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共有10000項結果
美食旅遊

台北旅展開跑!飛韓國機票免3000,不用2萬元遊日本…250家業者優惠爆棚,好康一次看

2024 TTE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台北旅展)週五(5/31)登場!主辦單位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駱炫宏表示,這次旅展共有海內外250家業者參加、規模為近800格展位、預估吸引30萬人潮、創造及億元商機。這次是歷年最盛大的觀光博覽會,總統賴清德更親自出席開幕活動,以行動力挺觀光產業。

日期:2024-05-31

勞保勞退

提前退休「勞保老年年金被打8折」不划算?一定要滿65歲才領嗎?試算「這年齡」請領賺更多

勞保老年年金究竟要怎麼領才能領最多、最划算?提早領、還是晚領好?由於目前勞保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為65歲(民國51年次後出生),不少民眾擔心若是提前領,勞保年金會被打8折覺得虧到了;然而,事實上「60歲總領金額還略超過65歲總領金額一些,提早領反而划算」,專家也指出,「如果家族平均壽命約在80歲,不妨提前領,因為即使領的年金打折,但總額還是划算。」

日期:2024-05-31

職場

「我都只看到不完美」黃仁勳有多龜毛?前員工爆:寫email絕不能超過6行…為何他們吃飯被監視也甘願?

輝達股價飆升,有人將輝達喻為「全村的希望」,不僅僅是台灣,連全球股市都得看它的臉色。輝達之所以成功,和其有特殊管理風格的創辦人黃仁勳有非常大的關聯。有前員工用黃仁勳對email的要求用4個字形容「TL;DR」,透露即使是黃仁勳自己寫的email郵件,通常也不會超過6行。

日期:2024-05-31

傳產

嚴陳莉蓮高喊「再來一輛國產電車」!MG全新電動車「MG4」6/13亮相,訂價策略藏玄機?

中華車(2204)召開股東會,中華汽車董事長嚴陳莉蓮宣布,MG品牌將推出全新電動車款,正是6/13將發表上市的掀背電動車MG4,由於這是繼納智捷n7後,第2輛國產電動乘用車,因此定價策略格外受矚目。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表明,MG4上市以後,市場一定會叫好,不過,由於台灣對於電動車仍有疑慮,因此首月銷量目標僅設250輛。對於全年銷量目標,中華車認為內銷可達6.6萬輛,較去年成長26%。

日期:2024-05-31

科技

【法說報佳音】豐華生技益生菌事業2024營收估破5億元 繼澳優乳業後 晟德重押大健康領域

【2024年5月31日,台北訊】晟德子公司豐華生技於31日參加華南永昌舉辦的企業論壇,這是自2019年暫緩興櫃公發、並於2024年完成私有化後,首次與投資人見面。近年來,因地緣政治因素,豐華將重心從中國轉向全球,致力於以高品質菌粉、多元產品組合及精良製程,為全球頂尖營養品公司提供一站式益生菌解決方案。

日期:2024-05-31

ETF

高股息ETF新上檔這麼多,為何獨鍾00878?波動低、填息快...達人:存股族最愛這樣賺

現在台股已經有21檔高股息的ETF,有15檔是近兩年才剛剛發行,實在是非常非常誇張啊!網友就說:「是不是舊的就不用看,就不能存了?」、「那舊的要怎麼辦?」請大家放心,我覺得舊的還是可以存...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非常多人持有的00878。

日期:2024-05-31

國際總經

中國經濟蕭條有多嚴重?這公司一口氣狠砍29萬人,「一紙新政策」正職變臨時工,高層卻默默加薪爆民怨

根據X 帳號「德潤傳媒」轉發的消息,有 30 萬員工的中國武鋼集團疑似裁員 29 萬人,公司的「一紙新政策」讓正式員工通通轉為「臨時協力工」,工作幾十年的老員工也難逃被裁的惡運,但在這場裁員風波中,管理階層卻默默的加了薪,引爆民怨,究竟是為了改革還是自肥 ?

日期:2024-05-31

科技

鴻海AI伺服器將成為下一個兆元事業!劉揚偉:去年整體伺服器營收衝1兆台幣,AI伺服器就貢獻3000億 今年可望再增四成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於周五(31日)上午舉行的股東會中表示,在2023年全集團達到6兆台幣的總營收中,手機相關、伺服器及零組件,都已經各自是營收達到兆元台幣的重要事業,而隨著AI伺服器業務的強勁動能,光是這塊事業本身就可能成長為鴻海的兆元事業。劉揚偉也預告,下周將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宣布與輝達(Nvidia)的全新合作案,請所有股東拭目以待。

日期:2024-05-31

ETF

00878、00713、0056...高息ETF能領「高息」多久?40歲數學老師年領百萬,2步驟教算股息

高股息ETF還能配多少?大家都愛高股息ETF,連我也入坑了。當然投入之前要先做好功課,這樣的年化殖利率可以維持多久?

日期:2024-05-31

政治社會

中國又來!ECFA「134項產品」中止關稅減讓…全面化會拖垮經濟?謝金河:台灣要在有魚的地方釣魚

繼去年12月中國以台灣違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規定宣布今年元旦起,對原產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協定稅率後,中國周五(5/31)再出手宣布中止ECFA「134個產品」關稅減讓。不少人會擔憂,ECFA終止將拖垮台灣經濟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說,完全不會!他說,從健全貿易布局的角度來看,台灣與中國的貿易占比一直下降,對美國與東協的比重快速上升。台灣對美國的順差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來自東協接單更超越中國。換言之,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台灣分散全球市場的努力已奏效。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則是表態,依照總統賴清德政策會維持兩岸穩定,會維持穩定對中貿易,但也會持續分散市場、降低對陸貿易依存,強化台灣經濟韌性。

日期: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