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海洋產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海洋產業共有20項結果
國際總經

俄烏戰每月消耗6萬架無人機、中國零組件已近乎絕跡…台灣無人機國家隊,要如何打入國際供應鏈?

美中對峙持續加劇,美國逐步將更多中國科技廠列入黑名單,力求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能排除「紅色供應鏈」,其中也包括中國無人機大廠大疆,且俄烏戰爭開打後,更彰顯無人機軍用價值,讓各國加速發展無人機產業的進程。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於周日(5/26)播出的節目《數字台灣》上,邀請翁章梁、羅正方暢談無人機產業議題,謝在開場便指出嘉義縣從農工大縣破繭而出,且嘉義縣無人機產業聚落,如今也正在鋪陳並開始發威。嘉義縣長翁章梁透露,自前總統蔡英文宣示無人機國家隊以後,無人機產業量能近2年便開始快速集結到嘉義;爾後賴總統於就職演說也提及無人機,前後任閣揆也允諾他要將台灣打造為亞洲「無人機供應鏈製造中心」。無人機國家隊要角之一的經緯航太創辦人羅正方透露,烏克蘭戰場目前每個月要消耗6萬台無人機,全球亟需大量零組件,而無人機產業聚落正以嘉義為中心在台灣放大、成形,而台灣也正成為國際「民主大聯盟」的無人機供應鏈最重要來源。

日期:2024-05-27

政治社會

520就職演說5300字全文/賴清德喊話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釋善意「可從重啟雙邊對等觀光做起」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週一(5/20)上午宣誓就職,賴清德於就職演說中,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為題,向中國釋出善意。他指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賴清德也向國人喊話,「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在中國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賴清德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日期:2024-05-20

政治社會

原來台灣真的不孤單!為何英美幫忙我國造潛艦 英國對台潛艦技術出口 更飆67億元新高?

上周四(9/28)正式露面的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艦,是歷經30年前人累積、近七年的努力,才終於出現在國人面前。或許同樣重要的是,身為潛艦技術後進國的台灣,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做出首艦,在台船等相關單位的努力之外,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南韓、印度及西班牙等七國的潛艦裝備、零組件及人才,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不僅如此,英國政府對台灣放行的潛艦相關管制技術出口金額,2022年光是前九個月就達到1億6700萬英鎊(近67億台幣),比之前六年總和還要高!為何這些國家在中國壓力下,仍願意低調幫助我國打造對抗中國海上軍力威脅的重要法寶?或許故事要從2016年底說起。

日期:2023-10-03

科技

海洋委員會攜手金屬中心 辦理「APEC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研習營」

海洋佔地球面積約70%,多年來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廢棄物,在沒有妥善處理的情況下流向海洋,成為我們所熟知的「海洋廢棄物」。為從源頭遏止海洋廢棄物的產生,並尋找海廢應用市場的新潛能,海洋委員會委託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於2023年09月20日假國立中山大學舉辦「APEC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研習營」,分別討論海洋廢棄物在技術面、社區面與跨區合作的各式解決方案,期待透過國際交流,共創海廢新商機。

日期:2023-09-25

傳產

漁獲量少近6成、魚種消失逾7成⋯海洋保護區無「法」管:企業以行動護海保地球,應加速海保法!

在422世界地球日前夕,《今周刊》1374期針對全臺灣海洋保護區現況展開調查,發現臺灣雖已設立47個海洋保護區,但因長期缺乏監管人員,再加上法源分散,變成權責混亂的多頭馬車管理,讓保護區淪為「紙上公園」。根據中研院長期監測結果,臺灣北部海域魚種近15年內,已從142種銳減至37種,相當於逾7成魚種消失,而沿海與近海漁獲量也下跌超過50%。

日期:2023-04-20

政治社會

世界地球日深度報導》漁獲量40年少近6成 台灣海洋保護區 求救中!

今年,海生館和綠色和平啟動了調查。他們赫然發現,市場上賣的魚,每隻幾乎都「尚未成年」,魚變少又變小。國際已有共識推動「海洋保護區」,這是資源永續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台灣的海洋保護區現狀又如何?

日期:2023-04-19

政治社會

管碧玲談海洋事務「三安、四海」:短時間內推動業務,最重要的是立法 籲落實「海洋汙染防治」管制

僑務委員會系列直播「熊『青』的聲音」,每集會邀請不同的中央機關部會首長出席,讓全球僑胞認識臺灣各部會的業務及發展現況。第二集邀請到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與委員長徐佳青一同對談,剖析推動海洋事務發展及宣導保育海洋的重要性。當天兩人都穿紅衣現身,響應「為女著紅 Go Red for Women」活動,呼籲全球女性注重貧血與心血管健康。

日期:2023-03-15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74期︱2022-2023年檢討與展望(六)—敦陽科、揚博、鉅邁、台肥

這一期我們對存股池追蹤的敦陽科、揚博、鉅邁與台肥四檔個股進行檢討與展望。其中,敦陽科是存股池追蹤近兩年來的個股中,報酬率表現第二好的標的。敦陽科模式特別發人深省。

日期:2023-01-09

科技

創新智匯 永續未來

氣候變遷威脅加劇,野火旱澇齊發,越是挑戰,越要創新,匯聚跨領域才智,工研院第十一屆院士,用創新寫下淨零願景,以遠見預視永續未來。

日期:2022-11-17

科技

台亞風能參與2022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秉持「在地共好」精神,台亞風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台北. 「2022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於10月19至21日止在南港展覽館一館熱烈開展,台灣唯一全本土的離岸風電開發團隊台亞風能首次參展,位於K0531展區,以「DO GOOD 台灣在地共好」為主軸,在社區、教育與產業三大面向挹注資源,以實際行動回饋地方鄉鎮建設、進行本土人才培植與傾全力支持在地產業轉型三方面,以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日期: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