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畜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畜牧共有266項結果
政治社會

牛結節疹防疫戰的兩個「不均」

台灣的獸醫,不患不足、患不均。資源嚴重傾斜於犬貓等伴侶動物的現況,牽涉到的問題,甚至包括食安。

日期:2021-04-28

焦點新聞

311十周年》 即使撤離五千萬人,「最壞的劇本」依然沒有結束…時任首相菅直人袒露內心最大的恐懼

在3月11日之後,我有好幾天都不斷地問自己,該如何對應接連失控的反應爐,以及放射能這個看不見的敵人,又能夠對抗到什麼樣的程度呢?這些緊迫的問題,就是存在於眼前的現實。

日期:2021-03-08

教育

21世紀的隱居者—拒絕汽車、網路、電力的阿米什人

說到美國的少數團體(minority group,不是種族之意),阿米什人(Amish)一定榜上有名——在美國賓州(Pennsylvania)和中西部(Midwest)的鄉間,偶爾會見到乘著馬車、穿著十八世紀樣式衣服的人們,彷彿穿越時空般出現在現代社會。筆者所在的伊利諾州(Illinois)正好有個阿米什小鎮Arthur,以阿米什社群和物美價廉的農產品聞名,外界遊客在享受阿米什美食之餘,也能一窺這個團體的神秘。

日期:2021-03-05

個人成長

打破計程車司機刻板印象 33歲的他用手機出了一本書

小時候曾過著流離失所的日子,長大後有個渺小卑微的願望是:不要餓肚子。王國春,不只是一名計程車司機,他的文字感動萬人,出版社因此找上門,為他出了《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運轉手的小黃日記》一書。

日期:2021-02-09

政治社會

虐待動物等同刑事案件 設「動保警察」拯救毛小孩

惡劣的飼養環境讓三十隻毛小孩活活餓死,卻沒有人因此承擔法律責任,這類令人鼻酸的慘案,反映出台灣動保機制失能的現象,缺乏調查能力的稽查人力,是問題癥結。

日期:2021-01-20

科技

熱感測應用廣 亞迪掌握兩關鍵技術...摸不到,賺更大!

非接觸防疫新秀亞迪電子,透過2大關鍵技術可以零接觸監測體溫、呼吸、心跳,應用層面擴及居家安全、長照醫療、智慧畜牧等領域,讓各國大廠紛紛尋求合作。

日期:2021-01-15

公投專區

風味升級》靠特色決勝 豬二代打造「名牌豬」

2021.12.09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青年返鄉踏入養豬產業,有人用巧克力入飼料、有人走遍全台只為飼育新品種,他們帶著新觀念與新科技,想提升台灣豬肉層次與風味,在競爭市場中靠特色取勝。

日期:2021-01-06

公投專區

萊豬進口沒在怕》「你吃的豬每3頭有1頭出自這裡」,台灣種豬大王竟是這位53歲宜蘭大叔

2021.12.09編按: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其中涉及民眾食安健康、國際經貿整合、國內養豬產業競爭力等諸多層面的「反萊豬」公投案,最受台灣民眾與國際關注。早在公投議題發酵之前,《今周刊》就已注意到,開放萊豬與否,直接影響台美經貿關係與簽署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度;但在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之前,政府必須先在食安管理政策與產業升級方案上,取得社會信任,以降低民眾疑慮。基於這兩項原則,編輯團隊多次製作深入報導,針對開放萊豬及其配套提出政策建言。公投倒數階段,《今周刊》特地從資料庫當中精選出與這次公投爭點最相關的報導內容,期望協助讀者獲得充分資訊,進而做出審慎判斷。----------------------------------------------------------------------------------------------2021年1月起,台灣開放萊豬進口,消費者擔心買到、吃到進口萊豬,以及台灣豬肉因反映成本而喊漲;業者則怕消費者信心受挫,而選擇不買、不吃豬肉衝擊生意……。一家家傳統市場豬肉攤與滿街小吃店,貼上各種台灣豬標章,也有賣場推出「非萊豬」專區搶市,方便消費者一眼辨識豬肉產地。原本擔心萊豬衝擊台灣豬產業,沒想到居然演變成台豬身價水漲船高。之前使用進口豬的業者,都因為標示而改用國產,讓台灣豬業迎來一波成長好機會。

日期:2021-01-06

傳產

你聽過「小豬排隊上廁所」嗎?大成跨界養豬 砸24億元躋身全台前三大!

口蹄疫後台灣養豬產業一片低迷,大成2006年才開啟養豬事業,將養豬場融入科技、環保概念,成功育種、量產口感Q脆的桐德黑豬,受到老饕高度指名。

日期:2021-01-04

焦點新聞

為何很多業者愛用丹麥豬? 他曝「海放」台灣豬原因:光母豬產房就要價2億!

2021元旦開始,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許多商店為怕生意受到波及,紛紛張貼使用國產豬的標章或是標明使用非美豬的豬肉,其中,發現不少業者採用丹麥豬。對此,網友網上發問丹麥的養豬業有什麼厲害的地方,為何讓那麼多的餐飲業者都使用該國的豬肉?

日期: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