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產業政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產業政策共有286項結果
科技

上千家企業加入MIH聯盟 鴻海準備大啖電動車商機?市場很大.....但還缺少這個關鍵!

近來積極推動電動車MIH聯盟的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昨(16)日透露鴻海集團今年將會考量決定,是否在北美市場建立電動車產線,地點可能是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或是墨西哥。他強調,由於鴻海在威州和墨西哥都已設有廠區,在那裡生產電動車,不用等待基礎建設且有縮短時間的效益。

日期:2021-03-17

科技線上

從「製造」蛻變為「科技鴻海」 郭台銘:台灣不能只有一座護國神山,最起碼要看到台積電的方向盤!

鴻海(2317)研究院今(4)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宣示將從「製造的鴻海」,蛻變為「科技的鴻海」;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於致詞時表示,台灣應該多幾座「護國神山」,不能只有一個台積電,「我們希望能夠,不一定是趕上台積電,最起碼看到台積電的方向盤。」

日期:2021-01-04

金融

台北經濟論壇拋磚引玉 助國人逆勢中抓緊契機

貿易戰、科技戰造成全球供應鏈重組,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讓2020年成為動盪的一年,未來台灣應如何面對世界變局?第二屆「台北經濟論壇」超前研討、提供超前部署解方。

日期:2020-12-18

焦點新聞

「產業新常態、勞動新時代」2020臺北市後疫情時代勞動論壇開講 為疫後勞動新關係超前部署!

臺北市勞動局今(2)日下午於臺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辦「產業新常態、勞動新時代」2020臺北市後疫情時代勞動論壇,邀請產業界及專家學者聚焦疫情之後企業營運模式如何因應調整、勞動者就業安全保障需求如何回應與滿足、新工作模式對勞動法令的衝擊及如何因應等議題,期從疫後勞動趨勢之觀察,提出與時俱進的勞動政策,為疫後勞動新關係超前部署!

日期:2020-11-04

科技

兩大因素助攻 太陽能模組谷底爬升

今年七月起,太陽能類股開始飆漲,聯合再生、茂迪、元晶股價紛紛強勢表態。是什麼樣的成長商機,讓市場看好台灣太陽能產業再起?

日期:2020-10-28

科技

「別騙人了!台灣根本不可能養出獨角獸」 生技業面臨3大難題 卻被政府已讀不回

昨(9/29)天晚上參加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的會員大會,也聽了經濟部長王美花的演講,以及理事長李鍾熙與多位產業界代表如張鴻仁、涂醒哲、留忠正、曾惠瑾及李宜真等人的「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策略」論壇,談到生技產業發展的各種挑戰,從資金、課稅、法規、主管機關心態到資本市場等,都有深入嚴肅的面對與探討。

日期:2020-09-30

焦點新聞

「愛吃多甜自己加」惹怒台南人 從漢堡王限定活動看「舌尖上的台南」

睽違7年,今年9月重回台南市場的「漢堡王」,繼開幕當天推出限量限店的「巧克力華堡」後,本於10月將再以台南「甜」料理概念推出「買漢堡送糖包」活動,讓台南人「愛吃多甜自己加」,不料此舉卻惹怒台南人,覺得「被消費、汙名化」,讓漢堡王回應只是宣傳手法、體貼消費者口味,不過顧及顧客感受,將取消贈送糖包及紀念貼紙活動。為什麼外界常會將台南與糖連結在一起?是台南人真的那麼愛吃糖?其實,一切該從當地歷史、飲食文化探討起...

日期:2020-09-25

職場

大學畢業即年薪百萬! 這「高級黑手」工作太夯 需通英文、跟老外共事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推動離岸風電政策,不僅可望使台灣成為亞洲離岸風電產業重鎮,更有望在未來六年創造2萬個工作機會,其中不少是台灣前所未見的全新工作種類,例如需要獲得國際認證資格的高階焊工,以及要搭船出海「上班」的海上風機維護工程師等。以高階焊工為例,隨著未來五年台灣離岸風場進入密集建設期,市場需求急增,但由於養成需要3~4年、培養成本不低、需求又大,薪資自然水漲船高,一投入職場就可達年薪百萬。但國內風電業界人士指出,不僅是焊工等「高級黑手」,整個離岸風電產業需要各類白領及工程人才,惟現階段台灣相關人才嚴重供不應求,「連養一個海上風電場的本土人才都不夠」,恐成政府力拼離岸風電產業本土化時,無法忽視的挑戰。

日期:2020-09-24

政治社會

落實貫徹總統生技政見 台灣需要一個常設性BTC

九月初,剛舉辦完「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今年BTC首次以網路直播方式,揭櫫台灣推動生技產業政策最高層級的指導及會議內容,引發各界偌大的迴響。

日期:2020-09-21

傳產

加速推動臺灣機械產業智慧化・打造全球智慧機械及關鍵零組件研發製造中心

智慧製造主導的產業升級浪潮席捲全球,造就智慧機械需求大增,於是政府除了推動涵蓋「智慧機械」的「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以及通過「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經濟部工業局還制定「智機產業化、產業智機化」兩大目標,並設立表揚產業典範的「智慧機械金質獎」,希望鼓勵臺灣精密機械業者整合資通訊科技優勢,再以國內產業當成練兵對象,發展出具備生產、銷售、服務及維護的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全球智慧機械及關鍵零組件的研發製造中心。

日期:20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