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無線通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無線通信共有19項結果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241期︱中信關鍵半導體ETF納入存股池

我們在中信關鍵半導體ETF(00891)從前波高點下跌45%之際,將其納入存股池追蹤,主要基於3個理由。

日期:2022-10-28

科技

華碩攜手聯發科推電競手機!副總裁林宗樑樂觀:銷量能成長5成以上

華碩身為台灣碩果僅存、仍然投資手機事業的筆電大廠,19日舉辦旗下玩家共和國(ROG)的電競手機ROG Phone 6D Ultimate 新機發表會,並且喊出今年電競手機銷量要成長五成的樂觀目標。

日期:2022-09-19

科技

「若大家肯定台積電可以擴14個廠,周邊IC會有多少成長!」 為何力積電認為,供過於求只是市場雜音?

晶圓代工業者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認為,所謂半導體成熟製程恐供過於求的說法大有問題,因為電源管理IC及車用晶片依然供不應求,力積電現有產能至少到2023年底都是滿載。其次,預計2023年中開始量產的銅鑼新廠,產能都已經被客戶包下來,因此力積電看不出來有成熟製程供過於求的問題。總經理謝再居則指出,據傳台積電未來幾年有14座晶圓廠要擴產,「如果大家肯定台積電可以擴14個廠」,台積先進製程又主要生產各類處理器,「周邊IC會有多少成長!」

日期:2022-04-26

台股

連續21年配發股利!遠傳(4904)股價逼近3月低點,現在適合存嗎?艾蜜莉:我心中的便宜價是...

2020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者改變習慣減少外出購物,電信業者趁勢搭上這波電商通路列車,今天就來瞭解電信三雄之一遠傳(4904),在積極佈局5G網路建置下,深耕雲端、資安、「大人物」帶動新經濟業務,連結全省的通路提供使用戶多元化的服務,然而隨著5G手機戰開打,遠傳(4904)如何能在業界中持續領先,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原文發表於10/18)

日期:2020-11-13

科技

美國密謀4大絕招抵制華為!全球5G大決裂 台廠搶賺夾縫財

美中科技戰正式開打,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建立5G美國國家隊,架空對手華為,美中各擁有一套5G系統將成為新常態。這場大戰,將催生新的技術,也將重繪全球科技與財富版圖。處在兩強對抗下的台灣5G供應鏈,又該要如何在這個夾縫中尋找新商機?

日期:2020-03-15

科技

最懂鴻海分析師:科技股看這三檔就好 5G將帶旺台股兩年 惟中長期變數要小心

更新日期:2019/12/12更新內容:台積電昨(11)日股價以319元作收,市值達8.25兆元,皆創下歷史新高,今日一開盤又漲至325元,市值來到8.42兆元,雙雙再破紀錄,而截至上午10點50分,台積電今日最高股價為334.5元。-----(以下為原文)

日期:2019-12-11

科技

併購天王陳泰銘再出手!砸500億元吃美商 原因這五個

有併購天王外號的被動元件龍頭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又出手了,國巨今(12)日宣布將以16.4億美元(相當於500億元台幣),全資收購美國高階電子零組件大廠基美(Kemet)。未來基美將成為國巨的全資子公司,雙方合併營收上看30億美元(約900億元台幣),並將使得國巨與基美成為被動元件產業的領導廠商。

日期:2019-11-12

ETF

國巨斥547億元收購美廠KEMET!每股交易金額27.2美元 溢價約18%

國巨(2327-TW) 今(12)日宣布,擬以總價18億美元(約新台幣547億元),收購美系被動元件業者 KEMET(基美)100%股權,每股交易金額27.2美元,較KEMET周一收盤價23.02美元,溢價約18%,預計明年下半年完成交易,KEMET將自美股下市。

日期:2019-11-12

科技

台積電回應美國軍方關切!「短期不會赴美設廠」 首次揭露軍用晶片保密解方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31)日首次回應美國政府希望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消息,他表示要這麼做很難,「短期內不會在美國設廠」,現階段也不考慮在美國併購任何廠商。他也首次透露,台積電正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共同研究追蹤晶片所在地的新技術,「一打開就知道到哪裡去了」,希望可因應美國客戶對於國家安全用途晶片的顧慮。

日期:2019-10-31

科技線上

傳美國再洽台積電設廠 為何背後是軍方使力? 故事要從15年前說起

紐約時報25日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美國國防部擔憂美中貿易戰若持續下去、甚至升高,未來恐不利美國持續取得需要先進半導體製程的軍事用途晶片,因為16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產能,大多都不在美國本土,因此美國政府持續與多家半導體業者洽談在美國設廠,包括台積電在內。 若消息屬實,台積電赴美設廠議題可能已超越商業經營面的考量,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紐時訪問時強調,在美國建廠一大問題在於資金,因為在美國經營晶圓廠的成本高於台灣。他正衡量赴美建廠的利弊得失,只是目前距離定論還為時過早。

日期: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