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現增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現增案共有32項結果
傳產

材料-KY現增案被中國證監會退回,股價2天跌快1成!公司親解「問題在這裡」

材料-KY (4763)公告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經中國證監會回覆備案申請予以退回,周一(5/6)受此利空影響,股價開低走低,終場下跌42元或5.29%,收在752元。

日期:2024-05-06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479期︱超豐、劍麟、麗豐KY第一季財報評析︱股池更新

進入第1季財報的密集公佈期,我們會隨著第一季獲利數字,對2024年全年獲利期望值與2025年配息預估值進行動態調整。這是一項非常繁雜又疲累的工作,但是,唯有這樣做,才是資金不豐的小資族藉由股票投資,邁向翻身的唯一正途。

日期:2024-05-06

科技

和碩旗下昆山世碩現增,引進中國紅鏈「立訊」拿下實質控制權!為何童子賢要這樣做?

電子代工大廠和碩(4938)週四(12/28)拋出震撼彈,決議旗下全資子公司「昆山世碩」為優化業務,擬透過現金增資的方式,將註冊資本額增加人民幣21.08億元(約91.1億元新台幣),並全數供策略投資人立訊旗下「立臻精密製造」認購。和碩集團對世碩的持股比例將由100%降至37.5%,世碩的實質控制權將變為立訊掌握。

日期:2023-12-28

理財

選股策略〉重電、散熱、能源…供應鏈商機想像空間大 熱門氫能概念股續航力總盤點

(今周刊1388)氫能的商機究竟有多大?高盛喊出一兆美元,而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預測,從氫能的生產到儲存、運輸和應用等環節,至二○五○年全球氫能供應鏈市場商機更將超過兩兆美元,相關個股也被賦予長線趨勢的想像空間。

日期:2023-07-26

台股

星宇套牢該認賠?達人解析興櫃兩大航空股:「星宇還有一次上漲機會」2原因不用怕短套

最近這兩年航運股真的可以說是市場上面關注的焦點呀!先是2021年的貨櫃三雄,再來就是最近大家熱烈討論的航空新(興)貴(櫃),星宇航空(2646)以及台灣虎航(6757)。

日期:2023-02-23

傳產

坐星宇「海盜船」不甘心,一夜3千人組自救會!公司聲明「張國煒1張都沒賣」:請用合理價理性買

星宇航空(2646)股價連飆6天後,週二(2/21)開高走低爆量下殺,櫃買中心當天晚上宣布,週三起(2/22)的5個交易日,單筆10張或單日30張,要先付全部價金、圈存。這樣的交易方式會和全額交割股一樣,購買時須先向券商繳交全額股款,稱之為「圈存交易」。週三星宇被處置圈存第一天,一開盤直接重挫10元、跌幅超過10%來到32元,距離近日最高點50.5元一比,拉回幅度超過36%,週三收在34.85元,跌幅17%。搭著這波「噴射機」的股民不少,還來不及出場則是變搭「海盜船」,網路上已經出現星宇航空套牢自救會成立,一夜粉絲人數暴增近3000人,網友透露很多散戶都套在40~45元,還有理財粉專虧張國煒是「K割之王」!對此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表示,股價有市場機制,呼籲股民用合理價格、理性購入,至於被櫃買中心列處置股,聶國維說一切照主管機關規定,沒有異議。星宇發出4點聲明:一、董事長張國煒持股逾77%,但一張股票都沒有賣出。二、星宇航空員工申報轉讓股票不是倒貨,股票是員工財產,依法申報、申報後3天才可轉讓完全合法。三、股票市場有市場機制,股價漲跌與星宇航空沒有直接關係,完全由市場機制決定。四、希望股民用合理價格購入、理性購入。(原文刊載於2023/2/21,更新時間為2023/2/22)

日期:2023-02-22

金融

從乏人問津到眾人爭搶!外資進場「國票金現增案」打破三足鼎立 董事改選戰火提前燃起

根據《財訊》報導,10月底國票金辦理成立以來首度現金增資,原本內部人都不看好,沒想到外資卻搶著買剩餘股數,讓原始股東不得不提前布局明年董監改選之戰。

日期:2022-12-20

房地產

想買新屋得再多花400萬!中和預售屋價格衝太快「買氣墜崖式下跌」 專家:餘屋出清潮將至

新北中和區因捷運建設、新興重劃區推案等利多加持,近年房價水漲船高,房市交易熱度也居高不下。不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統計實價資料,今年下半年中和區預售買氣出現大幅萎縮,去年11月、12月預售屋賣出141戶,123戶,但今年7月降至55戶,8月僅30戶,9月26戶,10月至今則僅揭露12筆,預售買氣呈現墜崖式下跌。

日期:2022-12-13

房地產

耗時超過10年,陶朱隱園還沒蓋完!最新進度曝光「造瀑、挖溪、養1米長錦鯉」,威京小沈親揭原因

打造已逾十年的「陶朱隱園」,持續優化公設,最新進度是,先前開挖的庭院小溪,將於農曆年前完工,完工後將放養小魚小蝦、復育螢火蟲等多元物種,另外在九米水瀑下方則會養一米長的錦鯉。

日期:2022-12-13

科技

就怕斷鏈!晶圓代工加速「去中化」,聯電、力積電轉單受惠大…業界樂觀:冷灶要熱起來了

美中晶片戰延燒,國際筆電品牌與車廠擔憂美國擴大打壓大陸半導體製造恐導致晶片斷鏈,近期陸續對成熟製程IC供應商發出通知,要求加速晶圓代工「去中化」,轉至聯電(2303)、力積電等非陸企生產,甚至訂出明年底前非大陸製IC占比要達一定比重,否則不採用。

日期: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