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流鼻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流鼻水共有211項結果
健康

一般小感冒通常不會咳嗽!一咳1、2個禮拜好不了?耳鼻喉科醫師臨床38年經驗談:最常見的原因是它

咳嗽的保養還是要從整體健康著手,如果你常常容易咳嗽,代表你容易被各種呼吸道的病毒細菌感染,並因此留下後遺症,主要原因就是免疫防護力不足,也就是你的健康有不足之處,需要全方位的保養,才能夠真正遠離呼吸道感染咳嗽的威脅。為此,羅醫師特別分享他38年整合醫學的臨床心得: ●其實感冒藥不用吃,絕大多數是白吃了!●感冒初期,每小時吃1次維生素C配大量溫水,有效緩減感冒不適。●感冒時,每天刷牙3~5次,降低喉嚨反覆感染的機會。●感冒時,每天洗鼻子4~5醤,有助清除和稀釋鼻咽腔內黏著的病毒細菌。●感冒時,吃好油、海鹽,拒絕白糖、白麵粉、白飯,免疫自然好。●洗手後,順便清洗鼻孔內側長鼻毛的地方,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預防感冒,減少白色澱粉和糖攝取量,例如麵粉、白米、精緻糖和所有甜食。●鼻孔勤擦護唇膏,不只保濕,還可以減少病毒入侵的機會。●每晚睡前用10CC苦茶油、椰子油漱口15分鐘殺菌,降低身體感染。●蛋白質攝取量占一日飲食的1/3,身體負擔輕,感冒自然遠離。●每天攝取10~20CC的紫蘇油、亞麻仁油或印加果油,減少發炎指數。●不吃煎炸烤的食物,多吃辛香料、五顏六色蔬菜和有酸味的水果。●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後,閉著眼睛遠遠地朝臉、頸、頭髮、袖口噴酒精消毒。●勤洗手,盡量不亂碰任何公共地方的把手、按鈕。●公共場合戴口罩,手不亂摸口罩。

日期:2022-11-17

健康

疫情才剛緩,RSV病毒又來!有3症狀要注意,醫提醒這1點最不同 「會重複感染」嚴重恐插管

時序逐漸邁入秋冬,除了新冠肺炎之外,還有流感要特別注意;最近,感染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兒童明顯大增,兒科擠滿許多有咳嗽,以及呼吸、吞嚥困難症狀的病童,經診斷發現都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RSV),醫師提醒家長多注意。人類為RSV的唯一宿主,所有年齡層皆可能感染,惟症狀不嚴重。幾乎所有人於2歲前都曾感染過,且於之後亦能重複感染。RSV主要攻擊2歲以下嬰幼兒,造成嚴重下呼吸道感染,可能演變成肺炎或支氣管炎,初期明顯症狀就像感冒,一般家長還有可能誤以為孩子確診。該如何分辨和感冒、新冠肺炎有何區別呢?

日期:2022-11-01

健康

變異株XBB、BF.7爆首起本土病例!40多歲男打3劑「2度染疫」…專家解析常見4症狀

BA.5疫情雖已趨緩,但國內卻驗出新型變異株本土個案,BF.7和XBB各一例,分別為60多歲女性及40多歲男性,皆為國內首起本土病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XBB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接種3劑疫苗,沒有接觸國外返台人士,8/30曾確診,10/15有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10/17快篩陽性,就醫經醫師評估為重複感染通報確診,沒有境外接觸史,所以判為社區感染。至於BF.7本土個案則是南部60多歲女性,接種3劑疫苗,10/19因症就醫,PCR陽性確診,經定序確認為BF.7。羅一鈞指出,目前至少有35個國家驗出,XBB為BA.2的重組變異株,重複感染機率可能增加,但重症率並沒有提高。(原文刊載於2022/10/17,更新時間為2022/10/31)

日期:2022-10-31

生活消費

BF.7傳染力更強!醫示警國門開放「一定進來台灣」…口罩政策何時鬆綁?王必勝曝時間點

近期不只歐美各國,中國也檢驗出Omicron亞型變異株BF.7案例,有防疫專家指出,BF.7不僅傳染力更強、蔓延速度也更快,很有可能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示警BF.7恐成為下一波全球新冠疫情主流病毒。台灣今(10/13)日起國門開放解封,外界因此擔憂會出現越來越多BF.7案例。對此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表示隨著國門開放,「BF.7一定會進來台灣」,但主要多為輕症,所以不用過於擔心,只要重症和死亡率沒升高,醫療量能就還能負荷。大家都想問,既然國門開放了,民眾何時能不用再戴口罩?王必勝指出,目前口罩政策還不會鬆綁,最快11月以後才有機會調整。

日期:2022-10-13

健康

一代能助眠、二代較安全 配水服用後別開車 速解過敏剋星 抗組織胺還有第三代?

每個人這一生一定使用過「抗組織胺」,但有些族群一聽到得服用抗組織胺卻會感到焦慮,這是為什麼? 抗組織胺的作用為何? 專業臨床藥師帶你一起來了解。

日期:2022-10-05

健康

6歲童發燒3天,流感、新冠全中...「免疫負債」呼吸道病毒恐反撲?王必勝:口罩沒戴好更嚴重

衛福部正式宣布,10/13起將放寬入境人員免居家檢疫,改採0+7天的自主防疫。在疫情肆虐和政令宣導下,台灣民眾都已習慣戴口罩和帶酒精出門,這也讓國內流感疫情沒有盛行。此現象卻讓醫師擔憂,冬天恐出現「免疫負債(Immunity debt)」危機,形成新冠肺炎、流感,以及其他病毒多重流行狀況。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提出示警,一旦流感病毒爆發,恐提高感染機會,甚至引發兒童、老人及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出現重症危機。對於醫師擔憂冬天9成機率呼吸道疾病將大流行一事,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9/30)日回應,呼吸道疾病與口罩有無戴好有關,因此國內口罩解封的時程會晚一點,「因為口罩若沒有嚴謹戴,呼吸道疾病就可能會比較嚴重。」

日期:2022-09-30

全台防疫報導

BA.5疫情高峰要來了!只剩2週平靜的日子...最高單日6萬例 羅一鈞示警「6大常見症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8/15)日在記者會中表示,BA.5確診案例有逐漸增多的趨勢,推估國內疫情「只剩2週平靜的日子」;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8/16)日再度提醒國人, BA.5傳染力比先前BA.2再高2~3成,倘若身體出現6種類似感冒症狀,一定要留意。

日期:2022-08-16

健康

19天超過300人熱到送醫!住頂樓、馬拉松多人中暑 9大中暑危險因素:睡不好也是關鍵

編按:全台熱到爆,據氣象局網站,今天截至下午4時,最高溫為花蓮縣玉里40.7℃,其次為花蓮縣卓溪40.3℃,台北市社子則為38.6℃。高溫前10名皆達37.7℃以上,包含花蓮、台北、新北、桃園等地。而這樣的天氣預計會持續到下週一。據衛福部統計,光是7/1~7/19已有367人次熱到送醫,比去(2021)年同期多出逾100人次。而最常出現中暑的,就是參加馬拉松等戶外運動的民眾,過去曾有一場馬拉松超過10人中暑送醫,甚至還有一名住頂樓的70多歲男性,因為不開窗、不開冷氣,熱到高燒41度意識不清送醫。或許很多人可能認為,熱愛運動或本身是運動員的人,對於保健知識較豐富,但即便如此,有些人對熱傷害的觀念,還是模糊的,影響排汗的順暢與否,是造成熱傷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原刊登時間:2015/6/2 更新時間:2022/7/21)

日期:2022-07-21

全台防疫報導

國內首例BA.5社區個案!20多歲女5月曾確診今「重複感染」 羅一鈞曝重症機率、傳染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15)公布國內新增25,310例,分別為25,223例本土個案及8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4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檢驗出1例Omicron BA.5本土社區感染個案,指揮中心已啟動相關疫調、接觸者採檢及加強監測作為。

日期:2022-07-15

全台防疫報導

BA.4、BA.5再增2本土確診!陳時中將卸任「指揮官誰來當?」 莊人祥:相信行政院的安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11)日公布國內1萬9051例本土個案及8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6例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再新增2例BA.4及BA.5 Omicron亞型變異株本土確定病例,發言人莊人祥強調,會持續以2政策防堵國門。此外,隨著陳時中將投入台北市長選戰,指揮中心指揮官一職如何安排,莊人祥也一併說明。

日期: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