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社會安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社會安全共有224項結果
政治社會

紓困擬補助8千元,比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還少...崇越董座直言:抗疫2.0政策要有新思維

疫情稍見降溫,但對內需服務產業的衝擊效應正快速擴散。內需服務業多數是中小微型商家,體質不如中大型企業堅實,災情更為慘重。

日期:2021-09-08

國際總經

救命疫苗 卻讓拜登的全球稅改更添正當性 莫德納遭批劫貧濟富? 拆解暴利背後真相

莫德納高價賣疫苗給各國政府,少數富豪與高管攫取股價大漲的暴利,而獲得「免費疫苗」的升斗小民其實繳了巨額的「疫苗稅」,讓社會不公的鴻溝更加難以彌平。

日期:2021-07-21

全台防疫報導

「我只是想回去看阿嬤...」 疫情期間的翹家少年 為何成為壓垮社福機構的最後一根稻草?

5月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全台灣成為新冠肺炎的重災區,全國防疫警戒升至三級,政策要求民眾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與人群接觸,嚴重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連帶中止社福團體的日常勸募活動。其中,兒童及少年安置團體因照顧性質特殊,所有人因疫情「停學不停課」政策需要讓原本白天上學、晚上返「家」的學生們,被迫更長時間聚在一起,老師與社工需花更多時間與資源協助。在缺乏配套的防疫政策下,也讓經營景況變得更為窘迫。

日期:2021-07-16

政治社會

高齡社會的挑戰與解方 他45年前即預言 退休基金先知近半世紀前給的啟示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一九七六年即預測高齡化社會的種種挑戰,當時所提出之退休基金相關議題、現象及見解,與現今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日期:2021-07-14

政治社會

印度2千多萬確診、24萬死「海嘯式」疫情給台灣的啟示!前衛生署長涂醒哲:2個國家都錯誤認知一件事

印度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單日新增確診和病歿人數屢創新高,創下單日最高4187人染疫死亡的人數,截至目前為止,印度累計死亡病例已達24萬例,累計確診人數達2230萬,引發全國封鎖的呼聲。

日期:2021-05-17

政治社會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日期:2021-04-14

焦點新聞

1月新生兒跌破萬人 創史上單月新低! 為何大半年輕人不婚也不生? 原來是這「3大原因」

許多人在出社會、有了另一半之後,常被關心的就是「什麼時候要結婚?」「要不要生小孩?」調查顯示,6成1上班族沒有結婚計畫、超過半數不打算生小孩,而「拒婚拒生」的最大原因就是「養不起」。

日期:2021-04-06

焦點新聞

法務部前部長羅瑩雪辭世 享壽69歲

法務部前部長羅瑩雪傳出3日辭世,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稍早證實,兒福聯盟基金會董事長羅瑩雪昨夜病逝,享壽69歲。白麗芳表示,昨晚從家屬方接獲通知,基於尊重家屬不便談論細節經過,兒福聯盟稍晚會統一對外發表聲明。

日期:2021-04-04

理財

美國財政支出可望刺激經濟成長,卻也加深通膨升溫疑慮

有鑑於美國將陸續通過財政刺激法案,PIMCO(品浩)預估新一輪財政刺激法案規模將上調至1.5兆至1.9兆區間,並也同步上調2021年美國經濟成長估計值。然而,財政支出大舉擴張,也引發投資人擔心通膨升溫。我們在PIMCO的看法是,未來無法排除財政疲勞的可能性,且勞動市場的結構性改變可能抑制通膨陷入升溫循環。

日期:2021-03-10

政治社會

台灣去年GDP成長可望超越中國! 天龍國卻少了5萬年輕人 為何台北讓他們「餓不死、吃不飽」?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2020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GDP成長率)可望達2.54%,高於外界預期中國的0.9%,但經濟成長的果實卻未能與全體勞工分享,因為GDP 中的勞工薪資報酬比重,已從1990年的51.71%,下滑至46%左右。經濟成長的果實未能讓全民雨露均霑,造成勞工薪資日益惡化,其中又以年輕人低薪化的困境最嚴重。在台灣,處於貧窮邊緣、餓不死又吃不飽的「窮忙」青年越來越多,在薪資無法改變生活、負擔不起普及的生活方式的情況下,紛紛選擇逃離城市、在物價較低的地區生活。

日期:2021-01-15