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當地居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當地居民共有367項結果
政治社會

走過50年禁建令 這座「被遺忘的孤島」有望開發定案? 迫遷風暴下的社子島 還有三疑慮要拆解

禁建五十年的社子島,在柯文哲推動下,終於找到開發方案,但拆遷安置談了好幾年,卻連支持開發的當地居民都無法說服,若北市府持續拒絕溝通,恐將釀成另一場迫遷風暴。

日期:2021-08-18

國際總經

直擊阿富汗》BBC記者無懼塔利班 直搗高層追問「5大尖銳問題」!一窺恐怖控制下的小鎮

極端極權組織「塔利班」(Taliban;又譯「神學士」)在美軍撤出後,僅耗費數小時就成功攻陷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正式扳倒阿富汗政府,當政者倒台、總統流亡他國,塔利班陸續佔領、統治多個地區。《BBC》駐阿富汗記者凱爾馬尼(Secunder Kemani)直搗被塔利班控制下的小鎮進行採訪,無懼於在荷槍實彈的軍人身邊,仍拋出不少尖銳問題問其首領,也藉此機會一窺當地的生活狀況。

日期:2021-08-17

傳產

醫療機構拼轉型抗疫,遠距診療平台助攻亞東醫院及台東縣衛生所翻新就醫模式

台灣疫情緊張之下,抗疫第一線的醫療量能首當其衝,即使民眾自動減少外出齊心防疫,但期間須定期追蹤的慢性病患與一般民眾的就醫需求又該如何兼顧?符合醫事功能系統需求的「遠距診療服務」成了關鍵解方,且看亞東醫院如何借重以5G遠距診療見長的遠傳,推出通訊診療門診防疫;而早在去年即運用遠傳5G遠距診療平台,與高醫/馬偕/花慈開始實施偏鄉遠距診療的台東縣,值此關鍵防疫時刻,更是以偏鄉逆襲讓台東縣無痛推動遠距抗疫門診。

日期:2021-07-19

科技

電源供應器龍頭準備好了 成金門不斷電大功臣 儲能商機看增11倍 台達電七年備戰曝光

未來五年,全球對儲能系統裝設需求將成長十一倍。且看台達電這家老字號電源管理大廠,如何一步步發展儲能系統,迎接即將到來的商機。

日期:2021-07-07

政治社會

《東洋經濟週刊》獨家授權!一個大學生之死,引爆「六月抗爭」:韓國民主背後的血與淚

編按:1989年6月29日,當時掌握韓國政權的全斗煥政府,在「六月民主抗爭」的社會壓力下,被迫發表了「6.29民主化宣言」。今年6月,日本《東洋經濟週刊》主筆福田惠介特別撰文回顧這場民主勝利,他採訪了當年以《聯合報》特派員身分駐韓採訪的朱立熙,以及當時親身見證民主浪潮的韓國人士,並且對照了幾乎同時風起雲湧的台灣民主進展:

日期:2021-06-29

政治社會

最脆弱兒童的吶喊:「不要再破壞環境!」氣候變遷加劇兒童受暴

談到「氣候變遷」你會聯想到什麼?乾旱、暴雨、北極冰融等等,這是台灣多數人對於氣候變遷的認知,如果要說有感,應該是今年五月豐水期沒下雨,造成生活諸多不便、六月初暴雨,造成多處淹水;不過,對於最脆弱的兒童來說,「氣候變遷」不只是天災,而是會危及生命,因為許多小生命來不及長大,就算好不容易長大也會受到各種剝削與暴力威脅,甚至為此犧牲生命。

日期:2021-06-21

政治社會

防疫政策面》採檢爆量確診陽性民眾「無處可去」 靠快篩堵破口提升量能、有效隔離是關鍵

國內疫情嚴峻前所未見,如何提升快篩量能、儘快建立中央與地方對確診認定的標準,以及後續處理流程的共識,都是阻斷病毒散播、快速控制疫情的關鍵。

日期:2021-05-26

焦點新聞

為何輪流限電「CD組」一輪就四年? 北市議員建議「照次數」才公平 台電:已檢討相關機制 

台電在過去五天內停電兩次,兩次皆為「C、D組」被限電,引爆民間不滿。台北市議員李明賢在臉書上指出,2018年~2021年連續四年都由CD組輪流停電,認為「爐主」不應一次當四年,認為台電應重新評估、調整輪流限電機制才公平。對此,台電今(18)日表示,內部已在檢討相關機制,持續研議精進,如有結果將盡快對外公布。

日期:2021-05-18

健康

台中大里阿伯「疫調不誠實」引恐慌! 盧秀燕直接重罰30萬

台中市今年第二起本土確診案例(案1591),一名居住大里的68歲男性,未誠實告知於便當店負責外送,更謊報足跡引起民眾恐慌,經警方比對監視器畫面揪出真相。台中市長盧秀燕今(17)日下午召開台中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時嚴正譴責此種不當行為,她說,疫調不實造成防疫困難、民眾恐慌,重罰最高30萬元。

日期:2021-05-17

國際總經

「一周沒見對方會沮喪」! 73歲雙胞胎因疫情迫分兩地 每周相約「挪威瑞典交界」團聚

台灣疫情連環爆,全球疫情仍不斷延燒,不僅不能出國旅遊,遵守「社交距離」已是諸多國家的防疫規範,許多親人也因此被迫分隔兩地、無法見面。然而,國外有一對73歲雙胞胎沒有就此斷了聯繫,倆人依舊遵守著「禁止出國」的防疫規定,改為每周相約在瑞典與挪威的交界處,隔著「防疫距離」相見歡。

日期: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