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碳權交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碳權交易共有90項結果
傳產

善用智能工具 迎向室內設計新革命

承襲疫情衝擊後,2024年室內設計市場將依然面臨建材上漲的挑戰,台灣設計菁英協會理事長 陳鎔認為,在精實整合的設計趨勢下,也會陸續看見木工施作比重下降、系統櫃的使用程度提高等情況。

日期:2024-05-24

台股

台股漲幅亞洲最強、公司市值成長最多,1200萬股民樂歪!盤點過去8年的8大亮點

臺灣資本市場憑藉優異基本面及充沛資金動能,展現強大競爭力及韌性,過去8年期間繳出亮眼成績,無論加權指數或上市公司市值漲幅均居亞洲之冠,並於全球主要市場名列前茅。

日期:2024-05-19

政治社會

證交所宣布成功購得國際碳權,向「碳中和」目標邁進

臺灣證券交易所日前宣布,成功購得臺灣碳權交易所架上 10,000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之國際碳權,做為踏出實現碳中和目標之重要里程碑,這項交易也充分顯示證交所注重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原則的堅定承諾,以及對永續發展的積極參與。

日期:2024-04-24

科技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

減碳技術的成熟,攸關人類存續,氫是最潔淨的能源,各國均積極發展氫應用商機,綠色金融引導資金流向淨零市場,兩大強力引擎,推動淨零時代加速來臨!

日期:2024-04-22

傳產

迎接淨零時代!碳費搞不定,業界焦慮…專家:應做「碳經濟」資源整合,爭執數字易失焦

環境部碳費尚未公布,各界已經對於碳費價格陷入膠著戰。不過國際金融專家提醒,太執著在碳費的數字價格容易失焦,應從「碳經濟」的全面性角度看待、將其視為綠色經濟,並建議可參考日本作法,為產業找到碳定價的科學基準。

日期:2024-04-19

政治社會

投資教戰 造紙、水泥、資訊軟體業…受惠概念股盤點 碳權計費時代 三大族群長線甜

(今周刊1424)減碳是長期趨勢,從歐洲、美國到亞洲的開發中國家,強制性碳定價皆是淨零轉型的要素,台灣碳費今年也順應國際趨勢隨之上路。對於部分產業或企業來說,碳費是不可避免的成本,必然會衝擊實際上的獲利;相反地,部分具有減碳或永續概念的產業,在碳權計費的時代,也會帶來利多。

日期:2024-04-02

政治社會

市場焦點 國內碳權交易 今年內做起來 產業覺醒 碳交所開課就秒殺

(今周刊1424)因應全球加速淨零轉型,台灣於二○二三年一月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開始籌設「碳權交易所」,同年八月,碳交所正式在高雄揭牌。從籌備階段算起,近一年過去,碳交所做了哪些事?展望台灣碳交易市場的下一步,碳交所又有什麼樣的計畫?對此,《今周刊》專訪台灣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為讀者一一解析。以下,為專訪問答節錄:

日期:2024-04-02

政治社會

專家觀點 碳交易之父籲政府從用途反推費率 碳費怎麼定 先釐清錢要怎麼花

(今周刊1424)「政府應該要把評估結果先告訴我們,到底影響多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喊價,這實在不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應該要有的作法⋯⋯。」接受《今周刊》視訊專訪時,李堅明輕嘆了一口氣。

日期:2024-04-02

政治社會

他們曾是永續後段班,如今讓全球最嚴格碳揭露主考官按讚  產業龍頭零碳戰

(今周刊1424)一家是台灣指標的碳排大戶,一家是多年來被批評環境資訊不透明的電子代工大廠,曾是台灣永續後段班的他們,如今卻獲得全球最嚴格的碳揭露組織肯定,他們做對了什麼?

日期:2024-04-02

傳產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碳有價時代,排放氣體就像在噴錢!王文淵親任ESG召集人,台塑集團如何超前減碳?

減碳的壓力已經是所有國內外企業都必須共同面對的,碳交易市場成為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低碳化的趨勢當中,台灣企業該如何透過碳交易壯大國際的永續競爭力?又該如何擬訂減碳策略?《今周刊》周一(3/18)主辦《ESG永續台灣第四屆國際高峰會》,邀請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副總李介文及台塑安衛環中心副總黃溢銓三位專家進行分享。

日期: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