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消費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消費國共有103項結果
科技

永豐餘學院成立大會暨永續循環科技高峰會 復興醣經濟時代 永豐餘學院建構共榮平台

永豐餘舉辦「永豐餘學院」成立大會暨永續循環科技高峰會,面對過度依賴化石燃料、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極端氣候的各種衝擊,走過近百年歷史的永豐餘企業,特成立「永豐餘學院」,以「醣」經濟為核心,建立一個科學、技術和產業共榮共好的平台,以Low carbon(低碳)、Low energy(低耗能)、De-fossil(去石化)三大目標,致力於能源、材料和數位三大領域的研究開發與創新。並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學術機構和產業,透過跨國、跨界、跨產業的交流與合作,攜手共同為氣候和環境的挑戰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

日期:2021-12-14

保險

瑞典人「幸福的理財儀式」 只訂每週1天「糖果日」讓孩子輕鬆學理財

前兩周小花平台《心靈補湯》專題:「『世界哈囉日』別忘了一句簡單問候、拉近人際間的心理距離!」一文中提到,每年11月節日除了一般為人所熟知的「光棍節」(11月11日)和「感恩節」(11月25日)外,還有許多新奇有趣但較不為人知的節日,本周小花平台《專題報導》想與讀者分享在每年11月3日的「世界糖果日」,你可能感到很驚奇「吃糖果還有特別的紀念日啊?」是的,就是一個這麼可愛的節日,甚至在瑞典早在70年前訂有「周六糖果日」,規定不論大人或是孩子只能在星期六才能吃糖果,儘管沒有明文規定,也不是什麼古老的歷史傳說,卻被奉行為一種幸福的儀式,尤其令人驚奇的是,透過這個節日,竟可以讓孩子學會理財,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一起來看看!

日期:2021-12-05

房地產

房市崩盤出現前兆?專家揭「30年往事」曝關鍵 若再次崩潰台灣恐承受1後果

台灣房價宛如「失速列車」,每年都以驚人速度向上漲,這也讓中央政府不得不出手,開始規劃「囤房稅」打炒房。在房價居高不下的狀況下,連房租也創下新高,加上少子化問題仍未解決,民眾幾乎被生活壓力成本逼得喘不過氣。不少民眾認為,房市崩盤已慢慢出現前兆,倘若台灣房市真的崩潰,是否會如同當年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房市長期低迷,並陷入失落的30年?對此,有房產專家認為,這幾年應該「暫時不會」,但有一個大前提……

日期:2021-11-25

每日盤前日報、盤後影片

【股科大夫容逸燊】每日盤前日報、盤後影片112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24

科技

許文龍的奇美集團,9年後重返電子榮耀!一塊廢塑膠,讓它躋身6大PC品牌第一階供應商

你知道嗎?星巴克咖啡廳裡,堪稱「曝光度」最高的筆記型電腦——蘋果MacBook Air,它那充滿簡約風格的金屬外殼,現在全部是用再生金屬打造;如果你打開它的機身內部,會看到有7個零件是用再生塑膠生產。此時此刻,你我用過的舊手機、舊電視、甚至丟棄的飲料罐,都可能變成蘋果、戴爾、宏碁專賣店裡的筆電,這個「用垃圾造筆電」的時代,已然降臨在你我的生活中。

日期:2021-10-13

債券基金

天然資源受黃金、礦業拖累 傳統能源脫穎而出 逮住「能源荒」獲利機會 基金挑選有門道

近期由中國引起的能源與原物料短缺,使大宗商品價格狂飆,也讓相關類股股價在大盤普遍下跌下,逆勢上漲。但境內外能源與原物料相關基金,卻因為主要投資產業的不同,報酬率也出現極大差異。

日期:2021-10-07

理財

中國的脫碳目標不會在短期內削弱大宗商品需求

隨著中國轉型至碳中和經濟,脫碳措施可望創造投資機會。PIMCO(品浩)認為短期內,煤炭、鋼鐵或其他基本金屬等上游產業,可望受益於產出物價格飆升;中期來說,個別大宗商品的需求將增加,鋁和銅等基本金屬,廣泛應用於可再生能源系統、製造混合動力和全電動汽車;長遠來看,不利於煤炭和石油企業,但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電力輸配相關的產業,將受惠於政府大力支持和經濟轉型。

日期:2021-08-11

台股

景氣旺到不行 股市還會一直漲不停?郭恭克:樂觀之餘 記得做好這些準備

台股上市櫃公司3月營收總額3.363兆元,年增率達24.98%;前3月合計營收總額達9.315兆元,年增率達25.5%;3月單月營收創新高家數達173家,創2014年12月以來新高。

日期:2021-04-22

股債前線

別錯過進場佈局!中元、中秋帶動內需消費 這「15檔」食品股旺到明年春節

農曆7月有中元節、農曆8月有中秋節,直到過年前都是台灣食品內需股的旺季。趁著這段時間,有哪些值得進場布局的食品內需股?

日期:2020-09-02

焦點新聞

「內循環」是什麼?為何會成為A股上漲的新故事?這5點全解讀

「經濟內循環」最近在投資界成為一個最火的名詞,各路經濟專家、報紙媒體紛紛作出解讀。「內循環」作為國家的頂層指引,不能簡單理解為是應對周邊堵截下的內斂收縮,而是政府在籌畫更深層次的改革,未來可能對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有著巨大的影響。

日期: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