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渴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渴求共有154項結果
品味收藏

不賣書只交換!關西老街百年老厝作書店:每本書都是顆種子,不該只在某個人的書架上渡過一生

2021年底的樹梅董事會上,當時還不知會有多困難的我說:「我們來辦一個獎,讓更多人知道台灣有這麼多這麼棒的獨立書店……我們來尋找獨立書店之美!」雖然是一個靈光閃爍,但尋找獨立書店之美是很認真的,因為樹梅基金成立以來就一直在美學上下功夫,特別是「台灣美學」。我們在台灣成長,但總是很容易就被國外的美所吸引,花了大把時間與金錢出外尋找他鄉之美。不過確實也是拜疫情之賜,我們開始有更多的時間望向自己這片土地。 在台灣有超過300家獨立書店,許多美好的書店故事,不斷地在角落發生,每一家都值得我們關注與支持。尋找獨立書店之美,當然不僅止於外在的美,看得到的美。更多的是人情與知識相融的美好,書店與土地相呼應的美好。基金會期望能從美學的角度向外擴展,因為每一家獨立書店都承載著一個地區的美學與經營者的角度,就是這些不同的面相才構成台灣這條獨特的文化風景線。文:劉鋆 / 樹梅⽂化藝術基⾦會 執⾏長

日期:2023-04-14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309期︱留意美國就業市場的反轉!兼論貝佛里奇曲線效應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二月份職缺數跌破1000萬個,來至近兩年的低點,火熱的就業市場有降溫之勢,本周三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跌破3.4%。我們建議此時需留意就業市場的反轉跡象。

日期:2023-04-05

理財

30多歲負債千萬一度想跳河自盡...一個閱讀障礙的貧窮女工,研究千位富人得出致富秘法,翻身資產破億有錢人

國際連鎖壽司企業Kelly Deli 的總裁崔凱莉,在2020年英國財富排名比伊莉莎白女王和貝克漢還高!現在她回顧人生,感恩回饋她成功的秘密。出生在地方貧困農家,16歲白天當女工,晚上讀夜校。經歷無法正常閱讀的生活以及事業失敗留下10億韓元的債務,這樣的她有什麼希望呢? 很長一段時間她一度覺得自己還不如死了好。但幾年後,她成為全球企業總裁,創造了6千個工作職缺,擁有來自世界13個國家的30多個商業和分公司的企業。曾負債10億韓元(約合台幣2300萬),甚至想跳巴黎塞納河自盡的她,是如何逆轉人生變成英國前0.1%的富豪呢? 「想要成為富翁,就要領悟富翁的想法。」從匱乏的想法到富足的想法,徹底改變財富的流向! 崔凱莉下定決心學習富人的共同思維方式,並且完全體會他們的想法。她相信,如果按照有錢人的做法去做,她自己也能做到。在短短的5年裡擁有了工作一百年也賺不到的巨大財富,讓她實現這個目標的正是財富(Wealth)的想法(Thinking)。

日期:2023-03-17

生活消費

祖克柏身家破兆卻常年只穿黑T恤、牛仔褲...6名人案例告訴你:人生往往需要「減法」而不是「加法」

大眾普遍認為物質主義、消費主義能讓自己快樂,比如擁有更多的金錢、不動產、地位、衣物、飾品、汽車、讚、關注……但是不斷滿足人的內在需求,並不能線性地增加內在幸福的程度,相反地,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刺激了人的欲望,讓內在更加焦慮不安。

日期:2023-03-08

個人成長

一句「妳不是我媽媽」,外商女副總拋下年薪600萬毅然辭職:孩子不要我,賺錢還有什麼意義...

600萬年薪,一個驚人的數字,換算一下,相當於月收50萬,緹娜姊做一個月,是別人做一年的薪水。(原文刊載於2017/10/25,更新時間為2023/2/25)

日期:2023-02-25

科技

為何馬斯克常賭上身家,極其冒險投入外界唱衰的不可能想法?最懂馬斯克的權威作家娓娓道來

事業版圖極度斜槓,卻總能成功地以小搏大,敢於、也樂於擁抱旁人不願承受的風險,就是馬斯克屢屢挑戰不可能的關鍵心態。

日期:2023-02-22

生活消費

別再說「吃苦當吃補」...外食購物起漲、荷包急速消風 台灣躺平族怒吼:為什麼要吃苦?吃苦就是在吃土

根據《財訊》報導,民眾經歷了近3年疫情的洗禮,消費形態與以往有很大改變;2022年再加上通貨膨脹影響,消費者無不勒緊褲腰,但遇到心愛的事物,仍不吝支出。

日期:2023-02-06

職場

病榻前凝望父親 「殘忍的是我沒問過他的一生!」 台北書展小說首獎賴香吟 記白色恐怖下被取消的人生

賴香吟新作《白色畫像》獲得二○二三年台北國際書展小說獎首獎。所謂的「白色」,是政治整肅的恐懼、是民間記憶的留白,但賴香吟沒有要歌頌受難者的犧牲、控訴加害者的罪狀,小說家關心的是平凡之人如何活過一生。

日期:2023-02-01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263期︱技術分析抓股價轉強股—以健鼎、群光、神基為例

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是涇渭分明的兩套評價理論體系,長久以來兩派人馬互看不順眼,甚至互相攻訐批評。儘管《存股助理電子報》是以基本面分析為中心思想的媒體,但我們認為只要掌握好主客之分,兩者是可以相輔相成、截長補短的。

日期:2022-12-19

科技

離岸風電唯一純台灣隊 逆風下仍看好區塊開發

在今年離岸風電第三期區塊開發的首期競標中,知名外商出乎意料放棄投標,引起不少市場揣測。相對之下,作為本土開發商生力軍的台亞風能,不僅如期首度參與競標,更堅持以本土團隊深耕在地。究竟他們如何看待台灣離岸風電前景?對未來又握有什麼樣的優勢?

日期: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