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監管措施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監管措施共有41項結果
國際總經

全球經濟衰退比「金融海嘯、疫情還慘」?劇烈升息世界將吞苦果,聯合國示警:亞洲國家首當其衝

美國聯準會激烈升息,各國央行為了避免利差過大,紛紛選擇跟進,但此舉也出現經濟衰退風險,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警告,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衝擊,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機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危機還要嚴重,不僅所有地區都會受到影響,亞洲開發中國家更是首當其衝。

日期:2022-10-05

產業動態

吳東亮當選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提「4大核心主軸」推動台灣經濟前進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今(21)日上午召開會員大會,進行理監事改選,並於晚間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當選第26屆理事長,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獲推舉為監事會召集人,副理事長由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長興材料工業公司董事長高國倫,以及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出任。

日期:2022-06-21

全球股市

滬深300、恒生本益比低於過去兩年平均…劉鶴信心喊話奏效 陸股可以進場了?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發言穩定市場信心,帶動A股回漲;投信業者認為,去年跌深的互聯網、地產股未來有回漲空間,至於順應政策的產業,如新能源等,則在能源轉型趨勢下具有成長潛力。

日期:2022-03-30

全球股市

2022年台股將超車港股?! 加權、港股黃金交叉的2大前提與1關鍵要素

台股日前(30日)封關,收在18218點,2021年全年大漲3486點,漲幅約為23.66%;而香港恒生指數收在23112點。台股加權指數與香港恆生指數的差距越來越小,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先前在臉書撰文點出兩者交叉的可能。隔日,謝金河又在《老謝看世界》節目邀來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兩位專家進一步分析台股挑戰港股「黃金交叉」的關鍵因素。節目中歸納:在台股半導體、航運等產業長線榮景持續,中國內需與消費市場挑戰仍延續兩個大環境的前提下,若美國縮表升息力道沒有檯面上「鷹派」,投資人將有機會看到台股超車港股。

日期:2022-01-03

政治社會

公投前夕深度解讀!等等,問題不是萊豬

表面上,開放或禁止萊豬,是國民健康自主權與經貿自由化之間孰重孰輕的價值之爭。但過去11個月來,美豬進貨量銳減、逐批查驗的進口豬肉從未檢出萊劑,證明了民眾自由選擇的權利,已藉由強制標示產地獲得一定保障。試圖改變現狀的公投,或許能更徹底阻絕萊豬,卻也將使台灣背負失信於人、不遵守國際標準的負面形象,與加入多邊經貿整合的目標,漸行漸遠。問題,從來不只是萊豬,而是選擇過後的效益與代價。

日期:2021-12-08

國際總經

科技業遭整肅、彭帥被消失…這檔美國ETF選擇「避開中概股」,讓3家台灣公司入榜前10大持股!

中國經濟情勢、人權問題,已對其投資吸引力,造成衝擊。據外媒報導,包括停滯性通膨、中國女網名將彭帥人身安全疑慮,以及阿里巴巴等科技業遭「整肅」的消息,讓部分國際資金,選擇「避開中國」,投入其他相對穩健的市場。

日期:2021-11-25

生活消費

雙11不再剁手手了?昔10天業績2兆的全球慶典,如今尷尬狂歡…是喜是悲全看習近平臉色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天貓商城自11月起啟動第13屆雙11全球狂歡季,這場世界最大、最無所顧忌的消費和商業狂熱年度慶典,今年更是有29萬品牌參加、為歷來規模最大。分析師預估,阿里巴巴集團今年銷售總額將會小幅成長。但,中國接續去年連續對科技公司祭監管措施,也讓阿里巴巴股價從從去年11月11日的248.4港元,腰斬至今日上午的158.4港元,也讓這間曾是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市值縮減逾4000億美元…這個曾經的市場寵兒、中國新經濟股票的風向球,要恢復以往榮光可能還要再看看習近平的臉色。

日期:2021-11-11

國際總經

做對投資上天堂,中國讓他住套房!當年10分鐘就決定投阿里巴巴,軟銀孫正義如今陷虧損暴風雪…

本周一(11月8日),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發布上季業績,虧損達3979億日圓(約合35億美元),為近18個月以來,首見單季虧損,旗下願景基金更慘虧逾百億美元;對此,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形容,公司猶如「陷入暴風雪中」。

日期:2021-11-09

國際總經

中國撤退實錄/「新文革管制」讓孫正義、山多利社長心驚:得評估願意被沒收多少再投資

「因為中國管制與壓力乃至新文革,外國企業只好斷念,從中國夢撤退,擔心成為世界製造強國的中國獵食其技術,個人資訊保護法只是為了大型科技企業的利益,更擔心中國掀起台海危機的風險,以及無法防止的房產泡沫崩潰。」這一連串的報導與分析,正是10/19出刊的日文版《新聞周刊》(Newsweek)封面故事,讓各界反應相當強烈,許多日本人在網路留言討論,認為有所遲疑的日本企業早該從中國認賠殺出,否則很難自保!

日期:2021-10-15

國際總經

諾貝爾經濟學家保羅羅默:「現在,我們更需要一個敢對市場說不的政府!」

曾經是矽谷科技業簇擁的經濟學家如今卻成為科技業中的眼中釘!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羅默 (Paul Romer),不僅倡議針對臉書、谷哥而來的數位稅,支持近期中國當局對科技巨頭、加密貨幣啟動的監管措施,更要歐美政府保持開放(open-minded)態度學習中國。

日期: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