灣史上最大發展計畫!2030年減碳目標24%,國發會關鍵12項戰略出爐

國發會週三(12/28)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12項」關鍵戰略,在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4大轉型策略,與科技研發、氣候法治的2個基礎下,揭示各部會具體節能減碳執行方案,估至2030年投入包含中小企業補助升級轉型等相關預算近9000億元,堪稱台灣有史以來期程最長、最大的國家發展計畫。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會中強調,未來攸關國家重大建設計畫,都要淨零規劃。不過,由於減碳計畫遠低於聯合國建議,並未觸及關鍵的「碳定價」機制,仍遭質疑嚴重低估全球氣候變遷緊急性,以及忽視台灣減碳責任。

日期:2022-12-28

政治社會

「媽媽等很久,現在跟爸爸團聚了」港作家李怡畢生追求民主,用一句話總結自己人生⋯女兒憶父溫暖告別式

「爸爸是個很溫和、很有修養的人,現在他跟媽媽團聚了,我們感到很安慰。」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媒體人李怡的二女兒李小蓓,今天(22日)在告別式上弔念父親,父女情深的點點滴滴,感動現場與會者,不少人默默拭淚。

日期:2022-10-22

科技

突圍・解方|光電產業攜手前進,盼能立基國土綠能專區,邁向共好未來

近年來,「淨零碳排」已成全球共識,台灣也宣布預計在2050年達成淨零轉型。為了成功朝此目標邁進,綠能產業也疾呼應擴大投入再生能源基礎建設,透過設立國土綠能專區等途徑,有效建構產業環境、爭取民眾的認同感與信心。

日期:2022-07-25

政治社會

2050全台淨零排放「成本都花在找土地上」!光電業者籲:推動國土綠能專區

為追求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灣正全力往潔淨能源衝刺,但此綠能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遭遇不小阻力,為了排除障礙、讓產官學界有效溝通,各方代表在由《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舉辦的《突圍、解方:光電產業系列線上論壇》上,提出當前遭遇的困境與可能的解方。

日期:2022-07-19

公投專區

藻礁公投》三張綠能轉型考卷怎麼選? 正方:盼翻轉藻礁命運 反方:認衝擊,但不要一科獨強

四大公投案將於12月 18日登場,中選會今(11)日舉辦第5場電視意見發表會,下午1點聚焦第18案「反美豬公投」。正方代表人為珍愛藻礁發起人潘忠政,反方代表人為民進黨立委洪申翰。

日期:2021-12-12

國際總經

最有效的減碳工具 台灣腳步落後國際一大截 氣候峰會召開 三場辯論左右巴黎協定命運

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被視為對抗全球暖化、影響人類生存的關鍵一役。但無論締約國能否針對關鍵議題達成共識,台灣都有許多必須迎頭趕上的課題。

日期:2021-11-03

公投專區

核四重啟到底安不安全?為何地質系教授和專業的醫師都反對?

核四是否該重啟?台大地質科學系研究所教授陳文山認為,台灣核一至核四廠周遭有很多活動斷層,一旦發生大地震,將會對台灣造成巨大災害;長期關注核電議題的楊斯棓醫師滿懷憂心的說,在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如果發生核災事故,以半徑三十公里當疏散範圍,恐怕有多達幾百萬人要疏散,台灣能夠扛得起來嗎?

日期:2021-10-30

政治社會

永續投資能不能賺錢? 為何台積電、中鋼要帶頭綠色轉型?經濟部:不減,5年後估至少衰退245億元

過去幾年間,全球掀起ESG浪潮,永續投資逐漸成為全球投資市場的主流話題,資金不斷湧入以ESG、環境保護命名的各種金融商品;近2年,企業發佈會或財報會議上對於「碳」的討論度明顯提高,企業紛致力於讓營收成長引擎與碳排放量脫鉤。上月底晶圓代工廠龍頭台積電就帶著1500家供應商減碳,並發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中鋼於日前也首度對外揭露碳中和規劃,預計2025年合計要減碳7%、2050要達到碳中和。然而,對於投資人來說,最關鍵的問題是:企業在綠色轉型、永續投資的過程中到底會不會賺錢?

日期:2021-10-04

科技

一度綠電不只是一度電! 看見社會經濟轉型新機

再生能源發電過去常給人「太貴、不穩」的印象,現在你還是這麼認為嗎?在世界各國對抗氣候變遷的長期努力下,再生能源系統大量建設,成本隨之快速下降;各項有助於供電穩定的技術(如儲能等)也日漸完善,綠電普及已是現在進行式!不過,我們想進一步探索,除了提供電力,綠能會對未來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日期: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