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真實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真實性共有219項結果
國際總經

天使投資回報率高,失敗率也很高!亞裔美國商會年度企業家親授「新創成功心法」

大學瘋新創!台大創創中心週四(11/30)舉辦天使投資經驗分享,由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曾正忠與美國瑪麗蒙特大學(Marymount University)教授暨Mobile 365創辦人蕭一白,分享新創成功的經驗與洞見。

日期:2023-12-01

政治社會

影/Joeman現身承認「的確在台灣吸過大麻」 鏡頭前道歉:知法犯法我活該,但真的喜歡創作會繼續拍片

知名網紅Joeman(翁雋明)和網紅蕾菈夫妻,11/6因持有大麻被逮震驚社會,雖然最後雙方無保請回,但是人設形象大崩壞,傳出7-11火速要求全國各通路下架Joeman代言商品「丟棄不回收」,而他新片中業配片段疑遭刪除。有媒體人分析,Joeman前途傷害會遠大於蕾菈,過去也曾因涉毒案人生幾乎歸零的網紅Toyz感嘆「他真的是完了」。稍早,Joeman也發布3分多鐘的道歉影片,坦承的確吸食過大麻,絕對不會逃避、全面配合檢警調查。

日期:2023-11-07

政治社會

中國若犯台願意上戰場?美官員觀察「7成台灣人願奮戰、1成投降」但有條件:拒絕當砲灰

中國持續加強對台軍事威脅,接連派出軍機、軍艦及無人機擾台並進行實彈軍事演習,破壞台海和平,加劇兩岸緊張局勢。中國加強施壓台灣且國際社會憂心台海是否會爆發戰事之際,台灣防衛能力備受各界矚目,台灣人民是否有上戰場自衛的意願也一直是令人關注議題。美國空軍部長辦公室一位擔任政策參謀的台裔軍官近日以個人身分撰文分享他最近在台灣的觀察,並做出評估指稱,台灣若受到中國入侵,大約有70%的台灣人會留下來為保衛家園而戰。

日期:2023-11-05

金融

中國信託銀行勇奪《The Asian Banker》8大獎 17度榮獲「臺灣最佳個人金融銀行」 臺灣金融業最大贏家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國信託銀行」)以客戶體驗為核心,優化數位服務再獲肯定。國際知名財經媒體《The Asian Banker》(亞洲銀行家)8月30日舉辦頒獎典禮,中國信託銀行17度榮獲「臺灣最佳個人金融銀行」大獎,並一舉囊括「亞太最佳信用風險管理」、「亞太最佳區塊鏈創新應用服務」、「亞太最佳貿易融資數位平臺」等共8項殊榮,獲獎數居臺灣金融業之冠。

日期:2023-09-01

傳產

「以前跑8小時能賺到的薪水,現在可能要跑超過12小時...」外送工作自由又彈性?外送員揭溫飽下的無奈

根據審計部110年度的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全台15多萬名外送員在2021年涉入的交通事故,多達11,799件,當中43%(大約5千件)以外送員為主要肇事者。另外,違規闖紅燈、超速、爭道行駛的數量,則有2萬106件。從這些數據可以發現,外送員肇事及違規次數並不低。這個現象引發我的疑問,我想知道為什麼外送員會出現搶快或肇事的行為。

日期:2023-08-30

健康

借屍還魂、多重人格…無法用科學解釋的這些事,腦科學權威教授:「不代表不真實」

「台灣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案例,朱秀華的借屍還魂,比較年紀大的朋友,對這個事件應該都還有記憶,這案例還被拍成電影、轟動一時。」

日期:2023-08-24

科技

掌握產業數位轉型之鑰

ChatGPT短短兩個月就吸引全球1億用戶,也讓這類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技術備受關注。臺灣如何把握這波浪潮?工研院日前舉辦「機遇X挑戰 生成式AI:產業變革與機會」論壇,聚集眾多產學研專家,從四大面向切入生成式AI的機會與挑戰,協助臺灣產業「趨吉避凶」,掌握創新轉型關鍵。

日期:2023-08-18

理財

她被AI語音詐騙,甜美女聲應答超流利,假投顧拐走2000萬! 7成難辨真偽…如何能擊破「完美騙局」

科技快速發展,詐騙集團的手法也再升級!現在只要AI有了語音樣本,幾秒鐘就能複製一個人聲音,近期美國就發生大量AI語音詐騙案,詐騙集團透過電話,假冒被害人的親友騙取財物。台灣也出現了AI語音詐欺案例,詐騙集團為了節省成本,開始使用AI語音誘騙受害者加入投資社團,這類AI能辨識人類語意、情緒,與被害人對答如流,誘騙受害者主動加入詐騙投資社團。

日期:2023-08-17

房地產

信義房屋控「好房網」報導不實判決出爐!違反《公平法》須賠300萬、文章影片移除

信義房屋控告網路媒體「好房網」多次以偏頗、不實報導信義房屋負面新聞,台北地方法院7/19判決出爐。判決指出「好房網」已侵害信義房屋商譽,除要求須移除不實負面新聞,好房網、永慶房屋須登報判決主文,且不得由自己或利用他人購買含有「信義房屋」字串之關鍵字廣告,並判好房公司、好房網總編輯楊欽亮賠償300萬元。

日期:2023-08-16

健康

先別怕紅字 刻意控管飲食會讓報告失準 健檢前後須知做好做滿 才不會白花錢

健檢是提早發現疾病的前哨站,然而,你是否擔心報告出現紅字,檢查前刻意調整飲食?別讓錢白花,留意健檢前、後須知,才能掌握身體現況。

日期: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