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瑞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瑞銀共有529項結果
國際總經

瑞信員工狂打電話找工作,職位重疊恐爆裁員潮...瑞士政府出手的代價:每位國民得分擔41萬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財務危機暫獲解決,最後由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UBS Group)以30億瑞郎(約新台幣990億)同意出手收購。瑞士政府為了支援此收購案,還提供多達109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59兆元)的資金,作為支持瑞銀合併交易的一部分,瑞士央行更會額外提供10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性貸款援助;也就是說,為了避免瑞信破產,此交易案共獲得209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6.88兆元)的支持。不過,市場還有一大憂心,那就是大裁員可能接踵而至。《金融時報》報導,有大量憂心飯碗不保的瑞信員工在併購消息一出後,已開始聯繫全球各地的求職公司幫忙找工作,一家新加坡招募公司接到約30通瑞信員工的來電,詢問是否有職缺。去年(2022)瑞信才預告將裁員9000人,如今瑞銀與瑞信合併後,集團內員工將超過12萬人,其中可能有多達3分之1的職位重疊,因此外界擔心這波裁員潮的最終裁員人數,可能會是上述數字的數倍。

日期:2023-03-22

理財

政策加持+創新高的存款 中國衝內需火種到位 把握兩會利多 九檔陸股ETF伺機買

受惠中國兩會政策利多、防疫政策鬆綁下,景氣復甦力道強勁,且海外資金持續擴大投資加持,展望未來,陸股將有機會否極泰來,值得留意偏多操作的布局機會。

日期:2023-03-22

金融

瑞信無預警倒下,173億美元債券變廢紙要大家扛!金管會才放行的可可債,為何會變重災區?

瑞士信貸被瑞銀收購,本應成為矽谷銀行倒閉以來,政府對銀行業的一次成功救援,不料卻引爆了另一場全球債市恐慌,市場在憂慮什麼?

日期:2023-03-22

國際總經

看似最安全的工具,往往不會有好下場!瑞信AT1債券「歸零」不是特例,只要繼續升息,還會陸續炸

「我覺得台灣的XX銀行很沒有競爭力,難怪股價一直上不去。」「為什麼說它沒有競爭力?」「太保守了!你看它幾乎沒有創新的金融產品」「保守,沒什麼不好。金融業最後比的就是,誰犯的錯最少!」這段是我和一位前輩閒聊時的對話,那是在2007年大多頭時,是的,就是在08年金融風暴前夕。我一方面覺得市場太瘋狂,一方面覺得台灣的金融業太過保守不爭氣,心中其實是有些迷惑的。而這位金融業前輩我一向尊敬,也常常提出很多很創新的經營思維,常常鼓勵我們要挑戰自我,積極創新。

日期:2023-03-22

金融

這些年追逐的高殖利率債有多慘?瑞信170億美元債券淪壁紙,2500億美元歐銀同級債也受波及

瑞士信貸周日緊急併入瑞士銀行,金融監管機構Finma並下令註銷瑞信應急可轉債(AT1),160億瑞郎(173億美元)的價值瞬間歸零,波及歐銀債券投資人,歐銀同級債市總規模估逾2,500億美元。

日期:2023-03-21

金融

瑞銀收購瑞信後危機能解除?all in就能賺錢的時代已過去,冰山還在融化中「還有未爆的」

瑞信銀行因為接連發生醜聞與交易損失,上周單日出現近百億美元的擠兌潮,讓瑞士央行不得不出面協調,最終期盼以由瑞銀出價32億美元收購瑞信的方式處理,暫時穩住危機。但瑞銀合併瑞信後,危機就能解除嗎?投資人要就此放心可能太過樂觀,因為後續還有多項考驗。

日期:2023-03-20

國際總經

瑞銀990億收購瑞信,代價5千億債券變廢紙!台灣金融業曝險1550億下一步會如何?金管會回應

瑞信(Credit Suisse)財務危機一度掀起全球市場恐慌,為了避免引發系統性危機,在瑞士政府、瑞士央行多方介入搓和下,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UBS Group)最終以30億瑞郎(約新台幣990億)同意出手收購瑞信。雖然瑞信危機解除,不過在這場收購中有一個附帶條件,讓投資人相當不滿,那就是價值160億瑞郎(約新台幣5288億)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被註銷,也就是說,持有人手中的債券瞬間化為壁紙。在這場財務風暴中,不僅債券持有人有所損失,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甚至是瑞士監管機構通通都是輸家。據了解,台灣金融業對瑞信債券曝險1550億,後續台灣金融機構、台股會不會連帶受影響,金管會主委黃天牧3/20受訪回應。

日期:2023-03-20

國際總經

不讓金融壓力鍋爆開!全球6大央行聯手穩市,「出這招」增強美元流動性

由於對金融體系穩定的信心正快速流失,六大央行周日 (19 日) 聯手行動,提高美元互換協議操作的頻率,以增強流動性。

日期:2023-03-20

國際總經

李強稱人口紅利未消失,外資對中國經濟充滿期待...關注5指標,謝金河:這一點才是最大挑戰

今年中國經濟榮枯的幾個指標中國兩會閉幕,習近平順利進入第三個任期,李強也接下李克強的下一棒,李強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也提出看法,包括:實現5%的經濟增長,不輕鬆,但可乘風破浪;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今年要進一步開放;李強特別強調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仍然強勁,還有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愈來愈好,空間愈來愈大!

日期:2023-03-20

國際總經

大到不能倒!瑞銀32億美元收購瑞信,英美同表歡迎…大股東沙國國家銀行笑不出來,被稱最大「盤子」

今周刊編按:大到不能倒!瑞士央行(SNB)3/19宣布,瑞銀確認以30億瑞士法郎(約32.3億美元、991億台幣)收購瑞信,並同意承擔高達50億瑞士法郎(約53.9億美元)損失。在收購的附加條件中,瑞信名義價值160億瑞郎(約172億美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被註記,意即由債券持有人協助承擔成本。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SNB)在去年10月31日以15億美元取得瑞信股權9.9%成為大股東,就在瑞銀第一次從10億美元開始出價時,沙國國家銀行投資的15億美元剩下1億美元,等於半年賠掉94%,被網友戲稱是最大「盤子」。

日期: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