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盲目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盲目共有579項結果
國際總經

金卡戴珊跨足私募股權基金,再現吸金能力!名人光環是槓桿利器或割韭菜鐮刀?

美國知名真人秀女星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不只是電視名人與模特兒,近期其商業版圖慢慢地擴展到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在2022年9月宣布和美國私募股權公司凱雷集團的前合夥人Jay Sammons共同創立了SKKY Partners,卡戴珊於本週三(6/7)在德國柏林的投資高峰會SuperReturn conference中,向投資者談論了她的首支私募股權基金內容。

日期:2023-06-09

台股

13萬9年滾出3千萬!他18歲補習班打工攢本金,All in聯發科慘賠學到寶貴教訓:在台股狠狠賺的秘密

編按:Z世代的年輕人經常被冠上「全拋」或「厭世」的標籤,因為沒錢投資理財,乾脆當個快樂的月光族,只要薪水可以支應生活,還能呼吸就好了,對於人生沒有太多的規劃與追求。同樣也是Z世代出生的小路,曾經也是股市的奈米戶,他拋開小確幸的思維,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與學習,成功把13萬元的本金翻成千萬資產,他的故事不僅勵志,作為全職交易員背後的甘苦談,更值得你借鑑。

日期:2023-06-02

國際總經

日本人心中一生必住「御三家」飯店之首!百年歷史東京帝國飯店如何挺過疫情虧損,搶攻富人荷包?

歷經三年的疫情衝擊後,今年疫情正式解封,全球交流終於再度重啟。御三家中的帝國飯店集團沉寂三年,準備緊抓大批觀光客回流的腳步,創造更多的客源與營收,但在飯店業競爭激烈下,業者又該如何應對進退?

日期:2023-05-25

職場

一首詩歌啟發議員走上廢奴44年路

一七八九年五月十二日,英國議員威伯福斯在議會為黑奴發聲。歷經相關提案屢遭否決,被輿論攻擊、毆打恐嚇,他不改其志,因為他決心實踐上帝賦予的使命。

日期:2023-05-24

最新觀點

他要求醫師絕不能告知父親罹癌!父親:我知道我兒子對我很孝順,我也就配合你們演戲

「我知道我兒子對我很孝順,不忍心讓我知道,我也就配合你們演一場戲。」阿輝伯默默地說著。明伯上個月被診斷為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多發性骨頭及內臟轉移。一開始是骨科會診。明伯因為全身骨頭痛到難以行走,被急診收治骨科。骨科抽血,才意外發現攝護腺抗原指數(PSA)1數值,竟高達近一萬。當天,我趕著晚上回總院看門診。本來專科護理師幫我安排隔週,等我回鄉下後,再做切片檢查,不過考量到阿伯的身體狀況,實在是不適合再拖一個禮拜,我拜託我們醫療團隊在下午門診後,立即幫我安排。

日期:2023-05-23

理財

揭秘中國特色的「中特估」概念,被低估的潛力股或將崛起

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中特估」概念最近備受關注,該概念股繼續表現強勁,推動「中特估指數」明顯上漲。然而,這並非簡單地提高國企估值的方法,而是更注重國家戰略、政策導向和社會貢獻等綜合評價維度,有望為優質資產估值打破僵局。

日期:2023-05-22

台股

50歲退休後,我用20年積蓄買金融股...中年存股族告白:第1年賺80萬,隔年跌到腰斬「被金融股背叛」

2 年前從金融業離職後,我終於又有空來研究投資,一時不知道怎麼選,還是把錢拿回去買老東家才放心。那時我還不知道,這是金融股最後的煙火⋯⋯

日期:2023-05-18

職場

離開高薪金融業,不再為賺錢忍耐!雙胞胎姐妹7年極簡生活:人生最該斷捨離的是「對金錢的擔憂」

編按:很多人透過追求財富自由,獲得人生自由。但很多人為了這份自由,卻卡在追求財富的痛苦中。《今天,就過喜歡的日子》作者,獲得人生自由的方式卻很不同,七年前,她們離開痛苦的工作,跟很多人一樣,本來也希望透過創業致富來尋找人生出路,花了七年時間,一路摸索前行,卻意外發現一條截然不同的路:順從自己內在的感受,做真心想做的事,甚至還經歷過兩次存款歸零,創業失敗。七年之後,兩人並未致富,卻已經找到豐盛與自由。因為與其説消除「沒錢的狀態」,她們消除了「沒錢的擔憂」。24小時都為自己所用是什麼感覺?每天做喜歡的事,就能養活自己是什麼意思?金錢,不善不惡,只是經驗的流動。擁有物品的數量持續減少,富足與自在的感覺與日俱增。一切都在她們決定,不再為賺錢而忍耐,不再過度為未來擔憂,選擇不等待,今天就過喜歡的日子,允許自己當下就做真心想做的事,從此,好事便開始不斷發生,生命中許多卡關的事,也神奇的一件一件鬆開了……

日期:2023-04-28

理財

如煙花般絢麗的失敗

史上最大火箭「星艦」升空後爆炸,團隊卻一陣歡呼。如此「容錯」的思惟,讓馬斯克旗下公司展現了投資價值。

日期:2023-04-26

政治社會

加速台灣危機對我們有利嗎?馬克宏台海議題親中言論挨批玩兩面手法...國際社會怒轟:極盡虛偽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結束訪中行程後,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稱,歐洲應建立戰略自主,不應在台海議題成為美國的「追隨者」。此番言論隨即遭多國政要批評,網上更出現「macroning」新詞,以諷刺馬克宏的虛偽立場。

日期: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