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石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石門共有177項結果
焦點新聞

311福島事故10周年》「我每天都提心弔膽,只求天佑台灣…」台灣核災應變SOP 為何讓監委與學者如此擔心?

福島核災至今10年,政府與台電雖曾針對核電廠進行問題盤點與改善,但在核災緊急應變的規範與程序,乃至於災後復原準備,仍讓監委與學者感到憂心。

日期:2021-03-10

政治社會

台積電霸業如何不被56年大旱打敗? 別管鑿井了 專家斷言「這三件事」才是正解

台灣逢56年來最大乾旱! 外國媒體上個月警告,旱象恐衝擊台灣半導體產能、影響股價,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公開表示,「科學園區和工業區用水需求,可在旱災期間鑿井使用」。此言一出在網路掀起熱議。王美花事後澄清,這是竹科廠商建議,且鑿井早有前例,但外界仍罵聲四起,批評不濟燃眉之急。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駱尚廉指出,在估算地下水量、安全取水量前提下,鑿井確實是緊急應變手段,但並非長遠之計,反而海水淡化、回收水設備更新,以及在都市外圍間防洪地下蓄水道,才能因應極端氣候。

日期:2021-03-10

生活消費

為何中南部嚴重「鬧水荒」?一張對比圖秒懂 翡翠水庫「從不缺水」2原因揭曉

近來全台水情狂拉警報,尤其桃園以南大多面臨缺水危機,儘管春雨已來臨,旱象仍難解,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指出,春雨「下錯地方」,導致水資源挹注效果不佳。不過,究竟為什麼今年缺水會如此嚴重?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受到去年颱風大幅減少影響,水庫沒有明顯進帳,才會讓今年水情告急。

日期:2021-03-10

國際總經

防災因應〉監委、學者盤點十年進展 對比日本福島實況 台灣核災應變SOP恐不足

福島核災至今十年,政府與台電雖曾針對核電廠進行問題盤點與改善,但在核災緊急應變的規範與程序,乃至於災後復原準備,仍讓監委與學者感到憂心。

日期:2021-03-10

生活消費

桃園真的不能去?旅遊業也「避桃」?雄獅緊急澄清:是沒人報名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不斷擴大,傳出有積極轉往國內旅遊市場發展的「雄獅旅遊」,取消桃園出團行程。對此,「雄獅旅遊」澄清並沒有取消桃園出團,而是沒有人報名,無法出團。另外也有要求全體員工非必要,盡量不要外訪客戶。

日期:2021-01-26

政治社會

兩大開發案獵農地 居民憂水質惡化 供水吃緊 竹縣府還跟75萬新竹人搶水?

貫穿新竹縣的頭前溪是新竹地區重要的水源,卻有三大開發案相互搶水。其中,竹科三期與台知園區開發案不僅可能造成汙染,需求與定位不明也遭人詬病。

日期:2021-01-13

傳產

守護防疫、守護飲食;珍惜有機農糧、守護永續家園

台灣在疫情前默默無名,因為國人與政府一心共同抗疫,成就了 「Taiwan Can Help」的能力,一夕間舉世聞名,讓國人幸福及榮譽感爆升;農委會慧眼獨具,七年前默默攜手AMOT協會,共同為台灣創立食材溯源運動,成就當前上千家溯源餐廳通路,其中多家全球知名餐飲連鎖品牌皆在列。防疫的下一波就是珍惜糧食,農糧署為成長有機供銷量,廣拓農糧通路,進一步攜手AMOT協會,輔導有機農民加入溯源餐廳供應鏈,為餐廳提供多元安全食材選擇,引領外食族「挑食商機」!

日期:2020-12-31

焦點新聞

曾1年漏掉近5億噸水,如今減少的漏水量可裝滿逾1座石門水庫!56年來首度汛期無颱,台灣如何留住更多水?

今年是1964年以來,台灣首度出現汛期無颱風,且6至9月,水庫集水區降雨量,僅有歷史平均值的2到6成,加上中央氣象局預測,受反聖嬰現象影響,明年春雨可能偏少,故桃園、新竹、苗栗及台中供水區水情燈號,自10月14日起,由代表「水情提醒」的綠燈,轉為「實施自來水減壓供水」的黃燈。

日期:2020-12-09

焦點新聞

抗百年大旱 全台擬建3新水庫

明年嘉南一期稻作休耕,台灣缺水危機不斷升高,讓水庫興建必要性再次浮上檯面。經濟部已進行或規畫,預計在北中南各興建一座新水庫,分別是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與台南南化二(第二水庫)。另在短期內,將先進行全台7座水庫「壩體加高」計畫,兩者完成後,將可抵抗百年大旱。

日期:2020-11-29

焦點新聞

農水署剛掛牌 為何就害農民損失慘重?

十月中旬,農委會宣布桃竹苗灌區全面停灌,令農民措手不及,也造成重大農損。農民認為,若農田水利署發揮改制前的協調功能,至少能挽救部分農作,不至於全面廢耕。

日期: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