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確診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確診數共有472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作戰2年多,你們永遠會被記得!陳時中護師節感性道謝,總統籲國人「做對這事」就是對醫護最大貢獻

今(5/12)日是國際護師節,隨著台灣本土確診人數攀升,醫療壓力越來越大,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的付出,並喊話「在這關鍵一役,你們的精神會被記得」。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上向防疫人員致敬,也向國人喊話,輕症或無症狀的人不要去急診,「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把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日期:2022-05-12

全台防疫報導

民眾鼓吹積極染疫有天然抗體、唾液快篩去除嬰兒警語?陳時中點出關鍵:因為台灣是這麼看...

唾液快篩今天在連鎖醫材通路「杏一」上架販售,卻被爆出原有的「嚴禁2歲以下使用」警語被去除,陳時中澄清並非不為嬰兒把關,而是台灣仿單一向採用「正面表列」。至於專家李秉穎表示,未來居隔時間可能會再延長,甚至有網路瘋傳「及早染疫、及早免疫」的想法,陳時中記者會上僅回應,減少人工、增加資訊化藉此控制醫療量能,並安撫確診的人不要太緊張。

日期:2022-05-12

全台防疫報導

今增6.5萬、2人昏倒送醫當天不治...「快篩陽=確診」137家醫院明開放親友代領藥、電話問診也OK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6萬5385例本土個案及61例境外移入(4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衛福部報告指出,國內已正式進入「廣泛社區流行」階段,病毒持續快速增加,而今日再增17名死亡案例,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歲以上。

日期:2022-05-12

焦點新聞

疫情還沒高峰,醫療量能已緊繃...考慮緊縮防疫?李秉穎:隔離從「3+4」改回「10+7」列項目之一

編按: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週三(5/11)表示,疫情高峰還沒有到,醫療量能已不堪負荷時,縮緊防疫措施,是選項之一,包括隔離政策從「3+4」回到「10+7」。若民眾防疫意識高,曲線高峰就會從「高山變成丘陵」。

日期:2022-05-12

政治社會

中研院士郭沛恩:善用健保資料庫 預立治療計畫 對抗疫情高峰 台灣有獨門武器

專家預估,到五月下旬,國內新冠確診數高峰恐突破十萬,中研院士郭沛恩接受《今周刊》訪談,具體建議防疫政策調整方針,盼助指揮中心控制疫情。

日期:2022-05-11

全台防疫報導

緩了2天確診又飆5萬,台北首破萬例!中重症+48...新北亞東孕婦死因曝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二(5/10)公布國內新增50,82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0,780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4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另一方面,針對藍營質疑中央阻擋廠商進口快篩試劑,指揮中心特此澄清表示,只要合乎食藥署緊急授權的快篩試劑「從未禁止進口」。

日期:2022-05-10

全台防疫報導

防疫保單理賠認定有解!產險公會也讓步,「有條件同意」數位證明取代醫師診斷書

編按:本土疫情大爆發後,燒出防疫保單理賠亂象,壽險公會週二(5/10)發布新聞稿表示,為了避免大量民眾蜂擁至醫院申請診斷書,產生醫療排擠,同意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新冠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保險公司仍得保留事後查核之權利。而產險公會下午發表聲明,「建議所屬會員公司於受理理賠申請時,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並請考量受理同一性質足資證明效力之數位證明文件」,與先前表態不配合,有明顯的讓步。可說是壽險、產險公會都同意,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可取代醫師診斷書。

日期:2022-05-10

全球股市

美股崩逾650點、標普失守4000點…冬眠的熊市恐將甦醒!美財長:不訝異動盪持續到夏季

編按:美股週一血流成河,五大科技巨頭一路下探,道瓊收盤下殺超過 650 點,那指和費半慘跌超過 4%,標普挫低 3.2%,無力守住 4,000 點關鍵關口,為 2021 年 4 月以來首見。台股週二(5/10)一開盤指數直接摜破萬六大關,下殺超過300點,台積電股價跌15元至505元再破底,跌幅逾2.5%。

日期:2022-05-10

健康

防疫保單理賠有解?數位健康證明可秀身分證字號!7天本土飆50萬...「關心PCR,別妨礙他人CPR」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一(5/9)表示,因應民眾反應,「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將增加顯示身分證字號資料之需求,並於今(2022)年5月10日上午8時完成版本更新。

日期:2022-05-09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新增44294例!確診數緩?陳時中「還要觀察2天」!匡列新制誰適用?中重症才有口服藥?QA一次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4萬4294例本土個案及67例境外移入(3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另外,由於防疫新制上路,如果在這之前就被匡列是否適用新規定?中重症個案才能服用口服藥物嗎?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中作出詳細說明。

日期: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