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生物技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生物技術共有158項結果
公投專區

萊豬進口沒在怕》「你吃的豬每3頭有1頭出自這裡」,台灣種豬大王竟是這位53歲宜蘭大叔

2021.12.09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2021年1月起,台灣開放萊豬進口,消費者擔心買到、吃到進口萊豬,以及台灣豬肉因反映成本而喊漲;業者則怕消費者信心受挫,而選擇不買、不吃豬肉衝擊生意……。一家家傳統市場豬肉攤與滿街小吃店,貼上各種台灣豬標章,也有賣場推出「非萊豬」專區搶市,方便消費者一眼辨識豬肉產地。原本擔心萊豬衝擊台灣豬產業,沒想到居然演變成台豬身價水漲船高。之前使用進口豬的業者,都因為標示而改用國產,讓台灣豬業迎來一波成長好機會。

日期:2021-01-06

健康

心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症 與腸道細菌有關 從「腸」護「腦」 養好菌勝過吃補吞藥

腸道菌叢與免疫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等有密切關聯。人如其食,你怎麼吃造就了你,下次吃東西前,記得先想想「肚子裡的腸道菌叢」。

日期:2020-12-23

政治社會

台灣醫護》陳時中率各路英雄對抗病毒 疫情守護者

「連續兩百天無本土案例,台灣讓世界羨慕不已。」二○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彭博》斗大標題,一語道盡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島國,在藍天暖陽下,沒有嚴格封鎖人流,中華職棒總冠軍賽湧進滿場球迷,人潮依舊擠爆百貨周年慶。

日期:2020-12-23

政治社會

《智慧新生態 健康新時代》論壇 臺北後疫情時代 建立與疫情共存的健康新常態

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向上攀升,各國醫療、檢驗與診療體系面臨嚴峻考驗,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9年11月23日舉辦2020臺北後疫情時代《智慧新生態 健康新時代》論壇,邀請產學研專家從政策面、產業面等角度,探討疫苗、快篩工具與通訊診療議題,呼籲大眾共同面對疫情帶來影響與改變,建立與疫情共存的健康新常態。

日期:2020-12-22

政治社會

台灣第三季經濟成長率打趴亞洲三小龍!為何台灣能打破「經濟成長、防疫破孔」的魔咒?

今年全球飽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成長嚴重受挫,反觀台灣因為防疫得宜,國內的經濟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根據最新公布的經濟成長率數據顯示,台灣的成長率在「亞洲四小龍」中名列前茅,更是四個國家中唯一正成長的,徹底打破各國政府目前飽受「經濟成長、防疫破孔;防疫得宜、經濟受創」迷思。

日期:2020-12-16

科技

借疫使力:2021年數位轉型新未來

各國陸續爆發第二波新冠疫情、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美中科技戰,都為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挑戰。工研院日前以「後疫轉型.數位突圍」為主題,探討探討臺灣如何「借疫使力」,創造後疫零接觸經濟商機、美中科技分流新方向、生活型態劇變,及數位轉型與數位商業創新等議題。

日期:2020-12-16

政治社會

臺北後疫情時代「智慧新生態、健康新時代」論壇 邀集產官研專家 共同討論生技醫療防疫策略

新型肺炎(COVID-19)疫情於今(109)年初在全球快速蔓延,至今全球確診病例破千萬,生活與產業皆遭遇到前所未見的衝擊,然而危機也是轉機,特別是臺灣在疫情期間,中央到地方多項超前部署措施,全民齊心合作成功抗疫,廣為世界各國稱道。今年已接近尾聲,全球疫情仍持續升溫,醫療體系在檢疫、治療與照護仍面臨嚴峻考驗,如何建立前瞻性且可實現的防疫模式,維護民眾健康與安全,成為各界關注議題。

日期:2020-11-20

焦點新聞

AZ疫苗出問題 台灣東洋取得德國BNT新冠疫苗授權 政府疫苗政策是否需更具彈性?

近期歐洲藥廠 AstraZeneca(AZ)日前宣布,暫停與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武漢肺炎疫苗「AZD1122」臨床實驗,因有一名受試者出現「無法解釋的疾病」,也因此政府的目前疫苗已轉向「預購」。另外台灣東洋更搶也搶先取得德國BNT的新冠疫疫苗代理權,值此之際,我認為在這個各國政府對於疫苗需求若渴的情況下,政府疫苗政策應考量從單純的扶植本土疫苗研發生產與預購,轉而與國際疫苗大廠攜手合作,採取替國劑疫苗大廠代工策略,確保國人未來有充足的救命疫苗可用。

日期:2020-10-26

科技

科學好好玩─臺灣科普環島列車10/26啟航

科技部推動科普活動點燃學子探索的好奇心

日期: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