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畸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畸形共有142項結果
政治社會

《社會救助法》低收身分限制嚴 全有或全無福利制度遭詬病 兩大困境 上百萬邊緣人領不到救助金

《社會救助法》十三年未大幅修正,今年上半年,民間團體積極推動,讓修法議題被推上最前線,衛福部允諾研擬修法,但凡事都跟「錢」有關,政府財政仍是重要考量因素。

日期:2023-06-19

教育

高中男孩遭霸凌宿舍墜樓亡「渾身濕透坐廁所,同學捂鼻避之」:壓死駱駝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是每一根稻草

如果青春必定疼痛,寧願是考砸後的懊惱,錯失初戀的眼淚,年少的迷茫與成長的小哀愁。如果青春必定疼痛,那絕不該是校園霸凌。

日期:2023-06-15

健康

35歲的我,需要凍卵嗎?凍卵流程只要14天,費用、年齡、受孕率...常見問題一次看

桃園市、新竹市相繼拋出補助大齡女性凍卵的政策,以色列政府則免費提供年輕健康女子4次凍卵機會。把孕育生命機會放在時光機裡,妳會想凍卵嗎?凍卵又是怎麼做?

日期:2023-05-24

政治社會

血汗特教》一天工作12小時,特教師薪少事雜又高壓,心評時薪僅30元...台灣特教3大怪象

特教老師每天工時多達12小時,除了教學本業,還得額外做心理評量工作,面對修法訴求脫鉤減輕負擔,教育部至今不願妥協,血汗教師困境怎解?

日期:2023-05-03

台股

10年賽道上的贏家們 —2023集團市值50強大調查—

從最早的台泥到現在的台積電,集團企業一直是台灣資本市場的主角。雖然,從集團市值排行榜的前30名來看,前後10年集團排名變化似乎不大;但是,30名後的集團排名變化相對激烈,10年來多了不少新面孔。改變台灣集團板塊挪移的,短期自然是因為3年疫情、國際情勢等大勢所趨,時間拉長來看,一定少不了集團操盤手的經營管理和深謀遠慮。檢視台灣集團企業10年間的成長動能,看懂贏家運籌,也釐清趨勢所向。

日期:2023-04-19

職場

在菲律賓辦「野戰醫院」、把X光機送進中東難民營 行醫40年 簡守信續走窮國義診救人路

行醫逾四十年,簡守信不只守在醫院,也走進東南亞、中東等國,把醫療曙光帶到貧苦百姓眼前。而他不只埋首於急救前線,更致力將醫療資源延續在當地,期盼人們能看見改變的希望。

日期:2023-04-12

政治社會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

焦點新聞

梨泰院踩踏煉獄153死!目睹身旁朋友被壓死…為什麼經歷創傷事件,會產生強迫症或PTSD?

今周刊編按:南韓梨泰院推擠事故造成153死,多人受傷,震驚國際社會,許多目擊民眾第一時間在社群平台PO出影片、照片,更有民眾在人群中目睹同行的朋友慘被壓死,持續CPR長達1小時也沒能救回,本該開心的萬聖節活動成了人間煉獄,讓韓國人心碎。韓媒《朝鮮日報》報導,一位民眾表示,他和朋友特地從大邱到首爾參加派對,事發當天晚上走在巷子裡突然被人從後方推擠,他使勁穩住自己,還是被夾在人群裡,「被壓了30分鐘後,同行的朋友就被壓死了。我幫他CPR長達1小時,但脈搏沒有恢復。」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在經歷當時慘況的倖存者,也可能因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需要長期治療。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周元華表示,梨泰院事件中的倖存者大多會出現焦慮等症狀,腦中不斷回想當時情境,因此會極度焦慮外,也不敢單獨一人,但又不敢再接進人群,急性期時會相當矛盾,但7成民眾在兩周內,都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生活。而曾在韓國當練習生的網紅宋讚養,臉書陸續發文更新狀況,他也寫下心情「雖然人的生命都一樣珍貴,每天都會有各種死亡故事,但這次的事件確實讓人產生PTSD」。宋讚養表示,當初世越號讓全韓國集體陷於痛苦,就是因為親眼目睹活生生的小朋友們慢慢喪失生命的「過程」,而這次目睹的過程比世越號事件還要更詳細,「為了活命尖叫的人、臉色發紫的人、暈過去的人、已經放棄的人、搶救的人、屍體、還有不斷往上升的死亡數據…」光是目睹這些過程就很有可能會產生陰影,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去care一下自己的狀態。(原文刊載於2015/5/15,更新時間為2022/10/30)

日期:2022-10-30

健康

又是主動脈剝離!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辭世享壽78歲…「7症狀當心」嚴重恐48hr內死亡

中央銀行業務局前局長、現任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因主動脈剝離在家突然倒地,送醫急救不治,於周五(10/28)凌晨12:55辭世,享壽78歲。李勝彥的太太是在周五凌晨3點9分,透過LINE告知親友,「我要告訴你們一個不好的消息,剛剛我先生在晚上12:55在榮總的急診室走了,主動脈剝離破了」。李勝彥1944年生,臺南縣人,於1966年自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畢業,後考取日本政府獎學金,赴日就讀神戶大學,並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返國曾任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四年後再度赴美。取得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後,任職於美國維吉尼亞電力公司、華府公共服務委員會。1980年5月返國,歷任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處長及業務局局長、臺灣銀行總經理、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等。李勝彥精通英、日語,為我國奉派或應邀赴美、日等國出席國際性會議首選,李登輝前總統更盛讚其為「國際金融專家」。2022年國發會、金融總會及金融研訓院等協力促成政大國際金融學院設立,7月9日舉辦李院長就任歡迎茶會,前副總統陳建仁、內政部部長徐國勇、前央行總裁彭淮南等逾百位貴賓親臨祝賀。李勝彥鼓勵師生妥善運用學院環境妥善學習,培養知識力,向各方產學優秀菁英請益。他更指出金融、科技等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國際金融學院與半導體學院等成立未來將使產學雙融,讓頂尖大學輸出兩大產業所需的優質國際級人才,成為活絡國家產業命脈、推動產業創新的孵化中心。政大表示,今晨校方得知院長辭世訊息,第一時間前往向家屬致意。李蔡彥校長感念院長在任期間,國際金融學院制度建立有成,順利招收兩屆學生,為臺灣經濟發展與培育國際金融人才貢獻心力。後續治喪及院務事宜,校方將全力協助處理。-------------------------------------------------------------「急性主動脈剝離」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在48小時內死亡,甚至猝死,這篇相關報導,提供讀者能進一步了解這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可能發生的原因。(原文刊載於2019/2/14,更新時間為2022/10/28)

日期:2022-10-28

焦點新聞

最簡單的人口統計就能預測未來,政府卻麻木無感 人口斷崖風暴全解讀

人口警報,從沒有這麼嚴重過。如果我們的社會不盡快轉型,而是維持現狀……2027年,二分之一未念大學的壯丁得去當兵,才能滿足國防需求;2027年,勞保基金就會破產,今年已開始入不敷出;2028年,就算全台灣18歲人口全部進大學,還招不滿學生;面對斷崖式的人口負成長,台灣人必須嚴肅地重新面對我們的政策與制度!

日期: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