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生生不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生生不息共有131項結果
生活消費

一個中國留學生在台灣3年體悟:夜市滿是觀光客,早市才有最真實的台灣味

作者廖小花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目前在世新大學就讀,她在台灣期間,細微觀察到許多台灣溫暖有趣的風土人情。

日期:2019-11-01

科技

「新科技服務業」引領轉型 發展兆元產業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發表《創生態:科技加值 服務匯流》專刊

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以台灣工業與服務業約新台幣30兆元產值估算,未來五年能有3~5%的產值朝新科技服務業發展,將創造新台幣1.5兆元經濟規模的產業升級轉型。為此,工研院將新科技服務業定義為「以人為本」思維,並由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提出年度專刊《創生態:科技加值 服務匯流》,預期「新科技服務業」將扮演引領台灣產業數位轉型重要推手;同時邀集產學研各界專家,針對建構台灣科技服務新生態的市場契機提出見解。

日期:2019-10-28

政治社會

科技部頒發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獲獎女性學者十年最多

科技部今天舉行108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頒獎典禮」,得獎者共45位,其中女性獲獎人數達13位,是10年最高紀錄;科技部長陳良基也親自頒發獎牌,鼓勵及表揚年輕學者在科研的投入與成果。

日期:2019-10-18

教育

澎湖「魚礁救援」有成 海洋生態美景再現

廢棄漁網覆蓋在珊瑚礁上,造成珊瑚白化、海底生物棲地嚴重破壞,是海洋生態浩劫一大殺手。FAO預估每年至少有64萬公噸(佔海洋垃圾10%)的漁具遺失或遺棄到海洋,2018年預估廢棄漁具可達到80萬公噸。為了給漁民創造豐富的海洋資源環境,澎湖縣政府聯合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推動「澎湖縣礁區健康指數調查暨覆網清除計畫」,希望藉此傳遞復育海洋資源、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

日期:2019-10-15

科技

《創生態》再造台灣產業高峰

工研院自2013年起,每年針對未來五年內值得台灣關注的產業與科技重大議題,發表主題研究專刊《IEKTopics》,並由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以下稱產科國際所)主導、提出研究成果及發展政策建言,而今(2019)年主題研究專刊則定調為《創生態:科技加值 服務匯流》。

日期:2019-10-14

政治社會

紀維德:花博荷蘭館從設計初始就決定永續生命

營建業是產業火車頭,但也同時擷取地球四成原物料,並產製四成廢棄物。讓營建材料「延壽」,是世界公民需要共同面對的嚴肅議題,也是花博荷蘭館傳授給台灣的功課。

日期:2019-09-11

最新觀點

50歲後,與其全身生鏽,不如全力以赴!抗衰老的9個秘訣,教你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不再擁有青春體魄,希望重拾往日魅力的中年人看到這一條會很高興。中年開始運動完全不會太晚,可以慢慢做,而且這是重拾運動最好的時機。我們中斷夠久了,想求新求變,也準備好了。身體跟我們疏遠得太久,現在正對著我們耳語:我們復合吧!

日期:2019-09-02

健康

健康新主流 無麩質無乳糖 OraSi歐瑞仕天然穀類飲品

生命養成來自食物的攝取,說明「飲食」這件事不能含糊。滿足味蕾不再是飲食文化的主流,吃得健康又美味,才是美食的終極定義。欲萃取食物的營養價值,其實很簡單,關鍵因素就是「天然」而已。

日期:2019-08-30

政治社會

9/29全台54個科研機構全開放 科技部舉辦「Kiss Science」讓學子與科學一吻定情!

為了讓青年學子透過不同視角貼近科學,並汲取不同領域的科普知識,進而由科學家的研究歷程及成果獲得啟迪,激發創新思維,科技部今天(23日)宣布「Kiss Science—科學開門,青春不悶」活動全面開放報名,並預訂於9月29日在全臺閃亮登場。

日期:2019-08-23

科技

中國不再便宜!貿易戰放大30年累積問題,和碩童子賢仍看好電子業前景

蘋果產線是否要搬出中國?和碩認為即將舉辦的G20將會是關鍵。此外,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這次貿易戰其實突顯出過去30年長期累積下來的改變和問題,也到了產業應該思考轉折點的時候。但儘管眼前挑戰不小,長期來說,他仍樂觀看好電子業的未來發展。

日期: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