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產險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產險業共有154項結果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76期︱2022-2023年檢討與展望(八)—中信金、國泰金、上海商銀、群益證

這期檢討的存股池追蹤個股均是金融股,去年投資金融股是相當辛苦的,尤其壽險股與證券股。但我們認為,2023年是金融股否極泰來的一年。

日期:2023-01-11

國際總經

別把灰犀牛全變成了黑天鵝

缺水、缺糧、缺能源到缺人才,每一個問題都是摧毀力可觀的灰犀牛,如果長期漠視不著手改善,隨時可能成為黑天鵝……。

日期:2023-01-04

金融

防疫險賠慘,國泰產險總座記大過,12位主管調整職務…富邦產人事也大洗牌

防疫險理賠黑洞讓多家產險進行人事大整頓,繼富邦產人事大洗牌之後,國泰產今(2)日也傳出內部調整超過10位主管職,其中,總經理陳萬祥扛起所有的責任,被公司記大過乙次,其餘主管職不是降職就是縮小業務權限,對此,國泰產不回應但也不否認相關消息。

日期:2023-01-03

保險

壽險Q3現金水位大減6000多億…為何左手收保費、右手投資股債卻「逆中介」?他點出3原因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保險業面臨保費收入暴跌和理賠解約潮,壽險第3季現金水位更驟減6000餘億。業者嘴上不說,但保險局已嚴密監控各家現金流問題,嚴防流動性風險。「先前業界在吵重分類,我就反對,不管從理論還是企業競爭都不合理,怎麼可以遇到問題就改變產業規則?但既然過了,業界淨值也大幅拉回,那麼接下來就要擔心流動性問題。」一位資深保險業高層觀察,重分類後,壽險業不能再為了賺取資本利得而進進出出,現金流量勢必大幅減少,今年已發生保費收入驟減、理賠解約大增,若明年經濟持續衰退,資金環境持續緊縮,接下來,壽險的挑戰將在於「流動性風險」。

日期:2022-12-21

台股

玉山金、第一金...一張表看「14檔金融股2023年股息預估」:這樣存股,股利價差兩頭賺

「2023年金控股利只有6家能配息!」這標題是不是讓你嚇呆了?難道以往躺著存的金融股,都要變臭了嗎! 不要怕!記得先了解原因,別被聳動標題嚇壞了!

日期:2022-12-21

保險

產險業者 疫下溫暖付出 卻是「搏命演出」 防疫保單

「在疫情最危險的時候,我們(富邦產險販售的防疫保單)的確發揮了防疫險的功勞,讓國家社會民眾可以健康走下去。但我也要向我的父親蔡萬才道歉,因為我們沒有做好他生前一再提點的『風險管理』,在應變不及下,遭到社會很多責難。」

日期:2022-12-14

政治社會

保險救命錢卻被拿來買豪宅?高嘉瑜轟安定基金5.22億買台火3戶餘屋是在「幫解套」!4聲明喊冤

今周刊編按: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今(12/12)日批評,協助市場穩定的「保險安定基金」傳出擬於明年簽約,砸5.22億元買下台火持有的「欣翰士林官邸」餘屋3戶,在保險業搖搖欲墜之時,根本是拿保險救命錢幫台火解套。對此,保險安定基金提出最新四點聲明回應。

日期:2022-12-12

保險

防疫保單再緊縮!確診沒住院診療,拿不到日額保險金!國泰、富邦、兆豐...6大產險終於鬆口氣

6大產險防疫保單住院日額理賠全面緊縮,今(1)日包括國泰、富邦、中信、兆豐、明台、泰安等多家產險都宣布,即日起,防疫保單住院日額理賠,全面回歸保單條款規定,也就是說,除非確診者實際入住醫院接受診療,才可給付住院日額保險金。今年4月起,金管會協調產、壽險公會訂定防疫險理賠融通原則,放寬輕症居家照護可比照一般住院,融通給付住院日額,但隨防疫措施持續鬆綁,國內醫療量能已逐漸恢復正常,產險業防疫險住院日額理賠不再放寬理賠條件,將全面回歸保單條款。

日期:2022-12-01

金融

國泰金明年股利恐縮水?李長庚:會盡量努力找方法…國壽靠資產重分類補血2426億

金融業龍頭國泰金(2882)周一(11/21)下午舉行法說會,說明核心子公司國泰人壽在10月初靠資產重分類補血2426億元,淨值來到4185億元,國泰金淨值則回升到5492億元,普通股每股淨值增加18.4元來到33.8元。

日期:2022-11-21

保險

「2防疫理賠補償金」11/7起沒得領!居隔正式走入歷史 這種人例外,「2年內」還能申領理賠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11/7起密切接觸者的「3+4」隔離措施將全面取消,統一採取「0+7」自主防疫措施,意味著居家隔離正式走入歷史,而「保險公司居家隔離理賠金」及「衛福部3000元防疫補償金」等2項補償金也不能再領。不過,如果是11/6前拿到居家隔離通知書的民眾,仍可以在2年內向保險公司申請相關理賠金。

日期: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