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消費性電子產品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消費性電子產品共有302項結果
科技

台股市值二哥搶博通生意 欲攻台廠遲未打下的山頭 悄攻8年 資料中心能成聯發科祕密武器?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台灣IC設計廠一直擁有高度競爭力,但一到資料中心市場,因要求高穩定度、長驗證期,使伺服器產業幾乎沒有採用台廠的想法。不過在默默布局八年後,聯發科在資料中心領域如今也迎來初步成績。

日期:2021-05-19

台股

鋼鐵業為何變得活跳跳? 中鋼董座分析3大因素撐起產業基本面

根據《財訊》報導,台股在大盤在4月中旬收盤站上1萬7千點大關,其中以個股成交量觀察,最夯熱門股已經換人坐,護國神山台積電退位,股價打底多年的中鋼成為台股上攻的最大功臣。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日前指出,中鋼的表現大幅躍進,主要由於這一次歐美需求帶動鋼價上漲,高鋼價時代已經來臨,他看好至少會維持到第三季。

日期:2021-04-26

理財

全球晶片短缺:誰是贏家、 誰是輸家?

PIMCO(品浩)指出,半導體產業將進入超級循環週期,晶片短缺將進一步影響半導體製造模式與通膨走勢。隨著全球科技支出持續增加,將帶動半導體產業的成長率。然而,儘管半導體產業蘊含投資機會,在PIMCO,我們仍建議投資人仍須關注部分主要風險。

日期:2021-04-21

科技

別只看台積電! DRAM嚴重供不應求 「產能將吃緊一整年」 南亞科、華邦電等台廠大利多

AI、物聯網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對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需求大增,加上全球大廠逐漸退出利基型DRAM市場,對台廠無非是一大利多。

日期:2021-04-14

科技

捷揚航電》從不懂衛星為何物 到通透航太工業電腦 門外漢老總 打進南美商用衛星奮鬥記

飛向太空一直是人類的夢想,隨著國外不少商用衛星公司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摩根士丹利預估,今年太空產業創造的營收約3950億美元(約11.3兆元新台幣)。台灣也有太空中心、各地大學躍躍一試。 另外,在科技、半導體領域見長的台灣新創,也紛紛以不輸國外的技術搶占市場,有望在其中分一杯羹。

日期:2021-04-07

台股

連續發放股利15年、殖利率5%起跳!全國電(6281)還適合存股嗎?這3個價位是關鍵

疫情讓實體通路業績飽受衝擊,全國電(6281)卻絲毫不受影響,業績維持成長步調,到底做了甚麼努力,讓業績能突破疫情帶來的困境持續向上躍進呢?

日期:2021-02-25

國際總經

德州冷爆又大停電!恐使晶片荒加劇…拜登政府努力找解方 台灣半導體產業可望受惠?

低溫風暴侵襲美國,向來溫暖的德州,氣溫竟降至零下18度,猶如陷入「冰封」,創該州30多年來最低溫紀錄,截至目前為止,當地仍有超過32萬居民,處於無電可用的窘境。

日期:2021-02-19

科技

對iPhone訂單斷捨離!可成拚轉型3大方向曝光:5G、汽車、醫療

台灣金屬機殼大廠可成2020年正式將以iPhone機殼為主的中國泰州廠售予中國玻璃蓋板大廠藍思科技後,正式進入轉型期。不過可成今年除了筆電、平板機殼本業報喜外,未來5G、汽車、醫療3大方向也已經獲得初步成果,預計在3~5年內正式開花結果。

日期:2021-02-03

傳產

愈來愈不甜的蘋果滋味!和碩左手「啃蘋果」,右手想加入「電動車」戰局

全球第2大iPhone代工廠和碩,除了加速遷廠、更與對手兼客戶立訊合作。面對愈來愈不甜的蘋果滋味,和碩選擇打開車用市場,尋求下一個成長曲線。

日期:2021-02-03

科技

30年前台積電到西門子尋求技轉被趕出來,如今德國部長致函台灣供貨車用晶片…..張忠謀當初說的那句話果真應驗了!

全球車用晶片缺貨,包括美、德、日等汽車大國都致函台灣政府,希望包括台灣的晶片廠增產因應。經濟部長王美花昨日(27)邀請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公司舉行午餐會,會中也達成一個共識及三個方法,希望解決全球汽車供應鏈中關鍵車用晶片不足的問題。

日期: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